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齊心 共克時艱——水城經開區鋁產業園區防控生產實錄

王孝香


2020年開年伊始,便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性的肺炎疫情,按下了城市的“暫停鍵”,全國上下都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貴州水城經開區鋁及鋁加工產業園按照中央、省、市、縣的決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編織精密嚴格的疫情防控排查網,用疫情“防控線”堅守園區生產“生命線”,保證園區鋁產業鏈健康發展。


龍頭企業主動作為,嚴格管控防疫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面對來勢洶洶的肺炎疫情,水城經開區鋁產業鏈的龍頭企業雙元鋁業公司及時研判、緊急部署、高效組織,與關聯企業上下齊心,全力配合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形勢相當嚴峻,生產經營不能耽擱,時下是考驗大傢伙的時候了,即刻起,各部門負責人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下沉防控一線,以‘不過節、不過年’的姿態,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穩抓生產各項工作中,切不能出現半點差錯!”除夕當日,在雙元鋁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上,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黃厚濤發出動員令並作出強調。


上下齊心 共克時艱——水城經開區鋁產業園區防控生產實錄

雙元鋁業廠區進口處,安保人員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


防疫守“底線”,生產有保障。大年初二,雙元鋁業開通疫情防控“綠色通道”,優先落實疫情防控經費,圍繞個人防護、消毒查殺等物資需求,緊急採購調運,為職工及家屬科學發放防護口罩7000餘隻、送去關愛的同時築牢防疫“防火牆”;採購乳膠手套1000雙、消毒水近20件、紅外測溫儀10把,全力保障防控供應。

“進出的每一輛車和每一個人我們都要嚴格檢查和消毒,領導也不能例外。”物業部主管曹洪介紹,接到防控任務後,自除夕當日開始,防控小組實行24小時輪班制,一、二號崗每天檢查消毒進出車輛50餘輛,為1000餘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嚴格做好相關臺賬,確保不漏一車一人。與此同時,消殺護衛隊每天對生產區、辦公區、住宿區、食堂等區域進行3-4次清潔和消毒,確保不留衛生死角。

而園區的其他關聯企業,在按下復工復產“開機鍵”前,多管齊下,“線上+線下”相結合,做好員工返崗前的疫情排查及防疫知識的普及。“復工之前,我們從北京訂購了5000只口罩,在保證員工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正常開展生產工作。”貴州瑩月帆鋁製品有限公司(下稱瑩月帆鋁業)的辦公室主任田錦芳介紹,公司復工後製定了詳細的人員排查臺賬,與員工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並提前將返崗員工信息報備給水城經開區,省外返崗員工進行核酸檢測,一切正常才返崗上班。

在貴州力威鋁業生產車間進口處的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據瞭解,該公司在做好員工疫情防控臺賬登記的同時,還利用釘釘軟件對員工進行線上疫情培訓,確保人人知曉,全員參與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來。

在這個特殊時段裡,水城經開區鋁及鋁加工產業園以嚴格到位的防疫措施、精密嚴細的防控網絡,為車間的生產築起了疫情“防火牆”,截至目前,園區鋁產業關聯單位尚未發現一例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車間生產平穩有序。


有序復工抓生產 火力全開保訂單


疫情防控不放鬆,復工復產同推進。

作為鋁及鋁加產業鏈最上游的龍頭企業,為給下游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鋁水供應保障,疫情和春節期間,雙元鋁業電解鋁生產車間堅持滿負荷生產。今年1-2月完成原鋁產量2.24萬噸,較2019年同期增長857噸;實現工業總產值3.11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0.24億元。在生產發展的同時,有力的支持了水城鋁產業下游相關企業的穩定發展。


上下齊心 共克時艱——水城經開區鋁產業園區防控生產實錄

雙元鋁業生產車間


2月8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達了關於有序推進企業項目復工復產的通知,水城經開區鋁產業鏈中下游關聯企業在省、市、縣及水城經開區的安排部署下,有序復工復產。鋁及鋁加工產業園各企業生產車間逐漸按下“播放鍵”,火力全開保生產、追進度,爭取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

