秦始皇的駕崩和劉邦的崛起,是怎麼樣一個經過?

不才講史


大家知道,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千古一帝,恐怕只有秦始皇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就著手建立和健全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以鞏固其對全國的統治,此後,這種政治體制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秦王政統一六國後,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王的稱號已不能顯示他至高無上的權勢和地位,因此更改名號,把古代傳說中最尊貴的三皇五帝的稱號合二為一,號稱皇帝。自此,皇帝便成為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雖然秦朝能夠統一是因為經歷幾百年春秋戰國混亂的人民渴望統一,歷史選擇了秦國,選擇了讓秦始皇結束分裂實現統一。可是秦國統一以後卻繼續實行商鞅變法中的”苛政“壓榨百姓,這種政策和開國王朝需要休養生息的規律背道而馳。這種苛政暴政違法了人民意願,最終被人民所拋棄。

秦始皇的駕崩和劉邦的崛起可以說是歷史的選擇。

原因一: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中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起義軍當時打的是公子扶蘇的旗號,因為扶蘇得到了天下臣民的認同,很多人認為公子扶蘇將來是皇位的繼承人,將他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希望他能改變秦始皇的政策,而不是想到要叛亂,很多大臣也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秦始皇不死,趙高也就不會矯詔,扶蘇也不會死,公子扶蘇可以按部就班的接任皇帝位。那麼,原先秦朝的宗室和重臣也不會慘遭屠殺了,整個大秦帝國的行政體系自然會穩定運行。到那時候還有什麼劉邦和項羽的爭奪天下的事情。

原因二:雖然秦始皇統治殘暴,但是他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如果秦始皇不駕崩,哪有劉邦的崛起,他也只能老死於泗水亭長的任上。

原因三:剛剛建立的大秦帝國其實內部是非常不穩定的,但在秦始皇個人威望和秦帝國軍隊的壓制下,並沒有出現大的騷動。可是秦始皇一駕崩,六國後人趁秦國內部皇權爭鬥和外部人心未附的機會,發動大規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背後就有六國貴族操縱的影子。

原因四:漢高祖劉邦出生在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時代,劉邦48歲才揭竿而起,之前是一個不學無數,貪酒好色,說得不好聽就是一個無賴。但劉邦有仁心,講義氣,人緣好,很健談,說話很幽默,經常調笑他人而能做到當事人不生氣,能調動周圍的氣氛。在那戰亂紛飛的年代,處處充滿機會,就看每個人能不能好好的把握。有才的人投靠明主,也在發現和挖掘明主。劉邦被呂公相中,證明呂公有眼光。如果劉邦真的不中用,呂公大不了嘆息一聲看走眼了。劉邦也就了此一生。但歷史是無論如何都需要一個重要角色來推動的,不是他劉邦,定有其人。但上天就是選中了他。

原因五:劉邦出身市井,身無所長,是典型的“臉皮厚,心腸黑”,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流氓。在楚漢之爭初期,毫無疑問,劉邦根本不是項羽對手,但垓下一戰,項羽烏江自刎,劉邦終於徹底戰勝了項羽,成為楚漢爭霸最後的贏家。歷史必然選擇劉邦而不是項羽,是統一戰勝了分裂,這是中華帝國的必然選擇。


俺是飛狐


01

一般說到帝王,他們的出生往往都很神秘,劉邦作為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他也不例外。

《史記》上是這樣描述他的出生的:”【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大意是說劉邦的母親劉大媽,在水邊休息的時候,不小心睡著了。

這時候的她做了一個夢,夢見她和一條龍談戀愛了,而且戀情發展的很快,快到剛認識就到了可以上床的地步。

也就是在她做夢的時候,劉邦的父親太公來找她呢,這時候正好劉太公看到一條龍盤在劉大媽的身上。

之後,劉大媽就生了劉邦。

也就是說劉大媽出軌的整個過程,劉太公是看在了眼裡的。

從《史記》的記錄上來看,劉邦的出生和他的母親劉大媽有關,也和那一條龍有關。就是和他的父親劉太公沒有多大關係。而且劉太公還親眼看到了自己被一條龍給綠了,你說氣不氣人?

