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女生、女神……這些詞是怎麼變味的?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

英語International Women's Day,法語Journée internationale des femmes。

這裡,先祝諸位女士、女子、女郎、女性朋友們,節日快樂。

——嗯,我也有點把不準,該怎麼稱呼。

頭幾年吧,有聲音反對“婦女”這說法。之後,我看到過,有提議改成女神節、女王節、女生節。

細想,好像哪裡不太對。

尤其是,對語言敏感一點的話,會覺得,好像哪個詞都不夠準確。如果直接叫女性節,又有點……生硬?

我小時候,婦女這個詞,不太出現在口語裡。誰如果稱呼別人“這位婦女”,覺得不是很禮貌。似乎婦女這個詞,更多出現在書面文字、廣播喇叭裡。比如我在外婆以前待過的廠裡,聽到喇叭說,“婦女同志們請到第二食堂集合。”

所以婦女這個詞很中性,很對路,但我理解為什麼許多女性朋友不喜歡這詞:

因為語境的緣故,現在說到婦女,至少我自己,總會想到雙職工家庭勞動婦女的形象。

使用的語境,是會改變詞意味的吧?

女子,這個詞在金庸小說裡挺常見。沒啥感情色彩。但在現代口語裡用起來,常有隔了一層之感。

好好說著話,“剛才遇到的那位女子”,總有些出戏;得說成“適才/方才那位女子”,感覺就好一些。

大概女子這個詞,偏書面,不口語,且偏古,日常生活裡用來,也不大對吧?

女人,這個詞如果不在討論兩性的書面用,就會覺得失之禮貌。“女人,請把那個碗遞給我”,大有頤指氣使的味道。“女人,你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霸道總裁的口吻。

小姐這個詞,很早就不好用了。1990年代的喜劇作品裡,就常有類似橋段。男:“小姐……”女:“說誰小姐呢?你才小姐呢!”說來說去,還是被某個職業,把這詞攪變味了。

明清小說裡稱娘子、小娘子,現在當然也不能用了。

還是小孩子比較方便:對陌生女性稱姐姐、阿姨、奶奶,都顯得親暱。

成年之後就麻煩了。姐姐不能叫,把人叫老了;阿姨這詞,更容易招恨。也不能隨便叫人妹妹,那是輕薄無行。

互聯網初期時,有人稱美眉,現在再叫,那就土得掉渣了。

我有天津朋友說,管人叫姐姐(讀成類似於戒節),人家不會惱,錯不了。

現在網上叫人小姐姐,好像也不錯。姐姐表尊敬,小姐姐又顯親暱又捧人年輕,嗯。

我一度覺得,稱“姑娘”挺方便的。這不江湖少俠看見女孩子,稱一聲姑娘,不遠不近不親不疏,人家也不會瞪眼豎眉把你當田伯光追著砍。

但我一位北京的女性朋友說,她們女孩子圈子裡,互相稱姑娘,甚至自己稱姑娘,挺好,有種女生宿舍的親近感;男人稱姑娘,總有種老大爺問路的感覺。

唉。

世紀之交,街上搞促銷的,很流行稱呼“美女”“帥哥”。於是這兩個詞也很快用濫了。

最初這兩個詞是夸人的,現在擱大街上,誰叫你一聲“美女”、“帥哥”,估計也不太會有人引以為榮吧?

女孩子和女生這兩個詞,我小時候看書時,還有專指:前者基本就是女童,後者基本是女學生。

後來我年紀稍長,發現女孩子這個詞類似於英語girl,範圍變寬了,一度可以覆蓋一切未婚女子。

女生這個更寬了,尤其在海峽對岸。早年有個相親節目叫《非常男女》,我媽愛看,我有時也聽一耳朵,總看見三十多歲的男女對談,說“我們女生,你們男生”——我猜他們也不是學生了,大概,那邊就是習慣用男生女生,代指男人女人吧?

說起來,世紀之交時,因為徐懷鈺那首《我是女生》,導致我們那裡說起女生這個詞,總覺得是個臺腔少女,用類似於徐懷鈺(後來是林志玲)的口吻在說話。

您一定也發現了:

一個詞使用的語境、場合與意思,會對詞彙乃至群體本身,產生影響。

比如吧,女神這個詞。

在我小時候,女神這個漢語詞,真正璀璨堂皇。一百年前,還有詩人寫《女神之再生》:

“姐妹們,新造的葡萄酒漿,不能盛在那舊了的皮囊。

為容受你們的新熱、新光,我要去創造個新鮮的太陽!”

那時節,女神這個詞,帶著希臘神話式的崇高優雅色彩。哪怕在日語裡進入流行文化了——比如《女神的聖鬥士》,比如《女神異聞錄》(題外話:剛出來的P5R中文版,真值得再打一遍哦……)——也還沒那麼糟。

所以女神這個詞,什麼時候開始變味的呢?

大概是,跟高富帥這類,專門物化人群的詞,擱一塊久了之後,就慢慢變了?

大概,語言就是這樣:

為了社交的方便,為了細化對象,會慢慢地分化出來。

所以婦女、女子、女人、姑娘、小姐、女士、女神、女性、美女、小姐姐、姐姐、妹子、妹妹等等等等,對應了不同的語境。

越是細化,越是大量使用,就越會強化某個詞的意味。

想來,詞被細化和濫用,許多是因為商業話術,比如沿街促銷的都要喊“美女帥哥”,類似於有段時候,出租車司機都要喊“老闆”。

也有些詞,純粹是小圈子黑話,意思完全扭曲之後,再推廣到大眾使用。

大概,越是不同圈子,對同一個詞,越會有不同的看法。

即,婦女、女子、女人、姑娘、小姐、女士、女郎、女神、女性、美女、小姐姐、姐姐、妹子、妹妹這些詞,只所以會帶出不同的意味,是因為有那麼多不同的語境和訴求,在將這些詞的意味定型。

越是在詞彙上推陳出新地玩花樣耍俏、將對象細分、將圈子割裂,群體就被越來越分裂。

於是,當今天這個節日來臨時,需要一個詞來(禮貌地)總括女性群體時,總好像哪個詞都不是很對了。

我個人覺得,其實把今天的節日直接叫做“女節”,也挺好。

但因為現代漢語口語裡,習慣說雙音節詞,所以大家也總是在找一個雙語詞,來給節日做前綴。

說來說去,也無非這個意思:

當我們為婦女節這個稱呼糾結時,覺得女神啦女王啦婦女啦這些詞被用變了味的時候,可以稍微琢磨下。

本來,許多所謂新詞流行詞,就是作為商業話術(滿街叫美女帥哥的人們)或小圈子玩梗(高富帥女神之類的搭配)起來,然後慢慢變味的。

有太多新詞本身毫無意義,用了就濫,濫到終於沒法再用。

比如“我和我的小夥伴”,比如“蠻拼的”,比如“藍瘦香菇”。

大量濫用,除了一時的新鮮感外,也就是讓這些詞變得讓人不再想用,讓我們的日常詞彙被汙染。

我們要尊重女性,也包括尊重其他任何群體,就可以考慮這麼開始:

如果可以,儘量少用亂七八糟意思扭曲物化女性或其他群體的商業話術或黑話新詞。

更簡單一點:

好好說話。

不然,真有一天,詞的意思都被汙染完了,我們連找個適當的詞來表情達意,都沒法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