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巴金,只能細品

  如果不是專題閱讀,我可能與巴金失之交臂了。對於巴金,我認為需要“細品”。


百年巴金,只能細品


  巴金其人。
  一團熾烈的火可以引人注目、引人靠近,一片燦爛的雲能夠令人駐足、供人觀賞,一座巍峨的山足以讓人心馳神往、仰視膜拜。巴金,就是這樣的一團火、一片雲、一座山。
  他走過了一百零一個春秋,參與、見證、記錄了一個世紀的風雲變幻;他一生筆耕不輟,榮譽無數,在中國20世紀文學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他從探索人生出發走上文學道路,又在浩瀚的文字中感悟人生,讓人觸摸到一個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心靈;他集滄桑與青春、偉大與謙遜、厚重與清澈、寬容與嚴苛諸因素於一身……


  巴金其事。
  作為寫書人,巴金一生著述頗豐、著作等身;作為讀書人,巴金一生都把買書、藏書作為“最為重要的事”;當需要考慮“身後事”時,他把自己的珍藏全都捐了出去……
  “其實我自己也不需要多少錢,不過來北平一趟總得買點東西帶回去送人,我自己也想買幾本書。”“這次買書較少,已寄了幾包回去,大概還有幾包。”這是巴金與蕭珊通信中提到的關於買書的記載,口稱“較少”,竟是“幾包”!


  “巴金同志:你贈給我館的第一批外文書刊619冊,謹已收到……十分名貴和難得……特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謝。北京圖書館1981年11月25日。” 巴金總共捐贈了多少書,沒有人作過統計,連其家人也說不清楚。


  巴金其文。
  有道是“文如其人”,巴金先生不同歷史時期的作品,既向我們傳遞著歷史的信息,也向我們敞開了他的胸懷,讓我們感覺到了他的心跳。以大家熟知的《海上的日出》為例,我們不但記住了文中對日出之前天空色彩多種變化的精彩描寫、“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使勁兒向上升”等形象描述,還感受到了作者觀察力之強、之敏,及其語言表達能力之與眾不同,並體會到了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一百零一年的風風雨雨,一百零一年的是是非非,一百零一年的恩恩怨怨,百年巴金,很難用文字寫全、寫清、寫真,百年巴金,只能細品。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