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 北京非遺公開課|跟張全亮練吳氏太極拳③


3月4日起,北京日報客戶端與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推出的“抗擊疫情 北京非遺公開課”連續推出三集太極拳課程。邀請國家級非遺項目吳氏太極拳的代表性傳承人張全亮親身示範動作。

吳氏太極拳最初由北京大興的滿族人全佑形成初步風格,1902年全佑逝世後,由其弟子王茂齋、吳鑑泉(全佑之子)等廣為傳播,並正式定型。1928年,隨著吳鑑泉遷居上海傳拳,該拳也分為了南北兩派。吳氏太極拳基本功法融技擊與養生於一體,有掤、擠、肘、靠、捋、按、採、挒共八法。八法單操歸穴習練,相生相剋循環習練,再到六合六沖體用及推手綜合運用,循序漸進地展開與深化,形成一個綜合體系。

功法作用簡介:

太極拳每個動作都要求圓潤、松靜、緩慢、柔化,體腦並練。這兩個動作是最基礎、最簡單的動作,但對初學者放鬆身心,調和臟腑,平衡陰陽,活血化瘀,提高免疫力等卻有很好的作用。

習練要求:

1、是一種圓運動,每個動作都不能直來直去,要走弧形,走螺旋。

2、緩慢輕鬆,用意不用力

練每個動作都要力爭做到周身放鬆不用力,腹心松靜氣騰然。要凝神靜氣,慢慢的練,鬆鬆靜靜的練;一絲不苟,規範到位的練;要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

3、鍛鍊精、氣、神

要求練每個動作都要提起精神。精神提得起,才能做到周身輕靈,不呆不滯,不浮不躁,心曠神怡。

4、以神領形,以腰為主宰

要求練每個動作都要先想後動,先看後行,要以神領形;以腰使手。要充分體現身如車輪腰如軸,運勁如抽絲的運動特徵。

5、鍛鍊上下相隨,內外如一

每個動作都要力爭初步做到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的外三合;要力爭做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動中觸靜,靜尤動的周身一家的運動。

6、腦體並練,方能益壽延年

要努力記住每一個動作的名稱和規範;平時要多背誦拳論;多背誦針灸穴位;要儘量多學一些哲學、醫學、文學藝術、書法、繪畫、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增加內涵,做到體腦並練,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記憶力,提高拳藝水平,可以延緩腦細胞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