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遼寧瀋陽偏遠嗎?”真的偏遠嗎?


往日常想工作艱苦,生活不易,該當放個長假,輕鬆瀟灑一回,也不負大好年華。不曾想,卻是疫情這個孽障,遂了我的心願,放了個超級“大假”。

但代價之沉痛,莫此之甚,每有惡情傳來,更令人胸中鬱郁,如悶海愁山一般,堵塞一心。

好在全國人民齊同協力,同舟共濟,在與疫情的惡戰中,逐漸佔據了上風,眼見勝利之時指日可待,鬱郁之氣終得發洩,痛快難言。

不想,論壇上的一番言論,又將心胸堵得嚴嚴的。

老天爺作證,我真的不知道瀏覽了什麼文章,居然推送給我看這個東西。我是純正的東北人,土生土長的遼寧人。


有網友問:“遼寧瀋陽偏遠嗎?”真的偏遠嗎?

各位無需理會小字,那是自黑調侃式的回覆,全文都在反問。答主三觀正得很。

另有許多回復,粗略算來,調侃式至少佔了半壁,瞧其內容,頗為有趣味,亦增了不少見識,礙於惰性,就不一一截圖了。


——————————————————


當時瞧見了,不自覺的愣了下,還特意查了查字典,以印證是否我孤陋寡聞,那“偏遠”二字或許另有所指。

詞典上給的解釋是:偏僻遙遠


有網友問:“遼寧瀋陽偏遠嗎?”真的偏遠嗎?

看來是沒有其它的解釋。


本來存著打破砂鍋、一掘到底的心思,想看看這人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問出這種問題,其目的為何,但轉念間,腦中不由憶起前兩年的一個新聞來(具體年份忘了,大概不會超過三年。又是惰性發作,不查不截圖了。新聞出自遼寧都市頻道新北方欄目,各位有興趣探查真假,一查便知。)

新聞說一外地男子以為瀋陽偏遠落後,經濟不發達,沒有監控,專程坐飛機(對,您沒看錯,坐飛機來的,好像、應該、可能還是直達的)來這偷竊,結局自然是法網恢恢了。

當年看這新聞,著實給我弄樂了。隨著年齒漸長,如今再看到這種帖子,也沒道理生氣。人家不恥下問,那是好學上進的表現,你不作答也就罷了,生哪門子氣呢?有心意,藉著“本土”優勢嘮一嘮,也就是了。


有網友問:“遼寧瀋陽偏遠嗎?”真的偏遠嗎?


從哪嘮起呢?遼寧瀋陽的過往輝煌應該是不消說了,共和國的長子,一言蔽之。


思來想去,還是從“偏遠”二字嘮起吧。我想這個兩個字用得最多的,應該是電視臺的新聞吧,每個人都會聽到這幾個句子“偏遠山區某某地通車,某某地經濟建設成果顯著,某某地生活條件大幅改善”等等。

傳達出的信息就是欠發達地區著實在國內存在,而且交通不便。偏遠即經濟落後。以此說來,這就跟遼寧瀋陽搭不上邊了。老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上個世紀改革發展經濟時的宣傳口號,國家給指明瞭方向、方法。咱們國家的鐵路網建設有個規劃,叫“八縱八橫”,京哈鐵路途徑瀋陽,這是“八縱”裡重要的一條線。高速公路也有,京沈高速,直達北京的。不然去桃仙機場,坐飛機也成,肯定不用轉機,還是直達北京的。就這三條跟首都連著的交通線,不但把瀋陽拉近了,整個東北都跑不遠。除非您認為,首都也有點偏。但那是北京有心人士該普及該嘮嘮的事,俺在這就不操那份心了。也就是瀋陽、北京兩地都不靠海,否則再開闢一條海運線也說不定。




話說回來,我記著還有一條沈大高速,是咱們國內第一條高速公路,竣工通車慶典的時間只比上海的一條高速晚了三天(再次抱歉,懶癌晚期,治不好了。上海的那條高速具體名字記不得了,但長度記著呢,好像是15公里吧)另有環海高速、沈丹高速等等,以及如蛛網一般的省級公路、縣級公路,將整個遼寧省各個市縣村鎮連接了起來,交通網絡不可謂不發達。由此可見,遼寧瀋陽的交通不是問題,偏遠是不成立的。


有網友問:“遼寧瀋陽偏遠嗎?”真的偏遠嗎?


遼寧瀋陽乃至全東北依舊是國家的重工業基地,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東方魯爾”不是白叫的。無論咱們老百姓最為關心的教育還是醫療,均名列全國前茅;國際奢侈品牌入駐瀋陽數量也不過僅次於北上廣等幾個頂尖城市。美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國都在瀋陽設立了領事館,跟國內其他城市相比,也毫不遜色。前些日子,高德地圖發佈了全國最堵城市名單,瀋陽名列十強(這個好像不是啥榮譽

有網友問:“遼寧瀋陽偏遠嗎?”真的偏遠嗎?

哈爾濱把北京擠了下去,排名第一,我大東北這是咋了呢?)人多、車多,為什麼都往偏遠的地方擠?怎樣也說不通的。多說一句,瀋陽常住人口800多萬。另外,國家北部戰區的總部也設在這裡。好像能代表些什麼。凡此種種,有太多的證據表明遼寧瀋陽並不偏遠。有道是,內事不明問百度,想來以現在發達的網絡,動動手指,敲敲鍵盤,也不會得不到正確的答案,除非某人的出發點以及三觀認知跑偏。

囉嗦了這麼多,之所以沒將各種數據寫得更詳細些,角度更多一些,是因為這些事都應該是那些大神、數據帝做的事,還因為……心底下並不想過分解讀這個問題。權當一個東北人胡侃瞎嘮了吧。




最後,勤快一把,給大家發個截圖,博君一笑。

有網友問:“遼寧瀋陽偏遠嗎?”真的偏遠嗎?

截圖內容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