“因為突發疫情,較往年來說復工晚了幾天,現在我們手上的訂單都來不及做,基本上是老客戶下單,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個月後。”據瑩月帆鋁業田錦芳介紹,公司剛復工時在運輸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現在隨著疫情形勢漸緩,運輸的問題也基本解決了,現在車間滿負荷正產。

產業鏈中游企業貴州十九度鋁業的生產車間內,生產線如火如荼地運行著,“一天的產值在120萬元左右,從我們開始復工到現在,已經接到接近2000萬的訂單,目前手上大概還有800多萬的訂單沒做出來,現在的訂單一天比一天多。”十九度鋁業總經理田應輝高興地說,復工以來,車間滿負荷生產,訂單應接不暇。

“昨天園區下游的札亞鋁業已經在催我們這邊的鋁棒了,目前車間正在加緊生產。”貴州水城亮星鋁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文稱亮星鋁業)總經理周蘭波介紹,隨著產業鏈下游鋁加工企業的有序復工復產,訂單量在逐漸增加,也陸續接到廣東市場的訂單。

如今,水城經開區鋁及鋁加工產業園裡,車間隆隆的機械聲和著空氣中瀰漫的消毒氣味,各生產車間,隨處可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大家規範戴著口罩,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嫻熟地操作,生產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目前園區多個企業已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秩序和產出水平,漸漸步入步入發展正軌。


穩中求進增活力 產業集群效應凸顯


“我們目前是生產銷售鋁卷,鋁瓦投產後,可以實現鋁卷的自產自銷,增加產品的附加值,讓園區的鋁產業鏈更加完善。”田錦芳介紹,瑩月帆鋁業將另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以瑩月帆生產的鋁卷為原材料生產鋁瓦,建成投產後將是貴州省內第一家專門的鋁瓦生產基地。

而在安潤吉鋁業新建成的生產車間,12條漆包線生產線於3月5日正式啟動。目前該基地在西南地區屬於最大的漆包鋁線生產基地,年產3000多噸,也是貴州省唯一的漆包線生產企業。


上下齊心 共克時艱——水城經開區鋁產業園區防控生產實錄

安潤吉鋁業漆包圓鋁線生產車間


自2016年雙元鋁業正式復產以來,依託其生產的電解鋁產能,水城經開區先後引進了十幾家中下游鋁加工企業,有中游水城亮星鋁業鋁合金棒、安潤吉鋁業線杆加工、瑩月帆鋁業連鑄連軋合金薄板、鋁王鋁業圓柱錠等項目;下游十九度鋁業型材加工、安潤吉拉拔鋁絲和漆包線、力威鋁模板加工等項目。目前,“1+3+N”的產業鏈佈局基本成型,逐步實現了產品結構從生產原材料到生產中高端產品的轉換。

產業鏈環環相扣,附加值節節攀升。從產業鏈來看,鋁產業園區以雙元鋁業為“糧倉”,中下游各鋁加工企業或互為“食物鏈”,如札亞鋁業以亮星鋁業生產的鋁合金棒,貴州瑩月帆鋁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鋁卷帶、鋁板材為“食物”生產室內外金屬鋁質天花吊頂、鋁型材等產品;又或公司內部形成小型產業鏈,如安潤吉鋁業,將雙元鋁業的鋁水第一輪轉化成初級鋁製品——鋁線杆,再經過鋁絲拉拔生產線拉成不同型號的中級產品,最後進入新建投產的漆包線生產車間,生產高端產品鋁漆包線。企業之間的原料互供、資源共享,使園區電解鋁深加工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現如今,水城經開區鋁產業園區的鋁製品涉及鋁棒、鋁線杆、鋁板材、鋁圓片、鋁合金模板、鋁製環保裝飾材料、貴炬電器、山火電器、全鋁合金傢俱等,產品豐富多樣,附加值節節攀升。

下一步,在水城縣經開區的統一部署下,鋁產業鏈還將引進多家鋁精深加工企業。截止目前,園區引進的安泰達商貿有限公司鋁合全門窗生產項目、百川塑鋼門窗護欄有限公司鋁合金門窗加工項目、貴州九衡鋁業有限公司鋁合金建築型材及工業型材加工及其配套和下游產業項目在建,建成投產後將為鋁產業鏈增加活力,進一步豐富產品業態,做強鋁產業集群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