這就告訴我們劉邦是她媽和龍生的,劉太公只是見證者。關於這件事,他似乎也不怎麼介意。

正是因為劉邦的出身不凡,身上流的是龍的血液。

所以,他後來當皇帝也就理所當然了。

當然了這一套說辭,在古代的時候也就是唬唬別人,我們現在人是不可能信這一套的。

劉邦出生之後,他的父親給他起的名字叫做劉季。

值得注意的是,劉邦出生的這一年是公元前256年這一年秦國的開國皇帝嬴政正好3歲,他還生活在趙國。和劉邦同一年出生的還有一個叫趙高的人

誰都想不到47年之後,正是劉邦和趙高這兩個人,把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國給推翻了。

漢高祖劉邦斬白蛇

02

劉邦是太公的第三個兒子,我們推測當時太公看到劉季的出生,肯定也是高興不起來的。畢竟家業沒有那麼殷實,以後恐怕彩禮錢都給不起吧。

在劉邦成長的過程中,他也不是一個正經的孩子。

《史記》上是這樣說的:【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也就是說劉邦生為農家的孩子,但是,不喜歡幹農活,整天遊手好閒。

劉太公也是不大喜歡他的,當然了劉邦也不喜歡自己的父親。這在他當了皇帝之後,通過他和父親的對話,可以看出。那時候他問他的父親,你看看我是不喜歡種地。

但是,我卻擁有了天下,富甲四海。暗含的意思就是說,你說這樣的我是不是天下最亮的仔

你再看看你喜歡種地的兒子劉仲他們,他們又擁有多少財產呀?

劉太公除了呵呵,小聲嘀咕你妹之外,他還能說什麼?

通過前後的對比,可以看出劉邦不幹活這件事,他的父親沒有少批評過他。

不過,劉邦這小子還算不錯,畢竟他當了泗水亭長。不管怎麼說,這個職務大小也是一個公務員,端的是鐵飯碗。

一般好吃懶做的人,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好酒及色。

在這方面劉邦也是出奇的有天賦,儘管說他的收入沒有那麼高,但是,他的臉皮厚呀。

他可以去附近的小賣部賒賬,往往他賒的這個賬,都是還不起的。

但是,很奇怪的是,往往被他賒賬的小賣部,到了年底算賬的時候,竟然都是不賠錢的,不但不賠錢,還略微賺了一些。

鑑於這些緣由,這些人也就不讓劉邦還賬了。

在女人這方面,劉邦也是很擅長的,他最擅長的就是和寡婦搞破鞋。

我們都知道,劉邦的第一個兒子劉肥,就是他和不三不四的女人生的。

要說劉邦的小日子過的也是不錯,畢竟他乾的是公務員的工作,說出去有臉面。平日裡還可以賒賬,重要的是不用還。身邊的女人還不斷,一個又一個的往身上貼,想想是不是就有點羨慕劉邦呀。

當然了,劉邦在當泗水亭長的時候,也結實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

比如說,支持他日後起義的老鄉蕭何、樊噲、曹參、夏侯嬰等人,都是他在當泗水亭長的時候結交的。

劉邦在當泗水亭長的時候,讓他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討到了一個媳婦。

這個媳婦也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呂后。

影視中劉邦扮演者

03

說實話那時候的呂后,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白富美。劉邦在呂家面前,就是一玫屌絲男。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在看《史記》的原文:【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

就是說呂公是山東單父縣人,因避仇把家安置到了沛縣。

他之所以到沛縣安家,就是因為沛縣的縣長是他的朋友。

說到這裡,我就想到了今天的山東單縣(就是之前的單父縣)也出了一個有頭有臉的人,這個人就是大衣哥朱之文

相信大衣哥應該很理解當年的首富,呂公為何會搬出去了吧?

扯遠了,我們言歸正傳。

大家看到了吧,能當上縣長朋友的人,非富即貴者。

這說明呂公至少是單父縣有頭有臉的人物,說是單父縣首富也是毫不誇張的。

那麼,劉邦是如何認識呂公的呢?

不是呂公要搬到沛縣嘛,為了給呂公洗塵接風,沛縣的縣長就攢了個局,想讓大家在一起樂呵呵聚一下撮一頓。

這時候沛縣有頭有臉的人物,為了逢迎縣長,就都想參加這個局,順便隨一些份子錢。

正是在這個時候,劉邦聽說了這件事。

當時的情況是,以劉邦的身份他這個不入流的官職,比弼馬溫還弼馬溫的小廝,是參加不了這麼高檔的宴會的。

但是,他的臉皮厚呀。再加上那一天在宴會上,收錢記賬的人正是蕭何。

所以,劉邦也就成功的混了到了富人圈裡,參加了一次有錢人才參加的起的海天盛筵。

這一次劉邦不但混進去了,白吃白喝了一頓,關鍵是他還坐在了高級VIP區,要知道這個C位是很容易出風頭的。

正是在這個時候,呂公見到了劉邦,他被劉邦的談吐所吸引。

恰好呂公這個人會相面,他覺得劉邦這個人談吐不凡,貴不可言。以後肯定是幹大事的人。

所以,他就想把自己的女兒呂雉嫁給劉邦。

正好我們都知道,劉邦是當地有名的地痞,有著劉邦的照應,他們家在沛縣肯定也是不會受欺負的。

我想這就是呂公看好劉邦的原因,對於呂公來說,錢不錢的無所謂,最主要的是能混得開,在當地不被人欺負就行了。

在宴會上呂公和劉邦兩個人打的火熱,他們敲定了婚事,事後呂雉也就下嫁給了劉邦。

兩個人結婚之後,生了兩個孩子,正好這兩個孩子,能湊成一個”好“字。

男孩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女孩就是後來的魯元公主。

呂后劇照

04

說實話劉邦後來之所以能夠當皇帝,正是和他娶了呂后有關係。

因為他娶了呂雉後,處處透著不凡,正是因為這些不凡,也就改寫了劉邦的命運。

《史記》上是這樣說他們的不凡的。

【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哺之。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令相兩子,見孝惠,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

