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頭鯨身上的“痘痘“,竟然能吃,還很美味?

去過你曾經在海邊的礁石上散步,一定見過下面圖裡這些密密麻麻長在礁石上的傢伙,甚至可能一個不慎被它們劃傷過;有時候,吃海蟹的時候,我們也會發現蟹殼上附著著這些頑固的傢伙,想要撬下它們得花上不小得力氣;在高清的座頭鯨照片中,我們也能找到這種惱人生物的身影,它們附著在座頭鯨的兩翅上、身上,甚至嘴邊,其密集程度足以讓密恐患者產生不適了。

座頭鯨身上的“痘痘“,竟然能吃,還很美味?


這種討人厭的生物叫做藤壺,它們常見於世界各地的海岸線上,各種海洋生物上、海洋堤壩甚至船隻上。藤壺往往都是成群出現的,一旦一隻藤壺在某個地方安了家,它就會向海洋中散發出一些化學成分通知自己的同族:“這地兒老好了,趕緊來住下!”,儘管這方便了藤壺們來生存、繁殖,對它們寄居的地方,可能就會造成大問題了。

座頭鯨身上的“痘痘“,竟然能吃,還很美味?


一部分藤壺會死死地扒在岸邊的礁石上,除了割破經過的倒黴蛋的腳丫子,倒是不會產生什麼負面營養。一部分藤壺會討巧地扒在海龜、貝殼、螃蟹甚至座頭鯨之類的生物上,這種行為被稱為偏利共生,濾食性的藤壺能夠通過搭順風車不費力氣地找到的食物,但又不會對它的寄主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

座頭鯨身上的“痘痘“,竟然能吃,還很美味?

儘管海洋生物們都不太介意藤壺這種耍無賴的行為,路過海洋的人類,卻不太能忍受了。在船底安家的藤壺們,不僅汙染損傷船體,還會增加船底與海水的摩擦力,從而降低船隻行駛的速度,如果藤壺在水底管道中安了家,就會堵塞管道,而且難以清理,可以說藤壺是種讓人恨得牙癢癢的生物了。因為這個原因,藤壺也被人們冠上了“汙損生物”的汙名。

座頭鯨身上的“痘痘“,竟然能吃,還很美味?

話雖如此,在人類看來,藤壺也並非是全無用處的。至少鵝頸藤壺這一種還是能夠在人類的餐桌上一展身手的。

鵝頸藤壺多見於大西洋沿岸,從一萬多年前就被迫走上了人類的餐桌,成為了一道珍饈美味。鵝頸藤壺的肉分量不多,但極為鮮美,其肉質之滑嫩,是其他貝殼類無法比擬的。但因為尚無成規模的養殖,主要依賴海上捕撈,數量一直不高,因此價格也居高不下。不過,其美味倒是絕對稱得上它的高價格,如果遇上了一定要嚐嚐看。

座頭鯨身上的“痘痘“,竟然能吃,還很美味?

除了美味令人記憶深刻,藤壺還有一個特點也讓許多人牢記——藤壺擁有動物中最長的雄性生殖器。當然這個最長,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畢竟自身不過指甲蓋大小的藤壺,想想也不可能擁有比鯨豚類更長的生殖器。這個最長,其實是相對藤壺本身大小而言的,如果說普通生物的雄性生殖器可能只有身長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幾分之一長,藤壺的生殖器卻遠長於它們自己的身長,甚至能夠達到8倍之長!

座頭鯨身上的“痘痘“,竟然能吃,還很美味?

離這麼遠,還是可以生娃。


這種特殊的身體構造其實是因為藤壺一旦安家之後就無法移動了,因此,難免就會遇到交配對象距離自己稍微遠一些的情況,既然自己不能挪動,不如就讓生殖器變長點兒,這樣就能夠到遠處的交配對象了。

【關注自然奇譚,看更多奇妙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