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一切不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结论都是耍流氓,

独立思考,鄙视故弄玄虚”

全文共3995字,阅读约需10分钟


昨天张文宏医生在采访中表示:


当前的疫情已经不再取决于我们了,关键在于美国和欧洲,什么时候美国和欧洲的疫情到达高峰,会考虑去买点股票。


在微博上有不少私募大佬留言,或支持、或调侃,但也留言表示应该在恐惧的时候买入。


理由是,股票市场是先行指标。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这个表述里面隐含了两个假设:第一,投资者对什么时候能控制住有明确的预期;第二,市场可以预测疫情对经济的真实影响。


如果以中国股市在过年后的实际走势来看,好像这两个假设是合理的,再往前想一步,为什么这两个问题我们能有相对明确的预期?


因为举国体制下的“战疫”,控制住疫情这件事几乎没有悬念,唯一的变量只有时间。


而对经济的影响,因为投资者都或真或假地相信,我们有把握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相当于预设了未来经济前景的假设。

从国内市场来看,在恐惧的时候买入,是理论和现实都非常正确的,那当焦点转向国外的时候,这些假设还能成立么?


或者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去评估新冠疫情对海外经济的影响?


还是需要从数据上找到判断的基础。

从国内和海外的累计确诊病例、新增病例的数据来看,可以看到时间上显著的错位。


正如张文宏医生的判断,未来疫情发展已经不取决于我们了,国内需要控制的是从海外输入的病例,防止二次传播。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为了大概了解海外疫情,当前的发展阶段按我们前两个月的数据来看,处于哪个阶段,我将海外在2.22至3.6这段时间的新增病例数据,与国内1.20-2.2时间段进行对比。


从图上可以看到,趋势的吻合度非常高。


如果按这个趋势,在当时国内的情况来看,属于疫情发展的前1/3时间段的水平。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但是这种对比仍然有一些方面不太一样:


1、 截止3.6,海外的检测能力和检测范围仍然有限,没有将实际病例体现出来;当时国内的检测进度在明显加快;


2、 由于1.23开始武汉封城,湖北也开始严控流入流出,极大减缓了传播;而海外的特点是疫情爆发的国家和城市非常分散,扩散的概率远高于当时的武汉;


3、 在封城之后,全国都进行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停工停产停学,几乎全民居家隔离;而海外的人群聚集没有任何明显的降低;


4、 宣传和人民意识上的差异大,国内可能会面对过度防疫的问题,这损失的是经济活动以及阶段性的活动自由,对抗疫绝对是有益处的;而海外为防止恐慌,在宣传和措施上,会出现防御不足的情况,西方人更在乎自由。


在国内的疫情爆发之后,几乎第一时间,所有的对比都是往SARS上靠。


那一次对中国而言痛太深,所以很快我们就按对抗SARS的超规格来安排所有的措施。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新冠病毒的传染力比SARS还要强得多。

反观特朗普的态度,一直是希望能够将新冠疫情流感化。


从对病毒的认知来讲,有中国大量的实际数据在,无论是传播还是致死率,这个时候还对新冠病毒的威力没有概念,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特朗普对疫情影响的弱化,唯一的考量必然是经济,全力对抗疫情必然会损失中期的经济前景,而经济是特朗普连任的最大筹码。

问题在于,新冠疫情真的只是一场大号流感么?


无论特朗普怎么怼世卫组织的致死率数据,事实上从各个年龄段来看,都是远远超过流感无数倍,尤其是对60岁以上人群。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面对新冠疫情的爆发,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漠视它。


从目前控制疫情比较成功的国家来看,未来疫情的发展基本取决于三个要素:


1、 对于疫情的容忍度,采取强力控制措施的时间,处于疫情发展的哪个阶段,决定控制的路径;


2、 采取对抗疫情措施的度,决定控制下来的周期;


3、 气温对病毒的控制能力有多强,决定是否能自然下降。


对于第一点容忍度问题,美欧国家目前展示出来的共性是,哪里出问题控制哪里,基本属于区域针对性防控。


可是这种措施在面对新冠疫情时有一个巨大的漏洞,新冠病毒的潜伏期非常长,国内已经出现过超过24天才出现症状的个例。


如果是出问题之后再去防治,那么在某一个周期后出现多地同时爆发的可能性相当高。


换句话说,因为做不到中国防患于未然的强力控制,美欧国家实际爆发的区域可能要远多于中国。


“3月3日,在美国举行的应对新冠疫情专题听证会上,问答环节中专家表示:27%的美国人经济上无法承受两周在家隔离、没有工资不工作,美国也没有带病休假照付工资的法律。”