大意說的是,呂后和兩個孩子在田裡幹農活,有一個老先生路過,給呂后討了一碗水喝。

老先生喝完水,就覺得呂后面向貴不可言,是個大富大貴之人。呂后又讓老先生給自己的兒女看面向,老先生說你的富貴,就是來自於你的兒子。

這件事說明呂后的兒子,日後絕非是一般人,事實上也是如此。

老先生算完卦之後,就離開了。

一會劉邦也回來了,這時候呂后就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劉邦。

劉邦也愛聽八卦,所以,他撒腿就跑,跑著去追老先生去了。那時候劉邦對自已的身世也很好奇,他也想讓老先生給自己相相面。

【”乃追及,問老父。老父曰:“鄉者夫人嬰兒皆似君,君相貴不可言。”高祖乃謝曰:“誠如父言,不敢忘德。”】

劉邦追上老先生,讓老先生給自己看一看面相。

老先生告訴劉邦,你的夫人和孩子之所以能夠富貴,都是因為你,你才是那一個貴不可言者。

劉邦聽了這樣的話之後,當然是很高興了。

我們都知道古人一般來說都是很迷信的,有人說你貴不可言,這件事可能會影響你的格局的,有的時候甚至會直接決定你的命運。

也許,劉邦在後來逃匿到了芒碭山之中,正是和他相信自己是大富大貴之人有關。

也就是說之前老先生的話,對他有了啟迪。

隨著時日的推移,改變劉邦命運的時刻到來了,《史記》上是這樣說的。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 ”徒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

劉邦作為隊長,押送沛縣的刑徒去驪山做勞役。但是,很不湊巧的是,在路上跑了幾個刑徒。

這對劉邦來說是致命的打擊,按照秦朝的法律,押送的刑徒若是在路上逃走了,劉邦這個看守人應該是會被判處死刑的。

想想陳勝、吳廣他們只是誤了期限,都要斬頭。更何況對他這種逃走了犯人的人的處罰了。

所以,到了豐西澤這個地方,劉邦就把所有的刑徒叫到了一起,給他們好酒好肉,讓他們吃飽喝足。

一般犯人是很害怕喝酒吃肉的,因為這意味著可能是最後一頓飯了。但是,劉邦押送的這些犯人比較走運,因為劉邦並沒有想要殺他們的意思。

這時候劉邦就對他們說,你們都趕緊跑吧,你們跑路之後,我也要亡命天涯了。

這些刑徒一開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看看劉邦也不像是在開玩笑。

當他們知道劉邦的誠意之後,他們竟然都被劉邦的這一舉動感動了。這時候的他們不但沒有跑,還主動提出來要做劉邦的小弟。

所以,他們就追隨了劉邦。

劉邦影視照

05

就這樣劉邦把公務員的工作給丟了,不但沒有了鐵飯碗,還成了朝廷緝拿的通緝犯。那個反差真的是來的錯不及防,不過這已經都不重要了。對於他們來說,重要的是他們要活下。

從此,劉邦開始帶著那些跟隨他的刑徒,藏匿到了芒碭山,過起了逃亡的生活。

在芒碭山的時候,他們還遇見了咄咄怪事。

有一條很粗的白蛇擋住了他們的路,劉邦喝的暈暈乎乎的,就把白蛇給斬斷了。之後就在荒山野嶺之處看到一個老太太,她在那裡哭哭啼啼的。

劉邦他們就問她為何要哭呢?

老太太說她的兒子死了,劉邦他們說沒有見過她兒子呀。

這時候老太太指著那一條死去的蛇就說,擋路的那條蛇白帝子就是我的兒子,是赤帝子殺死了他。

劉邦等人想要給她爭辯的時候,突然老太太不見了,之後劉邦覺得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很開心,至少他知道了自己不是一般人而是赤帝子。

剛才的老太太也不是一般人肯定是神仙。

所以,關於這件事就流傳了下來,說劉邦不是一般人,以後所有的人再看劉邦的時候,就對他有了敬畏之心。

說實話這一段故事,肯定是劉邦自己杜撰的,他是在刻意包裝自己,炒作自己,給自己在眾人面前樹立威信。

恰恰也是在這個時候,秦始皇發現東南方向有天子之氣,他要去那裡遊行想把天子之氣給壓下去。

當劉邦聽說秦始皇要去東南遊行這件事之後,他就覺得自己才是帶有天子之氣的那個人,而且劉邦藏匿在芒碭山的時候,他的頭頂上確實有一朵雲彩。

這件事是呂后證明的,不是說劉邦藏匿在芒碭山了嗎?

