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有變化?別擔心,教你科學看待這些數值

你肯定聽說過一項檢查叫做「腫瘤標記物」,這項檢查的結果中每一個標記物對應的是某些腫瘤。理論上講,如果標記物不正常的話,你就有可能會患這一系列腫瘤。

我也經常碰到一些清華的老教授,他們會把自己的某項腫瘤標記物做成圖表的形式,例如折線圖等等,來向大夫說明自己腫瘤標記物變化的規律。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有變化?別擔心,教你科學看待這些數值

但是也先別怕,在這裡我只想說,大部分腫瘤標記物,都並不值得我們這樣去看待。今天就跟大家來聊聊幾個靠譜的腫瘤標記物,以及科學看待腫瘤標記物的方式。

CEA

這是相對靠譜的一種腫瘤標記物,叫做癌胚抗原

主要是一種和腺癌關係更加密切的標記物,例如胃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等。它的敏感度一般,但是特異度相對比較高。

這是啥意思呢,就是說如果這個指標增高了,那麼就需要進行全身的檢查,來排除是否已經發生了癌症,或者癌前病變。我有幾個患者都是因為這項指標增高而去做了胃腸鏡,然後發現了不少息肉,切下來之後病理就報的腺瘤,而這些腺瘤是有可能在未來發展成為腺癌的。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有變化?別擔心,教你科學看待這些數值

PSA

這個就是所謂的前列腺相關抗原

在癌症篩查中,這不僅是一項非常準確的腫瘤標記物,更是一項與治療療效密切相關的標記物。在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PSA是可以對治療效果進行監測並且進行治療方案調整的,非常準確。

這項指標之所以準確,也是因為PSA幾乎只由前列腺組織以及前列腺癌組織分泌,人體其他組織並不分泌,因此指導的效果是最為精準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有變化?別擔心,教你科學看待這些數值

AFP

這是甲胎蛋白,也是肝癌相關的指標

如果甲胎蛋白升高,患者既往又有肝炎肝硬化病史的話,那麼一定要去做腹部的B超或者CT來明確是否存在肝癌。當然APF也不止能反映肝癌,一些縱隔腫瘤偶爾也會使它升高。而AFP的特異性,比起CEA和PSA來說還是差遠了。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有變化?別擔心,教你科學看待這些數值

CA125,CA19-9等

這一系列CA+數字的組合其實是臨床上最常見,也是最鬧心的。經常有患者高了一點點就來就診,然後非常糾結。

沒錯,腫瘤標記物升高的價值確實就是讓你來看病,但並不是意味著你就一定得了腫瘤。這些指標單獨一項升高3倍以內,其實都只能起到提示作用,對於這些指標,我通常的建議是:

如果近1年內沒有進行規律體檢,那麼是時候全面體檢一下了。這些體檢項目就不能單純只是抽血、拍個胸片這麼簡單,應該做系統性的檢查才可以,例如肺,胃,婦科,腹部等等。

如果近期已經做過體檢,並且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發生,建議你在休息1個月之後,再複查一下這些指標。如果指標仍然呈持續上升的趨勢,那麼你需要重新做更加細緻的體檢,例如胃腸鏡等;如果指標恢復正常或者有回落趨勢,那就說明可能問題並不大。

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有變化?別擔心,教你科學看待這些數值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其實腫瘤標記物的進步也非常地快。近幾年臨床醫生對於大多數腫瘤標記物的依賴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強了,因為可能只有少數患者會因為這項檢查獲益,大多數患者則會因為這個東西被搞得茶飯不思。建議大家一定要放寬心,瞭解這項檢查只供醫生參考,最終一切以影像學檢查為主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