再看对抗疫情采取措施的度,目前在国内的情况,基本上大家有很强的共识,对抗新冠疫情,“防”要大于“治”。


大量的轻症患者可以自愈,治疗压力集中在重症患者上,但是由于传染力强、潜伏期长,真正有效的办法只有一个:隔离。


出现疫情地区的人员居家隔离,轻症患者集中隔离。


这就要求当地居民能够完全服从和执行居家隔离,并且政府能够有能力采取类似方舱医院的模式集中隔离轻症患者。


恰好这两点都不是西方国家的强项(全世界还能找出可以10多亿人呆在家的地方么),真正控制下来需要的周期可能比国内的2个月要长得多。

如果海外的疫情正常控制下来的周期,超过了2个月,大部分地区气温就开始明显转暖,温度能否杀灭控制病毒,就成了关键。


虽然没有任何明确的医学证据表明,新冠肺炎跟SARS一样会受到气温的影响。


但是看看下面全世界平均气温地图和当前新冠疫情地图对比,还是可以大概得出一个结论。


相对高温区域疫情状况要好一些,现在疫情较严重的地区都集中在北半球。

从定性的角度有两点可以说明,中国南边的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家,跟国内的人口流动数量相当,但受本次疫情的影响都较小;而从新加坡出现疫情之后,在佛系管理的基础上,也没有出现大的流行。


真正的证据还依赖科学家去发现,但从前面的分析上看,等到5月之后疫情自然消失,是目前看得到的最好前景了。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回到经济的问题,在评估实际的影响之前,从当前疫情严重地区(除伊朗外)的GDP占世界比重,可以大概有一个概念,是一个什么样的量级。


除开中国外的海外国家,就已经占到了全世界GDP的接近45%水平,按标普的预测,2020年日本GDP将因疫情减少0.5%,而韩国GDP增长将减少1%。


如果全球GDP经济增长因疫情而减少了1%水平,将是近代历史上,任何其他流行病的影响无法比拟的。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对美国和欧洲而言,这一次疫情对经济的压力,还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与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对比,在超量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之下,美欧都经历了持续的恢复期。


可以说从半山腰摔一跤,还能有余力接着爬。


而这一次,很可能在疫情之前,已经处于经济的山顶,本来就在非常脆弱的状态。

美国的失业率持续十年下滑,已经接近充分就业。


在特朗普的减税刺激下,美国经济处于顶峰的概率很大。


这也是美国国债收益率3个月和十年期倒挂的源头,市场不相信未来还会更好。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判断景气度的重要指标,处于巅峰状态的信心,一旦因为疫情的影响,失业率开始上升,消费者信心也会迅速下滑。


美国是没法像我们一样,出台各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兜底措施的。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同样处于巅峰状态的还有这一次暴跌之前的美欧股市。


纳斯达克指数直到2月19日还在创历史新高,市场在过去几年里都处于不断自我强化的逻辑中,这一次的逆转,反应剧烈是很合理的。


可以理解在快速下跌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对未来公司前景的预期调整,另一方面,也是对于估值中情绪的部分,开始挤压式的估值回归。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如果评估美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可以参考国内的数据,中国1-2月份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9.6%,其中出口下降了15.9%,进口同比下降2.4%。


按美国2018年进出口数据,以3-4月10%左右下滑来估算,总的进出口额将减少400亿美元左右。

而对欧洲的经济影响则需要考虑到他们的特点,就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很高。


2018年意大利服务业占GDP比重为66.34%,德国、法国、英国的服务业占比也都在70%左右,相比而言,中国服务业占比仅略高于50%。


不考虑未来更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现在对服务业的影响已经非常显著,因此整体经济受到打击的程度可能会更高于美国。


从MSCI发达国家的分行业指数上,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对受影响行业的预期。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在疫情过去之后,毫无疑问,几乎所有受影响的国家都会采取刺激措施,来抵消负面影响,问题是,手上还有没有牌可以打。


从货币政策看,利率有没有空间是很直观看得到的,而财政政策,就看政府的杠杆率水平如何了。


不同国家可以采取的刺激空间差距非常大,这也是当前中国资产最具吸引力的点。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从美国的数据看,无论政府部门,还是企业部门(非金融),杠杆率都处于历史高点,如果经济下滑,下一波刺激还有余力加杠杆么?


起码空间比2001年和2008年要小得多。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前所未有


结语:如果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能够被界定为一次性冲击,在美股下跌到位,也就是在疫情高峰之前将是很好的买入机会,全球资产可能会因为其后的宽松政策环境,而开启新的上涨趋势。


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新冠疫情能否在两个月之内获得很好的控制,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仍然处于恐慌发酵过程中。


而疫情过去之后,如果因为缺乏有效的刺激手段,导致大批企业因此倒闭,那经济恢复的周期要长得多,而这也会因为外需减少,影响到国内经济的恢复周期,而这样的预期,看上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