我們都知道芒碭山很大,但是,不管劉邦藏身在哪一個角落,呂后一下就能找到他。

她之所以能找到劉邦,是因為劉邦頭上有一團雲氣,只要能找到這一團雲氣,就可以確定劉邦的位置了。

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團雲氣只有呂后能看得到,其它人是看不到的。

《史記》原文記錄如下【季所居上常有云氣,故從往常得季】

當呂后把這件事說出去之後,沛縣的人也就對劉邦更加的推崇了,追隨他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06

劉邦在芒碭山大概呆了兩年的時間,到了公元前210年,活了50歲的秦始皇突然駕崩了。我們都知道恰恰是在這個時候,劉邦的事業才剛剛開始,要知道此時劉邦已經四十七歲了。

可以說這時候的劉邦,早就是一隻腳踏入到了棺材當中去的人了。

你看和秦始皇年齡差不多少的劉邦,在秦始皇過完了輝煌的一生之後,他的人生路才剛剛開始。

不得不感慨人生真的是很無常呀,不過這也就讓我們更加的欽佩劉邦這個人了。他在如此之高齡的時候,還夢想著當皇帝。重要的是,他竟然夢想成真了。

所以,劉邦是一個偉大的人,也是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一個偉大奇蹟的人。

說到劉邦,大家就會想起項羽來。

那麼,這時候項羽是在幹什麼呢?

項羽是公元前232年出生,也就是說他比劉邦小24歲。

秦始皇去世的時候,劉邦是47歲,此刻的項羽正好是23歲,還是血氣方剛的小夥子。

沒有人知道項羽的父母是誰,他是跟著自己的叔父項梁長大的。

在秦始皇去世的這一年,劉邦還在芒碭山的時候,項羽正和他們的叔父項梁逃亡在會稽郡的吳縣,也就是今天的蘇州。

項梁這個人,在當時也是一個不安分子,他殺了人被官府通緝,先是被抓進了局子裡吃牢飯。

後來家裡的人通過關係,把他給弄出來了,但是,不安生的他又殺了人。

大家想不到吧,就是這樣的人,做了項羽的老師。他先是送項羽去讀書,項羽覺得讀書沒用,亂世之中,學武才能安身立命。他又教項羽學劍,項羽學了幾天覺得很沒意思,所以不學了。

這時候項梁問項羽,咋了難不成你要上天?

項羽看到叔父很生氣,他就說他要學兵法,畢竟帶領將士們征伐在四野當中,才是最拉風的事情。

於是,項梁又開始教項羽學兵法。

雖然項羽沒有學多久,但是,通過日後他的戰績,也可以看出來他確實學到了兵法的精髓了。

你說項羽從小跟著項梁這樣的人,他怎麼可能學好呢?

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項羽身上的江湖氣了,畢竟他從小就是看著殺戮長大的。在他長大之後,他覺得殺人也是很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在年少之時,脫穎而出,幹出了別人一生都幹不出的事業來的。

不過,不管是劉邦還是項羽,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他們一定要感謝一個叫陳勝的人,正是這個叫陳勝的人,吹響了反秦的號角,劉邦和項羽才有機會角逐到滅秦這場遊戲當中去的。

西楚霸王項羽

07

在說陳勝為何會起義之前,我們要說大秦帝國在秦始皇駕崩之後,是如何迅速垮臺的?

公元前210年,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是駕崩在沙丘這個地方,當時跟隨秦始皇一起大巡遊的人有宰相李斯,有中書令趙高,還有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

最為值得注意的是,跟隨秦始皇的還有一個叫蒙毅的。

蒙毅是蒙恬的親兄弟,他也是秦始皇最為信任的人。

開始,在秦始皇駕崩之後,趙高夥同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蒙恬和蒙毅兄弟兩個夥同公子扶蘇,都被趙高給處死了。

那麼,當時趙高篡改秦始皇的遺詔,難道蒙毅不知道嗎?

說實話蒙毅確實是不知道的。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蒙毅根本不在現場,恰好當時秦始皇病的比較厲害。那時候秦始皇很迷信,他覺得自己病情加重,可能是渡過黃河的時候,沒有拜祭河神。

於是,他就命令蒙毅帶著人去祭拜河神去了。

正是在蒙毅離開的時候,秦始皇駕崩了。

所以,這就給了趙高篡改遺照的機會。

你看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若是秦始皇晚死,或者蒙毅沒有離開,大秦帝國的歷史可能就會改寫了。

但是,歷史就是這麼有意思。不該離開的人離開了,該離開的小人,卻都跟在秦始皇的身邊。

趙高是秦朝最大的奸臣,秦始皇把他帶在了身邊,胡亥是秦始皇所有兒子當中,最混蛋的一個,他當皇帝之後,連鹿和馬都分不清,你說這樣的人不是混蛋是什麼?

