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近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稱,省內發生1起因個人捕捉並食用蟾蜍而造成家庭聚餐5人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事件。今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獲悉,蟾蜍在廣州街頭食肆和市場仍能較易食用和購買。


乳香、美極、酥炸、椒鹽、火鍋……

蟾蜍因味道鮮美、肉質有嚼勁

曾經在老廣中深受歡迎

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近日,

廣東一家人活捉蟾蜍,

卻沒想到,

一頓美味,

生死兩隔。


9日,記者走訪發現,廣州部分食肆市場仍見蟾蜍蹤影。


食肆市場均有蟾蜍身影

蠄蚷,是蟾蜍的粵語讀法,不少老廣把它用作食材和藥材,認為其清熱解毒,美容養顏。9日中午,記者來到海珠區前進路基立南街,兩家以蠄蚷為主食的餐廳對門而立。

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9日中午,記者來到海珠區前進路以蠄蚷為主食的餐廳,樓下大廳坐了八成滿。

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是工作日中午,門面較大一家的樓下大廳還是坐了八成滿,另一家也有不少客人。“晚上會更加火爆。”前者一名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說。記者從食店提供的菜單可以看到,此處的蠄蚷有20多種做法,包括椒鹽、火鍋、煮粥。

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從菜單可以看到,食店有20多種蠄蚷做法,包括椒鹽、火鍋、煮粥等。

“蠄蚷粥很鮮味啊,蠄蚷是有毒,但聽說處理乾淨就沒事了,藥用效果挺不錯的,所以沒什麼好怕的。”市民歐阿姨說。店家向記者介紹,店裡的蟾蜍都是從批發市場進貨,是養殖還是野生並不清楚,但只要會處理就沒有問題。“我們這家店20多年了,還沒出過事呢,只要會處理、放血就可以了。”

隨後,記者走訪位於海珠區萬松路的萬松園肉菜市場發現,多家檔口正在出售田雞、青養等,但未見蠄蚷的蹤跡。然而在市場角落處,記者發現一個寫有“蛤蟆”字眼的簍蘿,裡面約有20來只活物,皮膚粗糙,背面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疙瘩。坐在旁邊的女檔主表示,裡面裝著的就是蠄蚷,售價19元/斤。

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據其介紹,這種蠄蚷是從野生抓回來後再進行人工飼養的,“一開始的時候只有1兩重,現在都長到3兩多了”。她告訴記者,類似“半野生”的蠄蚷頭部長有毒素,但會在宰殺時幫忙處理。

曾在上下九購買蟾蜍入藥的歐阿姨則表示,購買蟾蜍並不容易。“不是每個市場都會有,不過仔細找還是能找到的,價格也不高。”


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食藥監局:不建議隨意食用

記者瞭解到,蟾蜍身體表面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其分泌出來的黏液含有劇毒,對人體心臟、消化道及中樞神經產生嚴重損害。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的會出現昏迷,甚至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記者致電廣州市海珠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反映基立南街有兩家加工製作蟾蜍的餐飲單位,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記者所說的酒樓開了很久,證照齊全,沒有接過投訴說有食品安全問題。“但我們將盡快派人上店檢查,確保食客安全。”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建議,為防止中毒,切勿隨意食用蟾蜍,購買食用蛙類時要辨清青蛙與蟾蜍;餐飲單位禁止加工製作蟾蜍。一旦發生誤食蟾蜍中毒,應立即採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皮膚染毒也要迅速用溫開水沖洗,並儘快到醫院就診。

“消費者若發現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有采購、加工和銷售野生河豚魚、蟾蜍、織紋螺、野生有毒蘑菇等有毒動植物的,請及時向12331或110投訴舉報。”



常見有毒動植物

(一)河豚魚

河豚魚,因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後易因中毒而導致神經麻痺,進而發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因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河豚毒素潛伏期一般為0.5~3小時,目前尚無特效的解毒藥和治療方法。

建議:應從合法渠道採購和購買河豚魚及其產品。禁止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經營養殖的河豚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河豚整魚;禁止加工經營所有品種的野生河豚魚。


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二)織紋螺

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等。織紋螺含有河豚毒素,每年春夏季毒性更大,食用後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

建議:對食用織紋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解毒藥物。千萬別吃。


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資料圖。圖自生活報

(三)蟾蜍

蟾蜍俗稱癩蛤蟆,身體表面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其分泌出來的黏液含有劇毒,對人體心臟、消化道及中樞神經產生嚴重損害。症狀主要表現為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的會出現昏迷,甚至導致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目前尚無特效療法。

建議:為防止中毒,切勿隨意食用蟾蜍,購買食用蛙類時要辨清青蛙與蟾蜍;餐飲單位禁止加工製作蟾蜍。一旦發生誤食蟾蜍中毒,應立即採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皮膚染毒也要迅速用溫開水沖洗,並儘快到醫院就診。


因為貪吃這道“美味”,一家5人中毒1人死亡!很多街坊都愛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