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街鼠到漠北虎,不完美的將領,偉大的勝利

西漢有一位名叫東方朔的大智者,他說過一句話,“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

。”世界上或許真有這樣一種人,平日裡飛揚跋扈,大金鍊子小金錶,各種囂張各種浪,走在大街上沒人敢惹,只能在心裡喊打。

這種過街老鼠式的人物,無疑算是一個壞了一鍋湯的老鼠。誰見了都會頭疼。

但在現代人看來,這個世界沒有廢材,只有沒有放對位置的人才。有些人,就是這樣的人才。

他的名字叫竇憲,一個紈絝子弟,人見人怕的混混,創造了和霍去病齊名的偉大功績。

勒石燕然!

從過街鼠到漠北虎,不完美的將領,偉大的勝利

東漢初年疆域

北匈奴的短暫雄起和迅速沒落

故事還要從王莽時代開始說起。在王莽時代之前,經過西漢二百年的恩威並施,匈奴總算是垮掉了。只可惜,被戲稱為“穿越者”的王莽大人,一陣神操作,又把匈奴養的很肥,於是匈奴對於中原王朝的威脅,持續到了東漢時期。

東漢初年,在歷史上雖然有光武中興的美名,但國內一堆爛攤子無法處理,對於匈奴問題,一再的退讓,以至於“匈奴轉盛,抄暴日增。”

東漢初年,對於匈奴問題,持兩種態度。對於南匈奴,東漢王朝竭力拉攏,並且讓南匈奴作為尖兵,成為了抵禦北匈奴的屏障。對於北匈奴,則表現出隱忍的一面。

南北匈奴對立,從地理位置角度來說,南匈奴獲得了陰山以南的肥美草場,再加上漢王朝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雖然實力未必能很強,但比較富庶。

至於北匈奴,在漢書匈奴傳中,有這樣的記載:漠北氣候乾旱少雨,牧草難以勝仗,而且多戈壁沙漠。從地形上看,缺少足夠的掩護。總之一句話,不適合人類居住

因此從地理位置看,北匈奴更加渴望戰爭,尤其是對於漢王朝的戰爭。

邊關持續緊張,這種緊張狀態持續了一直持續到光武帝在位的第二十二年。這一年,匈奴發生了兩件事,第一件事,連死兩個單于。第二件事,鬧了一場蟲災。這場蟲災時間很長,所到之處,百草枯槁,沒有了草,牛羊死亡大半,匈奴的支柱經濟遭到重創。

北匈奴所處地理位置,已然不好,再加上一場連續性的天災。東漢王朝並沒有費太多力氣,北匈奴已經衰弱。有人說劉秀是個開掛的皇帝,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說,的確有點開掛嫌疑。

不管劉秀開沒開掛,天災徹底讓匈奴沒了脾氣。偏偏在這個時候,匈奴四面受敵,北邊被丁令攻擊,南邊被南匈奴進攻,西邊鮮卑崛起,東邊烏桓也要分一羹。四面受敵讓北匈奴元氣大傷。

北匈奴自顧不暇,東漢王朝已經完成光武中興的任務,並且經歷了明章之治的鞏固。國力達到巔峰狀態。

更大的利好消息接連傳來,在漢章帝章和元年,鮮卑大破北匈奴,殺了北匈奴優留單于。鮮卑的這次軍事行動,帶來了一連串連鎖反應:

單于死了,北方陷入混亂之中,接著,一些北匈奴手下的部落,開始向漢朝尋求保護,前後投降的人數,超過二十萬人。

軍事失利再加上二十萬人口的流失,北匈奴已經沒有了掙扎叫囂的資本。

從過街鼠到漠北虎,不完美的將領,偉大的勝利

竇憲破北匈奴

紈絝子弟,在洛陽城的“鼠”

北匈奴天災人禍內憂外患,東漢內部,已經出現了一片歌舞昇平的繁榮景象。竇憲就生活在這一片繁榮之中。

竇憲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門閥子弟,他的祖父竇融,是東漢開國元勳。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到了竇憲這一代,其實也就那麼回事。他年幼早孤,沒有人管教的竇憲,開始浪蕩不羈,成了一個大混混。

漢章帝建初二年,事情發生改觀,他的妹妹成了漢章帝的皇后,這一下,竇憲一瞬間翻身,拜憲為郎,稍遷侍中、虎賁中郎將;弟篤,為黃門侍郎。兄弟親倖,並侍宮省,賞賜累積,寵貴日盛,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

