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1981年峨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被称为是一部“以男女之情写社会变迁”的电影,通过在一个偏僻山村所发生的不幸爱情和婚姻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影片改编自张弦的同名小说,这部小说获得了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当时,全国的电影制片厂都虎视眈眈地等着获奖名单的公布,希望从中寻觅到自己心仪的作品,结果,同期获奖的张贤亮的《灵与肉》被上影厂拍成了《牧马人》,李斌奎的《天山深处的“大兵”》被八一厂拍成了《天山行》,锦云和王毅的《笨人王老大》被北影厂抢走,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被潇湘厂揽入怀中,峨影厂厂长袁小平在第四届文代会召开期间找到张弦,要到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演职人员集体照,第二排中为张其和李亚林

那时候,22大明星之一的李亚林从长影调入峨影已有5年之久,作为导演后备人才尚未拍过一部电影。袁小平将执导《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重任交给了他和老导演张其,李亚林之前在张其导演的《孔雀飞来阿佤山》中担任主角,两人合作默契。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最先定下的演员是李亚林的夫人贺小书,由她饰演母亲菱花。贺小书当时已经48岁,而片中需要她从20岁演到50岁,经过两次试妆和试镜,她的年轻时代扮相不够理想。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恰好当时长影厂的《最后八个人》在上映,李亚林发现里面的许瑞萍像极了年轻时的贺小书,于是决定另聘许瑞萍饰演青年菱花。由于两人长得太像,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这个角色是贺小书一个人演的,所以说,贺小书最终能凭该片获得第2届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其中也有许瑞萍的一份功劳。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找杨海莲来演存妮是做了很大一番工作的,杨海莲是从电影《海霞》中走出来的北影厂新星,之前演的都是些根正苗红的角色。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但在这部电影里,她不仅是一个爱情悲剧人物,而且还有裸露镜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杨海莲还是接受了这个角色。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影片的女一号荒妹是存妮的妹妹,李亚林和张其几乎跑遍了全国的艺术院校,最终在北京电影学院发现了正在读大二的沈丹萍。沈丹萍之前在处女作《百合花》里演的就是农村少女,自己觉得很不理想,所以对于这个机会也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但李亚林却很欣赏这个身材瘦削、眼睛大大、气质忧郁的女孩,执意要让她饰演荒妹。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张弦根据他在安徽农村下放时的所见所闻创作的,但在选择拍摄地时,峨影厂领导认为应该在四川拍,所以把外景地选择在了离成都市区只有70余公里的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如今这里还能找片中荒妹挑水的那块池塘。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拍的是荒妹摘野花去坟地祭奠姐姐,结果拍完之后,所有的演职人员都来找导演要求换掉沈丹萍,认为她太不像农村人,演戏的感觉也不对,扫墓就像是逛公园。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虽然李亚林对沈丹萍充满信心,坚持不换人,但沈丹萍自己已经打起了退堂鼓。恰好在片中饰演英娣的杨秋复一心想演荒妹,她来自东北的一个话剧团,最初也是作为荒妹的演员人选招进组的,她特别有自信能演好荒妹。在她的怂恿下,沈丹萍主动找到李亚林,要求跟杨秋复换角色,自己宁愿演一个配角,但李亚林坚决不同意,反倒给沈丹萍布置了一系列体验生活的任务,要求她学习如何挑水、如何砍柴,干各种农村的体力劳动,尽快地进入角色。


沈丹萍差点没演成《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的荒妹

功夫不负有心人,沈丹萍坚持到了最后,抱病完成了这个角色,在剧组的庆功会上,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荒妹这个角色也让年仅20岁的她从此走红影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