這樣混蛋的兒子,竟然也在秦始皇的身邊。還有老奸巨猾的李斯,可以說在秦始皇駕崩的時刻,他身邊一個可信的人都沒有。

所以,為了他們三人共同的利益,他們毫不廉恥的改了秦始皇的遺詔。

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了公子扶蘇自殺,蒙恬和蒙毅兩個社稷之臣也先後被處死。

胡亥在李斯和趙高的擁戴之下,當上了皇帝。大秦帝國就開始進入了秦二世統治的時期。也就是在秦始皇去世兩年多的時間裡,大秦帝國被秦二世玩了兩年,然後就轟然崩塌了。


不才講史


我們總覺得秦朝和漢朝是兩個時代,嬴政和劉邦肯定差了好幾輩,其實不然。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劉邦曾經在咸陽送人服徭役的時候見過秦始皇一次,併發出了“大丈夫就應當如此”的話語,我們也算是間接的看出了劉邦當時就對皇帝的位置有過想法。

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矣!”——《漢書》

接下來我們就捋一下歷史的時間線,看看同一時間段的秦始皇和劉邦在幹什麼,秦始皇死後劉邦又在幹什麼。

(秦始皇)

有史所記載的秦始皇和劉邦關聯事件

雖說秦始皇是秦朝皇帝,劉邦是漢朝皇帝,但是他們倆的年齡只差了三歲。

在秦始皇登基到秦始皇去世這一時間段內,劉邦的職業發生了從一個無業遊民到泗水亭亭長這一轉變。

劉邦年少時曾仰慕過“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想去投靠於他,但是沒想到路走到一半信陵君死了,那時又正逢原信陵君的門客張耳在廣招門客,於是劉邦便轉到了張耳門下,後來到了公元前225年,也就是劉邦31歲時,魏國被秦國所滅,張耳也變成了秦國的通緝犯,劉邦只能回家了。

劉邦回家後便通過官員的考試當上了泗水亭亭長,之後便發生了在咸陽看見秦始皇的這一幕。

後來又在劉邦身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也就是斬白蛇事件,此事件發生後,經過各種奇異的描述後劉邦有了一大批的追隨者,這個時候秦始皇也還健在。

(劉邦斬白蛇像)

一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去世後,農民開始反抗

在秦始皇去世的頭一里,我估計那時候的劉邦還在過著自己那逍遙的小日子呢,儘管那時候有部分百姓不滿秦國的政策而有些逆反之心,但是按照劉邦的性子,他可不急,做個小官日子照樣過。

一直到次年大澤鄉爆發了歷史上初次農民起義,也就是我們說的陳勝起義,劉邦才有了些許異樣的想法,但是想法歸想法,論行動的話還是沛縣縣令先帶的頭。

那時候的沛縣有兩位縣令使,分別是蕭何和曹參,他們勸縣令把還在外面的本縣人召集回來補充人手,於是縣令便讓樊噲去請了劉邦。

但是由於劉邦當時的手下太多,縣令怕劉邦不好控制,便反悔了,於是縣令便緊閉城門,還想把蕭何和曹參抓給來處死,後來蕭何和曹參知道縣令起了殺心後逃跑了。

再後來劉邦便用了一封鼓動百姓的信,讓百姓把縣令殺了,劉邦也就成了沛公,劉邦勢力的初步階段開始形成。

(劉邦影視劇照)

總結

從秦始皇去世到陳勝起義也不過就一年時間,這一年也是秦二世胡亥持政的一年,這一年裡鬼知道胡亥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導致了舊六國勢力死灰復燃,農民紛紛起義。

當然,劉邦的成功之路上少不了項羽所提供的各種“幫助”。


歌華頌夏


先說秦始皇的駕崩,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東南一帶去巡視。冬季出發,到了夏季才回返。回返時渡過錢塘江到了會稽郡,再向北到了琅邪(今山東膠南縣)秦始皇感到身體不適。在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南)病倒了,吃藥無效。到了沙丘(今河北廣宗縣西)秦始皇病危,自知不妙。吩咐䆠官趙高:“快寫信給扶蘇(始皇大兒)叫他快回咸陽,如我亡他主辦喪事。”信寫好還沒發出秦始皇已嚥氣。

為防止引起混亂,趙高和李斯決定密不發喪。七月正是暑期,秦始皇的屍體沒兩天就爛了。發出惡臭味,為掩蓋臭味在一輛車上裝滿魚,用魚的臭味掩蓋屍體的臭味。趙高是秦始皇小兒胡亥的心腹,於是趙高和李斯篡改遺詔,指責大公子扶蘇“為人子不孝,為人臣不忠”讓扶蘇自盡。讓小兒胡亥繼承皇位。稱秦二世。

