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议休不受鱼”—君子的个人修养

孔子认为,君子要提高自我修养,就应该用“戒、畏、思”这几项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他说: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公议休不受鱼”—君子的个人修养

他提出了君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主张君子在修身的时候,要遵循三个规则: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依据君子修身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做了规定,而且特别强调要严格要求自己。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了“公议休不受鱼”的故事:

春秋时,鲁国相国公议休很喜欢吃鱼,于是,很多人就送鱼给他,但他一概谢绝。他的学生问他原因,他说:

“如果我收了鱼,为报答他就必然要满足他提出的要求,甚至作出违法的事……最终会把自己的官职丢了,那就更吃不到鱼了,因而我拒绝别人赠给我的鱼。”

由此可见,严格要求自己,不但能够提高个人的修养,还有利于治理国家。

“公议休不受鱼”—君子的个人修养

墨子也十分赞成克己,他认为,看到修行不高的人,应该给予劝导,而不是讥讽和嘲笑,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给别人树立榜样。

很多墨家子弟都严格的遵守这一要求,在春秋战国时期,墨者的修行是最为世人称道的。墨家严格要求自己的这种主张,即使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

一种道德要养成习惯,首先应该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如此,应该从细节上开始,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比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果壳、说脏话等等之类。看起来无关大局,其实就是在这些小事上,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因此,我们应该从小事开始,严格要求自己。

修身还应该做到内省,这是对自我内心的反省。

墨家的这种内省法,与儒家的“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对自己的品德修养,十分强调“慎独”。

一个人在大众面前,可能会有意识的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体现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是他独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内心的真实才会暴露无遗,因而,各家都主张“内省”,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修身方法。

“公议休不受鱼”—君子的个人修养

儒家也十分重视“自省”、“省察克治”之类的修行,孔子曾说:

“吾未能见其内自讼者也”。

意思是说很少有人在内心里,依据道德的标准对自己进行审判。由此可见,内省对于君子修身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我们很容易指出别人的缺点,而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因此就应该做到“见不贤内自省”,通过别人言行上的失误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并改正自己的缺陷。

古今中外,大凡那些取得成就的人,无不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也正是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成就了他们事业上的辉煌。

彭德怀就是这样一个代表。彭德怀在生活上处处为战士着想,同时又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愿意接受别人对他的特别照顾。他曾经提出了“一个月一省我身”的建议。他说: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子做了没做,我不知道,但这话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共产党人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比古人高明得多,能不能一星期一省我身?一个月一省我身?我一个月总是要抽出半天一省我身,想一想自己对党对人民对革命应尽的责任尽到没有?有什么缺点错误?怎么克服?”

克己内省就是对我们心性修养的要求,就是要求我们敢于面对自己内心自私、阴暗的角落,敢于改正自我修养上的缺陷,在严格要求自己的修养过程中,逐渐完美自己的道德修养。

“公议休不受鱼”—君子的个人修养

克己内省是君子修身最难做到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因而应该首先培养自己的这种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