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 南 民 俗

渭 南 民 俗

1、 跑骡车

跑骡车是陕西省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起源于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和庆丰收习俗,是远古时代汉族农耕文化及冷兵器时代战争遗留的产物,大约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规模的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即兴庆祝、娱乐的一种汉族社火舞蹈。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孝义、吝店、南师、故市、官道、下吉、田市等镇。其中以故市一带的表演最为驰名。

每逢国家大型喜庆事件(如新中国成立等)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等喜庆活动骡车队就会组织起来热闹一番。骡车队伍一般由二至多辆骡车组成。骡车大都是由解放初的皮轮马车(解放前用的则是胶轮车既木轱辘车)和四匹骡子(驾辕的一匹,挂稍的三匹,每匹骡子都项系铜铃,头挂彩色叉子,挂稍的骡子背上还插五面彩色小旗)组成。每辆车都有4个吆车的(1个吆骡子的,1个坐辕的,2个马童)车上还有6个敲锣鼓的,他们都身着鲜艳的对襟民族服装,其中1人击马锣进行指挥,另有1人敲鼓,4人敲扇子(饶)。

每当出发时,吆骡人鞭子”吧嗒”一甩骡子则放开脚步在宽广的大道上恣意狂奔,奔跑的同时,锣鼓声、马嘶声、铜铃声和成千上万观众的呼声喝彩声响成一片,如急风暴雨、山呼海啸。当骡车跑到目的地时,他们会在一片平坦的场地上表演”璞鸽踅窝”等绝活,车上的人们有的站着敲,有的则左右摆着身子挽着花子的敲,鼓点一致,整齐而又威武,场面十分热闹、喜庆。

渭 南 民 俗

2、田市八仙鼓

“八仙鼓”流传于渭南市临渭区田市镇新田村及其周边地区,其中以田市镇的八仙鼓表演最为驰名。“八仙鼓”多为八位身强力壮的青年人表演,表演者头扎三角英雄巾,额扎英雄花,身穿对襟彩服,腹前各系一个直径40厘米,高20厘米的红色小圆鼓,边击鼓边舞。建国后为增强表演的气氛和广场效果,常与本镇社火如:芯子、高跷、小跷、旱船、芋子毛骆驼、龙灯、马亭子、秧歌队、大头娃等节目组成综合性舞队,边击边舞边前进。

渭 南 民 俗

3、朱王秧歌剧

朱王秧歌剧是我省优秀的民间艺术表演,也是我省第三批非遗项目。朱王秧歌剧又称渭南秧歌剧,流传于临渭区双王办朱王村,历史悠久,形式活泼,曲调优美细腻。秧歌又称插秧之歌,是人民生活中智慧的体现。通过积累总结,朱王秧歌剧最终在清末年间被推至巅峰。

朱王秧歌剧在清朝中期仍是以劳动号子的形式在人们生活中传唱,至清末时期,渐渐变为地摊戏,最终走上舞台。当时的四大名角如今已被不熟悉朱王秧歌剧的人们所遗忘,但在喜爱这个剧种的人们心中依然鲜活。

关于朱王秧歌剧有很多不同版本的开创史,其中最被人所熟知的莫过于王文凯的故事。据清光绪开平术档案中记载:王文凯小名王敢,在清顺治年间入朝为官时同宫廷秧歌教练交好,又见这种秧歌同家乡秧歌有多处相似,但更为精妙,便跟其学习。回乡后又传授于乡邻,最终使朱王秧歌走上了历史秧歌剧的舞台。

渭 南 民 俗

4、秦源影雕黑陶

在临渭区杜化路与华山大街丁字口连霍高速公路的南边,就是渭南秦源陶艺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在秦源陶艺有限公司,我们见到了秦源影雕黑陶的传承人韩海涛。据韩海涛介绍,因为轻薄易碎,所以黑陶在民间也鲜有使用。在他的记忆里,在临渭区东西两塬曾经有不少陶窑,但能烧出黑陶的却少之又少,如今那些陶窑也大多荒废。

于是久而久之,当黑陶再次现世,人们便发出了惊叹,但同时也在好奇,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把陶烧成了黑色

对于这一点,学者们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从1928年黑陶现世,研究人员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终于解开了黑陶的奥秘:即在最后的烧制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让炭火熄灭,产生浓烟,达到烟熏渗碳的目的,黑陶由此而生。

秦源影雕黑陶不同于其他黑陶,是在黑陶表面采用影雕的方式去掉黑陶表面的碳,让陶器的底色显露出来,形成图案。这样的一种创新也正是韩海涛在一次偶然中发现的。

“最近几年,我看了很多以前龙山文化时期的出土黑陶,那时的黑陶上也会有简单的图案,所以我在想,是不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在黑陶上雕刻的技巧,而我只是把曾经失传的技巧重新拾了起来。”韩海涛说。

在韩海涛的陈列室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价值不菲的黑陶产品,而其销售情况也十分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