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色彩——葱绿(原创散文)


春之色彩——葱绿(原创散文)


昨天傍晚,我抵达村子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晚了。村子外围的柳树和榆树都笼着轻轻的烟雾,云彩青青,低沉而柔软地垂在旷野,好像要下雨的样子。村子里的春天才刚刚来,除了风变得柔软了一些,放眼望去,目光所及都是还没倒下的荒草,灰蒙蒙的,一点鲜明气息也没有。

母亲从河川地里回来,带了一捆葱。她把带着泥土的葱扔在廊檐上,我才注意到,葱已经长得那样嫩了,春天已经来了。

今天我用凉水洗了那捆葱。带着水滴的葱晶莹透亮,葱白如玉,葱叶鹅黄,窗外下着沥沥的春雨,午后厨房的时光聚焦到那一把葱上,春天的清新顿时盈室。

忽然一个词跳出来:葱绿。这个色彩真好看!绿,葱绿,是生命萌芽的色彩,是生命走向兴盛的色彩。这么好的词,是谁创造的呢?

似曾相识,想不出来。我一查找,出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宝玉听了,忙披上灰鼠袄子,出来一瞧,只见他三人被褥尚未叠起,大衣也未穿,那晴雯只穿葱绿苑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曹雪芹真是一个色彩学家,只有他,才能如此大胆地把色彩如此搭配。葱绿苑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鲜明、热烈、活泼、对比强烈、个性鲜明,这不就是晴雯么。十三四岁的少男少女,桃花盛开又带点寒气的三月,怡红快绿的青春,肆无忌惮的笑。


春之色彩——葱绿(原创散文)


晴雯的那抹葱绿一下子压住了她身上强烈的红。那抹葱绿与红的搭配,不正是曹雪芹所热烈赞美的青春和生命之美么。

曹氏在晚年穷困潦倒时,以生花妙笔和心中关于生命色彩的情感苦著“荒唐之言”,一部《红楼梦》的细节,竟然需要如此小心翼翼地阅读。

也许某一天,春天的午后,阳光朗照或者春雨沥沥,当你在厨房里静静洗完一把刚从复苏的土壤里挖撅出来的带着泥土和水珠的葱绿的时候,你会想起个性鲜明的桀骜的晴雯。

在平凡普通的世界,我们都小心翼翼地忙着自己的生活。晴雯的率性,才成了我们生命力灰色调的一抹个性葱绿,恰如这西北之春,灰暗和荒芜里,有一抹鲜明的不可遏制的绿。

葱绿,春天之色彩,土地上长出来的中国传统色彩名词。

背诵《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有两句写刘兰芝严妆之后的美:“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葱根如玉,朱丹如桃,桃花开灼灼,陌上人如玉。汉语之美,在于最平凡最普通的物上体现出强大无比的表现力,如穿着葱绿葱苑绸小袄的唱着青春之歌的晴雯,如有一双纤纤妙手的刘兰芝。


春之色彩——葱绿(原创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