竇家再次恢復榮光,本來就比較渾的竇憲,更加有恃無恐,甚至敢搶公主的宅院。

對於竇家,皇帝礙於皇后的情面,並沒有太多發作,只是說了一句相當有水平的話:國家棄憲如孤皺腐鼠耳。

這句話,就算是竇憲再犯渾,也能掂量輕重。只可惜,竇憲這個人,實在是太能惹事。史料評價竇憲的性格:憲性果急,睚眥之怨莫不報復。

這樣的性格,竇憲一次兩次聽話,根本不可能次次聽話。但竇憲浪大了,做了一件足以掉腦袋的事情。刺殺皇親國戚,嫁禍他人。

而這次刺殺原因,更加可笑,只是因為竇憲不喜歡劉暢,如此而已。

差點捅破天的竇憲,卻再次轉運,這時候,漢朝已經是漢和帝,而當年的皇后,升級為太后。於是,竇憲被關在後宮,開始面壁思過。殺皇親國戚只受到了面壁思過的處罰,竇家可謂萬人之上了。

從過街鼠到漠北虎,不完美的將領,偉大的勝利

燕然勒石拓本

由鼠變虎,揚威北匈奴

竇憲實在是太能惹禍,捅得簍子一個比一個大。幾乎成了人見人厭的過街老鼠。

對此竇憲相當有自知之明,他也開始尋思,在洛陽,自己權傾朝野,可是到底還是沾了外戚的光,他需要做一些大事情,來證明自己。這時候,他的目光看向北邊的匈奴。

這時候的匈奴,已經衰弱不堪。滅亡之時時間的問題,竇憲需要送他們一程。

得知這麼個愣頭青加刺兒頭,可以主動要求北伐匈奴,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漢和帝也很高興,以最高的規格,和最強的隊伍交給竇憲。

會南單于請兵北伐,乃拜憲車騎將軍,金印紫綬,官屬依司空,以執金吾耿秉為副,發北軍五校、黎陽、雍營、緣邊十二郡騎士,及羌胡兵出塞。

這是一支聯合國部隊,部隊的成分非常複雜,有從各地調撥過來的漢軍主力,有南匈奴主力,還有一些其他和北匈奴有仇的胡人主力。

當然,他們的分工也不相同,各不同屬,南匈奴獨立指揮自己的隊伍,竇憲同樣指揮著漢軍主力。

這是一場碾壓式的大戰役,卻沒有太多激烈之處。卻已經夠了,根據史料記載,這場軍事行動,斬首一萬三千多級,繳獲了牛羊等戰利品一百多萬頭,更重要的是,經過這場大戰,匈奴前後投降漢朝的,超過二十萬人。

這是一場足以和封狼居胥齊名的偉大戰役。我們或許認為,竇憲的斬首並不多,但意義卻很大,大量草原人歸降漢朝,讓匈奴失去了人口的根基。人口才是匈奴的命門。匈奴人口本來就少,當大量人口流失,這種創傷,不亞於一場巨大的天災。

竇憲自信到了極點,也應該這般自信,他登上了燕然山,頓時感覺到豪情萬丈,這一年式永元二年,公元90年,距霍去病封狼居胥,二百零九年。

鑠王師兮徵荒裔,剿兇虐兮截海外,敻其邈兮亙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載兮振萬世。

這是燕然勒石的辭賦。竇憲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竇憲的結局

英雄,並不一定有一個美滿的結局。其實,文章到了燕然勒石,已經可以結束了。但竇憲的故事沒有結束,幾年後,竇憲再次用兵,徹底解決了北匈奴的威脅。人生最高光的時刻過後,開始人生的轉折。

從竇憲的性格以及處事風格來看。他太過高調,太不知收斂。

如果僅僅是高調一些,囂張一些,或許並沒有什麼問題。但他卻出動了皇帝的逆鱗,結黨營私。

竇憲的營私,其實沒有想要謀反的意思。他只是渴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竇憲不是一個陰謀家,雖然有野心,卻懂得什麼叫忠誠。也許,性格真的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他太過高調了。於是,他就被打倒了。

以他的地位,以他的功勞,皇帝想要動他,並不容易,他想要取而代之,卻相當簡單。這時候的漢王朝,已經被門閥和外戚控制,皇帝也要看外戚和門閥的臉色。但終究,竇憲還是被賜死。一代名將,就此落幕。

“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史書最後為竇憲蓋棺定論。我覺得,這個結論還是很客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