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云到曹德旺,有担当的企业家都是为中国制造转型出力


从马云到曹德旺,有担当的企业家都是为中国制造转型出力

近日外媒报道,欧元区的制造业活动正在大幅萎缩。德国商业银行的专家表示:“欧元区制造业已陷入衰退。”美国制造业也陷于低迷之中。在全球性的挑战面前,中国的制造业可能更有优势,那就是和新技术结合在一起提质增效。

“玻璃大王”曹德旺曾多次对外表示,制造业是强国富民的基础。中国未来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力,制造企业一定要强。

他说:“福耀也在转型,企业的转型要素是什么?是从粗放型向经济型转型,产业升级是从功能型向智能型转型。”

前几天,马云在公开演讲中说:“制造业必须向服务业学习,服务业要有制造业的意识,线上企业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线下企业也没有落后企业,这个世界没有落后的企业,只有落后的你,只有不学习的你。”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怪环境不行的企业必然被淘汰,不愿意创新求变、担当责任的企业必然被淘汰!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困难,一些人开始对我们发展阶段中存在的短板灰心丧气,唱衰中国制造,甚至盲目地为“互联网和实体经济对立”的论调叫好。实际上,实体经济本来就是先进“智造业”加现代服务业。这种二元对立的看法,反而是忽视了制造业的新增量,人为的给制造业和技术的结合设置障碍。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就是一个数据的富矿。攀钢集团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与阿里云的“工业大脑”合作,在提钒、脱硫、转炉炼钢、精炼、连铸等炼钢流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一年就能省下400万公斤炼钢原料。海尔在园区里利用5G技术、增强现实、智能的机械设备,使模具的维修成本下降30%。

“智能制造”已经在农业、汽车、冶炼、光伏、消费品等多个行业开跑,中国制造超车的时机就在面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史炜曾经表示,上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时,中国的工业还没有承载信息技术的能力。而现在,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具备和现代通信技术直接对接的能力,这也是中国制造腾飞的新机遇。

只有学习的人才能面向未来,只有改变自己的人才有未来,只有为未来解决问题的企业才有希望。从马云到曹德旺,有担当的企业家都没空抱怨,而是为中国制造转型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