再說劉邦,劉邦是沛縣(今江蘇沛縣)人,是秦朝的一個亭長。秦朝十里一亭,亭長管方園十里以內的人和物。和現在的鄉長差不多。一次上司讓他押送一批民工到驪山做苦力,民工不斷逃跑,這樣即使到了驪山也交不了差。於是就和民工說:你們到了驪山不是累死就是被打死,我放你們走,快逃命去吧。民工很感激劉邦,有幾十個人願意跟隨劉邦。劉邦就帶著這些人到芒碭山躲了起來。

沛縣縣衙文書蕭何和監獄官曹參知道劉邦是個好漢,和劉邦來往不斷。

陳勝吳廣起義時,原楚國大將項燕的兒子項梁和他的侄子項羽也參加了起義軍。第二年劉邦帶著100多人投靠了項梁。滅掉秦二世後,就有了鴻門宴及以後的楚漢相爭。這是後話。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文樂415


從秦始皇在前210年病死於沙丘平臺,到劉邦於前202年最終擊敗項羽集團,在短短的19年的時間裡,從秦王朝的迅速分裂到漢王朝的再次統一。這是中國歷史又一個鉅變上時代,這也是中國走向統一的鞏固時期。


隨著秦始皇的突然去世,秦王朝在原六國地區的統治很快就崩潰了,仇視秦國的六國舊貴族和忍受不了秦王朝壓榨統治的平民,紛紛揭竿而起。沛縣的劉邦也捲進了這股時代的潮流中,劉邦並非是六國勢力後代,他僅僅是因在給秦王朝送役徒的過程中出現大量役徒的逃亡,無法交差而最終變成了一個亡命之徒。但是時代給了劉邦一個巨大的機會,劉邦因此不僅擺脫了罪犯的身份,還在一步步的努力後成為了漢王朝的開創者。

劉邦是秦始皇統一大業的繼承者

劉邦雖然參加了推翻秦王朝統治者的戰爭,但是實際上劉邦在某種意義上說:他接下了秦始皇統一大業的接力棒,是一個秦始皇統一大業的繼承者。除了劉邦,沒有其他人有這個資格。


劉邦的稱帝宣告了中國歷史的貴族時代開始走向了沒落,劉邦只是一個普通的平民,也正是這個身份最終使劉邦的統治站穩了腳跟。

秦漢之交,各種這樣勢力紛紛出現,其中最大的一股力量就是原六國貴族的後代,尤其以項梁、項羽叔侄最為著名,正是由於有貴族的榮光,使項羽不可能會像劉邦一樣統一天下。因為作為楚人的項羽會和作為秦人的秦始皇一樣,天下各地的地方勢力是不會服從於他們的統治的。

除了劉邦的身份之外,劉邦的用人之道也是其能夠開創漢王朝是重要因素。

劉邦在用人上基本能夠做到了知人善任,各盡其才,但是他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損害他的統一王朝。在與項羽的戰爭中,劉邦忍下了一些跋扈的部下,而在擊敗項羽後那麼搞分裂的大臣、諸侯王最終都被劉邦一個個消滅,而那些服從劉邦的人,都成為了漢王朝的棟樑。


劉邦憑藉著關中的基本盤,在秦王朝的廢墟上建立起來了統一的漢王朝。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王朝,秦始皇是開創者,漢高祖劉邦則是奠基人。


浮沉的歷史


在人們的印象中,秦始皇和劉邦似乎是兩個時代的人,一個死了另一個才有機會出頭,其實他們只相差3歲,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

秦始皇的駕崩和劉邦的崛起,都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這兩件事情中充滿了各種意外,也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影視劇中的秦始皇)

先說說秦始皇這邊的情況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東巡,到了沙丘宮(今邢臺廣宗)時毫無預兆的病逝了,這是第一個意外;

秦始皇臨終前留下遺詔命長子扶蘇接位,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趙高和李斯會為了自己的私慾矯旨,想扶持沒有才能的胡亥登基為帝,這是第二個意外;

更出乎天下人意料的是,有名望、有才幹、有名份大義的扶蘇公子,接到令他自殺的詔書時竟然絲毫不求證真假,就這麼幹脆利落的死了,這是第三個意外。

再說說劉邦這邊的情況

劉邦本是鄉間浪蕩子,整日遊手好閒,結交了一干兄弟飲酒作樂,《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有這樣的記載:“不事家人生產作業”,連他的父親劉太公也常常罵他不如自己的哥哥。

然後發生了第一個意外。

本是山東單縣人的呂太公在家鄉和人結仇,把家遷到了劉邦所在的沛縣(今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因他和縣令是好朋友。安置好後舉辦宴席,當地名流紛紛帶著禮物上門拜訪。

