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陳宮:助曹操拿下兗州、收編青州兵,奠定霸業基礎

——白話《三國志》系列006

生死無二志,丈夫何壯哉!

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樑材。

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

白門身死日,誰肯似公臺。

歷史上的陳宮:助曹操拿下兗州、收編青州兵,奠定霸業基礎

陳宮,字公臺,三國群英中一個不太顯眼的人物,但卻因為與曹操的故事為人所熟知。《三國演義》中陳宮是中牟縣令,曹操刺殺董卓失敗後逃至中牟縣境內,被守關軍士擒獲,陳宮視曹操為"天下忠義之士",決定棄官追隨曹操。但在途徑成皋時,因曹操疑殺呂伯奢全家,與曹操分道揚鑣,之後輾轉投到呂布麾下。之後曹操白門樓殺呂布,陳宮慨然赴死。

而歷史上的陳宮,或者說《三國志》中的陳宮卻與《三國演義》大相徑庭。

歷史上的陳宮:助曹操拿下兗州、收編青州兵,奠定霸業基礎

助曹操拿下兗州,奠定霸業基礎

時間來到初平三年(192年),這一年王允聯合呂布刺殺了董卓,但董卓的兩個手下李傕、郭汜隨即殺了王允,趕走呂布,繼續把持朝政,大漢的朝堂越搞越亂。而這時的黃巾之亂也越演越烈,百萬黃巾軍殺入兗州,殺了任城相鄭遂。兗州刺史劉岱不聽濟北相鮑信固守的勸告,堅決迎戰黃巾軍,結果兵敗被殺。這時陳宮登場。

岱既死,陳宮謂太祖曰:"州今無主,而王命斷絕,宮請說州中,明府尋往牧之,資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業也。"

劉岱死了之後,兗州刺史的位置空了出來,而漢獻帝自身難保,新的任命下不來。這時陳宮給曹操提出了一條足以改變歷史走向的重要建議:入主兗州,以兗州為基收天下、圖霸業。

歷史上的陳宮:助曹操拿下兗州、收編青州兵,奠定霸業基礎

陳宮不僅僅是提建議,而且是身體力行,遊說兗州地方官吏:"曹東郡,(曹操時任東郡太守,柒問注)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寧生民。"陳宮贊曹操是“命世之才”,成功說服了鮑信、萬潛等人,於是曹操兵不血刃入主兗州。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兗州對曹操的重要性,而曹操得兗州,陳宮當居首功!

曹操出任兗州牧之後,開始組織進攻黃巾軍,最終大勝,"受降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這支從黃巾降卒中整編的青州兵,幾十年南征北戰,為曹魏立下赫赫戰功。也算是陳宮的間接功勞。

這就是歷史上的陳宮,為曹操拿下最重要的一塊地盤——兗州,收編了最重要的一支軍隊——青州兵,為以後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歷史上的陳宮:助曹操拿下兗州、收編青州兵,奠定霸業基礎

陳宮什麼時間投奔的曹操?

陳宮字公臺,東郡人也。剛直烈壯,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相連結。及天下亂,始隨太祖……——《三國志·呂布傳·典略》

前文講過,曹操從未刺殺董卓,卻因拒不接受董卓的任命開始逃亡。曹操逃亡途中確實在經過中牟縣時被捕然後又被放,之後又疑殺呂伯奢全家。但這些全部與陳宮無關,那陳宮是什麼時候、怎樣追隨曹操的呢?三國志中僅一句"及天下亂,始隨太祖"。應該是在曹操起兵伐董之後,像其他謀士一樣投到曹操帳下,並沒有《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歷史上的陳宮:助曹操拿下兗州、收編青州兵,奠定霸業基礎

陳宮為什麼離開曹操轉投呂布?

及天下亂,始隨太祖,後自疑,乃從呂布,為布畫策,布每不從其計。——《三國志·呂布傳·典略》

前期對曹操忠心耿耿並立下汗馬功勞的陳宮,為什麼背叛曹操轉投呂布,《三國志》中沒有詳細記載,只兩個字"自疑"。但據《資治通鑑》對"自疑"做出瞭解釋:讓素有才名,由是兗州士大夫皆恐懼,陳宮性剛直壯烈,內亦自疑。興平元年(194年)曹操殺了邊讓,而陳宮從小就與邊讓這些"海內名士"相交好,這大概是陳宮背叛曹操轉投呂布的原因。

呂布不聽從陳宮的計策,兵敗被曹操所殺,陳登慨然赴死。太祖泣而送之,宮不還顧。宮死後,太祖待其家皆厚於初。——《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