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上网课学生注意防范“红包返利”骗局

警惕!上网课学生注意防范“红包返利”骗局

警惕!上网课学生注意防范“红包返利”骗局

长沙市反电诈中心通大数据分析发现,最近一些骗子居然盯上了上网课的中小学生,不少中小学生已经上当受骗。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注意防范“红包返利”骗局!

2月底,家住湖南长沙县的女孩小雪用妈妈的手机看完网课视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名叫“XX粉丝后援团”的QQ群,喜欢追星的小雪随后加入群聊,发现群主正在组织“红包返利”的“游戏”。小雪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了对方QQ好友,开始参加“扫码转账返利”活动。在用其母亲的手机扫码支付300元后,对方以需要支付押金为由,让其继续扫码支付,并许诺小雪再扫码支付588元后,便可返还3888元。小雪在支付了588元之后,对方继续以各种理由拖延“返利”。

当得知小雪还是一名初中学生时,对方开始套取小雪妈妈的微信账号和支付密码,并登陆小雪妈妈的微信进行转账。在转账14次共计27700多元后,对方将小雪拉黑。小雪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告诉家长,小雪妈妈随后报警。

据了解,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长沙市反电诈中心已接收“红包返利”诈骗警情9起,其中7起受害人为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还不到12岁。由于未成年人防范意识弱,加上被骗以后不敢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导致错过拦截止付的黄金时间。

长沙市反电诈中心提醒:家长要妥善保护好自己和孩子的手机,不要将自己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透露给孩子;要引导孩子适度娱乐,不要长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提高防骗意识,不要乱点击网站链接,不要随意扫码转账。


警惕!警惕!

千万要小心!

已有多名学生被骗!


美滋滋等返利

不料却刷走父亲16万多元

警惕!上网课学生注意防范“红包返利”骗局

晋江的黄同学,在QQ群里看到做任意数额10倍返利的广告。黄同学自己手机里还有一些压岁钱,因此就分2次支付了500元给到对方提供的二维码,然后美滋滋地等着对方返5000。突然对方称必须扫码支付满10次才能返现,不然之前的钱也退不了了,这时候黄同学自己的账户已经没钱了,她就拿了她父亲的手机,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连续多次支付对方发来的二维码,直到当天晚上她的父亲洪先生查看手机短信时才发现,共计被骗了164500元。


深信返利

初中生被骗上千元

近一个月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接到了多起学生被骗的警情。


2月8日,南安溪美初一年级的洪同学也报警称被骗了1000多元,其在QQ里的一个网友给她发来一段信息,内容是平台商城推出返利活动,充值100元可返利500。第一次洪同学按对方要求转了100元过去,让对方兑现返利,对方称需要转三次才能返利,于是洪同学又再转了两次共计1050元过去,对方依然没有兑现,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民警介绍,此类骗局近期多瞄中了未成年人下手,一方面是因为未成年人在家期间经常会使用家长手机,因此很容易给骗子下手的机会,同时,由于未成年人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很容易听信他人言语,被步步诱导落入圈套。


民警提醒广大家长,要多多陪伴孩子,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同时,家长要设置相对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码,避免孩子不小心落入骗子的圈套。


警方提醒

青少年的防骗教育十分重要

↓↓↓

1 要让孩子们在潜意识中警惕任何网络上的陌生人,对网上所有主动接近的人打一个问号,心里嘀咕一下这人是不是要骗你,这样慢慢的形成风险意识。

2 同时,要树立孩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传达努力劳动才有回报,付出才会收获的正确理念。

3 此外,大人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莫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同时通过交流互动,告诉他们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以防恶意软件和木马病毒被强行安装,更不要盲目点击不知来源的链接以防进入钓鱼网站。


●请记住 ●

线上教育,不是把手机交给孩子就完事了,而是应该通过这样的契机,帮助孩子们完成互联网生活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在纷繁的网络世界里保持理性,既不冲动性消费“物质”,也不沉迷于“精神消费”,这将惠及孩子们一生。


警惕!上网课学生注意防范“红包返利”骗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