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夜,漆黑如墨,萬籟無聲!在一座大山腳下的農戶裡,卻隱隱傳來小孩的歌聲,格外詭異。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好久好久的故事,是媽媽告訴我,在好深好深的夜裡會有虎姑婆。愛哭的孩子你不要哭,她會咬你的小耳朵。不睡的孩子趕快睡,她會咬你的小指頭。”這是兩個小姐姐在唱著歌謠哄年幼的弟弟入睡!她們卻不知道,在窗外正有一個人影緊緊窺視著一切,黑暗中她的眼睛散發著異樣光芒,嘴裡卻露出尖利的獠牙。

歌聲漸漸減弱,小弟弟也緩緩入了夢鄉,黑夜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突然,一陣“咚咚咚”的摳門聲再次打破了寂靜,兩個小姐姐都莫名的顫抖了一下,門外卻傳來一陣低沉的聲音“快開門,我是你們的姑婆”......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這是閩南流傳甚廣的民間故事——虎姑婆,而虎姑婆便是由老虎所變形的。老虎與閩南有著頗深的淵源,特別是在廈門,除了故事和童謠,在許多方面,兩者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01 閩南崇虎習俗

在閩南有很多與虎相關的習俗,甚至在民間信仰中,老虎成為了神明或者神明的附屬,土地公、大道公、財神爺等都有老虎相侍。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虎溪岩石虎

在廈門同安,有許多宮廟裡都供奉著“虎爺”,如龍虎宮、妙建庵、北山廟等。在廈門一些地方,每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出巡隊伍中,坐在第一個轎子裡作為開路神的也是“虎爺”,其後才是哪吒和大道公,“虎爺”的威嚴也可見一斑。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閩南這種崇虎的習俗也體現在日常生活裡。在以前,許多廈門人的門框上都會雕刻虎頭,以鎮邪安宅,護佑平安。現在,也有不少地方仍延續著外婆給外孫縫製虎鞋、虎帽以保健康平安的傳統。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崇虎習俗在閩南很普遍,還形成了獨特的虎文化。在民間藝術中,有很多以虎為題材的創作作品,如木刻畫、石雕、泥塑等。而在廈門,有許多地方都是以虎來命名的。

02 虎山、虎路、虎洞

在廈門,有很多以虎命名的虎山、虎路、虎洞。廈門有22座虎山,最直觀的是虎頭山,分佈於島內外且超過5座,島內便有兩座,一是鷺江道附近的虎頭山,另一座是湖裡金尚路附近的虎頭山。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虎巷

以虎命名的道路也有17條,如虎園路、虎仔山路、虎嶼路等。這些路有些是因山名而衍生的,有些則與虎有關,如鼓浪嶼的虎巷,便是在因這裡曾打死老虎而命名。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殪虎記

在廈門有兩個著名虎洞,一個是虎溪巖的伏虎洞,這裡有絕妙的“虎溪夜月”勝景。另一個是萬石巖的打虎洞,曾存在過真正的老虎,附近石壁上還有“中華民國十四年十二月警察隊殪虎於此”的石刻。

03 虎患及打虎軼事

也許大家都會有疑問,為什麼廈門會與虎有如此多的淵源呢?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虎患”。早在明代嘉靖年間廈門便出現了虎患,在一些家族的族譜裡也都有虎患的記載。虎患之下,閩南人一度談虎色變,人們畏虎懼虎,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對虎的崇拜,也形成了這些虎文化和習俗。

廈門虎屬華南虎,出自廈門港對岸的南太武山,它們出沒於市區,不僅叼走豬羊等家畜,還獵食小孩、襲擊村民,成了人們的大害。老虎害人,人們紛紛組織起來打虎滅虎,留下了許多的打虎事蹟。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1874年打虎隊

這是1874年拍攝的廈門打虎隊照片,隊伍由當地人和洋人構成,洋人使用的是火藥槍,而國人使用的還是木棒。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1916年被擊斃的虎

1916年4月16日傍晚,一隻老虎竄進鼓浪嶼巖仔腳永春路一條小巷被卡住,後被工部局的巡捕擊斃,這條小巷便是“虎巷”。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1925年12月14日上午,一隻老虎光天化日下蹲在萬石巖百花廳後不遠處的石頭上,被聞訊而來的警察擊斃,當時的警察局長楊遂在岩石寫上“中華民國十四年十二月,警察隊殪虎於此”。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1944年,佔領廈門的日本兵殺死兩頭老虎,並裝在卡車上游街示眾。

華南虎也稱“廈門虎”鷺島曾經虎患嚴重

上世紀50年代打虎隊

近現代的廈門,仍出現過許多次虎患,抗戰期間,虎患尤其嚴重。上世紀50、60年代,廈門仍可見虎的蹤影。而後,廈門虎的蹤跡才漸漸完全消失。

從習俗到地名、再到打虎,三者看似毫無關聯,卻都因為“虎”而串聯在了一起,並形成了廈門與虎的特殊關係。每一個習俗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會充滿新奇。你,是不是想更加了解廈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