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有我 湖南鐵路科技職院入黨積極分子盡顯“鋒”範

紅網時刻通訊員 唐文婷 龍芷瑤 馮玉海 長沙報道

3月5日23時30分,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鐵道機車1808班的姜文彪結束了一天15個小時的志願者工作,回到家中匆匆洗了個熱水澡,倒頭便睡……

抗疫有我 湖南铁路科技职院入党积极分子尽显“锋”范

姜文彪為出入人員測量體溫。

“請讓我為您測量體溫。”“請您下車進行出入人員登記。”“請您拿好相關證件,以防弄丟。”這是姜文彪自大年初十報名志願者以來每天重複無數次的話語。來自湖南省湘潭市的姜文彪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他成為了湘潭市杉山社區年紀最小的一名抗疫志願者。

雖然自己是志願者中最年輕的,但他的工作任務絕不是最小的,播報員、守門員、訪查員,姜文彪把村裡志願崗位體驗了個遍。他每天早上七點便會用村裡的大喇叭為大家播報當天的疫情情況;同時,他還積極參與村內疫情防控宣傳,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對出入社區人員的身體狀況進行排查並做好登記,協助村幹部對外地返鄉人員做好摸排和體溫檢測登記工作,一天下來,工作時間甚至長達15個小時。

姜文彪的爺爺今年75歲,是一位有著32年黨齡的老黨員。當爺爺瞭解到社區物資缺乏的情況後,他把自己辛苦耕種的幾塊地的全部收成捐贈給了社區。白天姜文彪在村口幫助出入人員測體溫,晚上就同爺爺在社區裡分發蔬菜,雖然爺爺每次都累得氣喘吁吁,但爺爺的勁頭卻絲毫不減:“彪伢子,你爺爺我是個共產黨員,現在疫情緊急,爺爺老了,不能奔赴在最前線,但是力所能及的事情,爺爺必須要做!”

他的舅舅龔敬曼是響水鄉馮家村黨總支書記,1月24日,農曆除夕,晚上8點,馮家村召開緊急會議,不少人從年夜飯桌上匆匆趕過來。“這次疫情來勢很猛,保護村民的生命安全就是我們的責任,從現在開始,支村兩委全員上陣,全力以赴,一定要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龔敬曼說。為了更加準確地掌握村民的具體情況,龔敬曼帶著村衛生室醫生熊威,上戶與村民溝通,檢查他們的身體情況,瞭解家庭日常生活用品是否充足,叮囑其做好居家隔離和日常消毒。

姜文彪的姐夫楊維也是他的榜樣,今年25歲的楊維於2015年在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現在是廣鐵集團長沙機務段長武一隊的一名機車乘務員。疫情當前,他堅持在長沙至武昌間往返值乘。深入疫情一線地區行駛,楊維沒有退縮。他說:“在大災大難面前,是我們90後黨員扛起責任的時候了。在這個關鍵時刻能夠深入一線,為武漢人民拉物資,保障京廣線的暢通,我覺得自豪。”言傳身教是姜文彪成長的土壤,是家人的言行教會了他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家國。

“一句感謝、一個微笑,僅是他人一個小小的舉動都會讓我一天都正能量滿滿。”每天清早起來站在路口,迎著寒風,即使手上長凍瘡也毫不畏懼,就算沒有車輛和行人他也將肩背挺得筆直。在姜文彪和其他志願者的通力配合下,杉山社區從當初發現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之後一直呈現零增長狀態。

像姜文彪這樣投身於抗疫防疫工作的新時代青年還有很多,他們面對疫情,沒有臨陣退縮,沒有置身事外,而是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擔當,用血肉身軀構建了眾人及社區門前的一道戰“疫”屏障。從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青年人的勇敢與擔當,看到了愛國與奮鬥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圓滿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完成好每一項任務,履行好每一份責任。雖默默無聞,但始終用愛和責任堅守,他們每一個個體匯聚而成的光芒,終將驅散籠罩在我們心頭的陰霾,照亮遠方前行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