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傳統文化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作為傳統文化之一的俗語文化,因其語言的質樸且意義深遠,深受我國農村地區的老百姓喜歡。在學習俗語文化時,許多人把它當作俏皮話,聽完後一笑而過,完全沒有將其吸收進腦子中,因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多走了許多彎路。所以,大家在學習俗語時,一定要認真體會其含義。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時間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即使你特別富裕,也不能夠做到讓時間停止,這就是所謂的“時間不等人”。老人們常以“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老話來勸誡我們要珍惜時間,莫要讓時間白白流逝。在現代,人們將一天劃為24個小時,8個小時用來休息,8個小時用來工作與學習,剩下的8個小時便是你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時間也是人與人之間,拉開差距的根本原因。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古代人與現代人的計時方式不一樣,他們不劃分小時,而是以時辰為單位,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除此之外,古人還將夜晚與白天區分開,並以“五更”來表示夜晚。農村老一輩人的口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句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它包含了前文中所提到的“五更”,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五更說的又是什麼呢?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一更人:所謂“一更”指的是現在的晚上七點到九點。在這個時間段,大多數人都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並回到家中,與家人一同享用幸福的晚餐。對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古人而言,這是他們一天中難得的休息時間。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一家子人圍坐在餐桌旁,大人麼互相分享今日的見聞,傾吐各自的煩惱,安慰彼此的心靈,小孩子則是坐在一旁,安心地完成功課。在這個溫馨的家庭氛圍之中,心中的煩惱與陰霾,都會被一掃而空,因而人們將這個時間段的人稱為“一更人”。

二更火:所謂“二更”指的是現在的晚上九點到十一點。在這個時間段,沒有什麼休閒方式的古人,只能乖乖地躺在床上,慢慢地進入夢鄉。那時候沒有電燈的照明,人們只能靠著蠟燭,散發出的微弱光芒。隨著夜幕降臨,蠟燭也被吹滅,漫長的黑夜就此開始,因而人們將這個時間段稱為“二更火”。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關於“二更火”的由來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提醒人們在睡覺前,一定要確保火已熄滅,所以更夫在打更的時候會說:“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三更鬼:所謂“三更”指的是現在的晚上十一點到一點。在古人看來,這個時間段是陰氣最重的時刻。這個時間段還在街上行路的人,最容易遇上怪事,現代人經常接觸的志怪小說《聊齋志異》中,許多有關鬼怪的故事都發生於三更天。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經過說書先生的傳播,人們便約定俗成地將三更天,定義成鬼魂遊蕩出沒的時間段,因而人們稱“三更鬼”。

四更賊:所謂“四更”指的是凌晨一點到三點,這時候的人們正處於深度睡眠中,若是不發出很大的聲響或動靜,他們便很難被吵醒,這就給予了小偷作案時間,因而人們稱“四更賊”。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關於“四更賊”的由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這和戰爭有關。偷襲是戰爭中常見的手段之一,據說人們一般都會選擇在四更天的時候,夜襲敵方的營寨,因為這時候的防守最為鬆懈。

五更雞:“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少年讀書時”,所謂“五更”指的便是凌晨三點到五點。沒有鬧鐘的古人,除了依靠強大的生物鐘起床之外,還得依靠公雞打鳴,因而便有了“五更雞”這一說法。

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都是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