蕭何當時在沛縣擔任主簿,幫著呂太公接待客人,規定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只能到堂下就坐。閒得沒事幹的劉邦也去湊熱鬧,他一分錢沒帶,卻大言不慚的說賀錢一萬,把呂太公都給驚住了,親自出來迎接他。

(影視劇中的劉邦)

同在一個縣的蕭何深知劉邦為人,當時就對呂太公說劉邦是個滿口大話難成大事的人,但呂太公有相人之術,看出劉邦前途不可限量,執意把女兒呂雉嫁給了他。

蕭何可能也被呂太公這一手嚇到了,覺得他不會拿女兒開玩笑,暗自嘀咕。莫非,這劉邦真有不凡之處?從此以全新的目光看待劉邦。

劉邦看場熱鬧,看回了個老婆和忠臣。如果他當初沒去呂家,沒老婆是小事,沒了呂太公的慧眼識英才,蕭何不一定把他放在眼裡。

(影視劇中的劉邦和呂后)

接著是第二個意外。

秦始皇去世後,胡亥和趙高等人根本掌控不住天下,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喊出驚天動地的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此後起義軍四起,秦朝忙於撲火,卻是撲了這裡那裡又起,無法有效解決這個大問題。

但劉邦雖然也起義了,實力卻不怎麼強,大戰小戰都是輸,投奔楚假王景駒的路上遇到了同樣去投奔景駒的張良,憑著口才折服了這位奇才。就這樣,他左手蕭何右手張良,有了最初的班底。

等到韓信因不受項羽重用而投奔漢營時,劉邦已經文臣武將俱在,有了一爭天下之力。

(影視劇中的韓信)

第三個意外就是項羽,這也是成就劉邦的最大意外。

別說後世的我們了,就是當時的人們也想不明白為什麼項羽在鉅鹿之戰中大敗秦軍主力後要大封諸侯?

鴻門之宴中,項羽有多次機會斬殺劉邦,但他沒有,他放劉邦逃了。

簽訂下楚河漢界的鴻溝和議之後,劉邦隨時準備著撕毀盟約,項羽卻竟然遵守合約,引兵東退,被劉邦從後襲擊。最後的垓下之戰,項羽雖說輸了,但江東還有子弟,只有他過了烏江,未必沒有來日再戰的機會,但他自刎了。

只能說項羽雖是武將,卻固守著那個時代的君子之德,但凡他下限低一點,像個正常的黑心政治家一點,劉邦都無法與之抗衡。

(影視劇中的項羽)

【結語】

總之,秦始皇駕崩後,天下注定要有一場大動亂,這個是必然;但誰能在這場動亂中最終得勝卻是偶然,項羽看似是天命之子,卻不敵種種意外造就的劉邦。

但劉邦能讓這些意外都有利於自己,也是種大本事了。他的經歷說明了一件事:自己厲不厲害不要緊,關鍵是要有幾個厲害的小夥伴。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始皇帝作為一代梟雄,從一統天下到晚年病逝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晚年的嬴政也和歷史上許多的庸主一樣,追求長生,為什麼呢?他自己創造的江山他還沒有巡邏完呢!不說遊覽山水,就連各地的監察都還沒做夠。所以,他不放心,他也擔心有小人懷造反之心。

於是他派徐福去東海求長生不老藥,藥沒求到,秦始皇在路上堅持不了,逝世了。


逝世之後,秦朝舊國各地的縣湧出來許多亢奮的義士,這些人組織在周圍縣區裡面擁戴舊國的人民去造反。起點就是先殺縣令,於是秦朝分配過去的縣令一個個被殺。

沛縣也不例外,沛縣縣令被殺以後,劉邦順著民意當上了沛公,因為劉邦當時在沛縣影響力大。而蕭何和曹參雖然也有和劉邦一樣的影響力,但他們有家眷,不敢帶頭造反,否則一旦失敗,會面臨滅族。從此劉邦擁有了自己的團隊,而他就是這個團隊的頭。



劉邦就這樣順應著歷史的潮流一直飄到了終點,只有他上岸了,其他的英雄都因為各種原因被歷史長河淹沒。


如史如畫


始皇駕崩在沙丘,知道之人就三個:二號人物李斯、胡亥、趙高。趙高說服李斯、胡亥 ,獨攬大權,著名的成語指鹿為馬就出自此人之口,密謀賜死公子扶蘇蒙恬,還汙死了極具才能的李斯。如果扶蘇公子、大將軍蒙恬、丞相李斯,這三人不死,就不會有劉、項什麼事了。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呲牙][呲牙][呲牙]


叛道68060960


(之一)秦始皇37年公園前210年農曆七月秦始皇嬴政於沙丘(今河北廣宗縣)病逝。其第十八子胡亥聯合丞相李斯與中車府令趙高發動沙丘政變賜死始皇長子扶蘇與蒙恬和其弟蒙毅,奪取皇位。而在秦始皇35年、36年、37年的某一年(具體《史記》無載,學者猜測)大秦帝國的泗水亭長劉季(劉邦)在崶西澤釋放了自己負責押送的修建秦始皇陵的囚徒而逃遁於莽碭山(今河南永城)。秦二世元年公園前209年七月據始皇駕崩整整一年後,陳涉(陳勝)與吳廣在大澤鄉(今安徽)由於大雨路毀失期而無法趕往漁陽(今北京密雲)服兵役,面臨著“失期法皆斬”的處罰。於是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聚眾900戍卒發動起義,點燃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同年劉季於封沛起義,項梁與其侄項籍(項羽)、項伯在江蘇發動起義,隨後六國後裔田儋、魏豹、韓安等紛紛舉世。陳勝自稱“張楚”王,而後派遣周文(周章)攻打咸陽,有遣張耳、陳餘、田臧、韓廣等人北上河北、山西、遼東等地擴大實力(待續)

(之二)劉季(劉邦)於沛縣起兵後,出兵攻打封縣,而沛縣留守的大將雍齒在魏國將領的挑唆下反叛,劉季三次攻打沛縣而不得,後在張良的建議下投奔項梁,項梁借劉季五千兵馬與十員大將,力戰攻克沛縣,雍齒逃亡。而秦國大將章邯在陳勝大將(可以討論)周文攻佔函谷關(今河南祁縣)進兵熹下(音,今陝西臨潼)而在秦二世胡亥的命令下組成了一隻由關中刑徒(驪山徒)為主的二十萬“章邯軍團”東出函谷關,迅速擊潰了周文、田臧、陳勝、吳廣等張楚大軍,陳勝吳廣敗死。章邯又夜襲田儋,火燒魏豹,包圍田榮(齊王田儋之叔弟)。幸得項梁營救於東阿(今山東東阿),隨後項梁欲聯合齊國一同伐秦,而遭到田榮的反對,後敗死於山東定陶。隨即發兵攻打反秦武裝力量比較強大的趙國,秦二世胡亥又命王離與涉間(音先)帶“長城軍團”三十萬秦兵助攻趙國,趙國丞相張耳戰敗,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趙王趙歇求救於彭城(楚國首都,今徐州)秦二世二年公園前207年楚懷王熊心命楚將宋義為主帥,項羽為次帥,范增為末帥出兵求趙。武安君劉季帥兵出擊咸陽(待續)

(之三)秦二世二年九月項羽與宋義發兵到安陽(今山東曹縣),宋義止兵馬不動,一停就是倆個月,項羽認為應當馬上度過黃河,進攻河北的秦兵。而宋義認為秦趙倆個強國相鬥,楚國可以坐收漁利。如趙國勝利楚軍可以收拾秦國殘兵了,如果秦國打贏了的話,秦國一國滅亡強趙,那秦兵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的,但是項羽覺得秦國是“章邯軍團”和“長城軍團”五十萬秦兵攻打趙國,趙國無論是丞相張耳,還是大將軍陳餘都不是章邯與王離的對手,如果秦兵一旦勝利,秦國的兵鋒當銳不可當 所以必須快速過河主動進攻。宋義大怒要整頓軍紀,要把“狠如狼”、“猛如虎”、“貪如羊”的將軍殺掉。項羽於是在當年的十一月中旬先發制人殺死宋義和他的兒子宋襄,自領大將軍主帥之職,破釜沉舟過河擊秦,先斷秦兵章邯軍團的甬道(倆邊築有土牆,中間是一條車路,用來運送糧食的軍用建築物),章邯的20萬軍團被項羽的5萬楚軍擊潰了,而當時在場的燕國援軍、魏國援軍、代國援軍和趙國將軍陳餘的殘餘部隊誰也沒上,只有項羽的楚軍一家在打,戰後所有諸侯兵一擁而上把王離的“長城軍團”集體消滅了。章邯大敗後退往吉原(音),項羽又在鉅鹿之戰的第二階段重創章邯,章邯向秦二世求援,而趙高剛剛殺死丞相李斯,又想把關東大起義的事歸咎於章邯,準備殺死章邯的使者司馬欣。司馬欣逃竄出關中,權章邯投降楚國。(待續)


大宋藝祖趙匡胤


沒什麼必然聯繫吧,秦始皇統治期間厲兵秣馬,大肆軍備,賦稅徭役重,百姓苦不堪言,流離失所。再加上修長城,建阿房宮。已經是大廈將傾的零界點了,始皇帝駕崩後,群雄並起,朝中也無大將,秦朝的天下是自己和兒子玩沒的!

劉邦崛起,一是情商高,二是會用人,三是會混。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坐以待對手斃!有很多幸運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