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天,我在十八線當主播的日子

線上教學第一週,我的任務終於完成了。說實話,從來沒碰到過這種情況。非典的時候我才上初二,有些記憶都很模糊了。


那些天,我在十八線當主播的日子


那時候也只是停課而已,那時候即使想線上教學也不可能,電腦買不起,平板不知為何物,手機也不能上網,僅僅是打電話而已。畢業快九年,教書快八年,也是第一次以這種方式來上課,說實話還是很不適應,甚至是很反感的。第一階段上傳課件、習題供學生自習預習,第二階段在線答疑問題也不大。現在真正線上開學,正兒八經上課感覺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那些天,我在十八線當主播的日子


省課我們老師也是要聽的,第一次是在電視上,總體還算平穩,第二次不知怎麼了,網絡電視看不了了,還好省廳基礎教育平臺上有。老師很優秀,兩位都是蕪湖一中的,課上得也還好,準備也還充分。但總感覺有點怪怪的,提不起精神。我都這麼覺得,學生估計也沒啥興趣。第一次上校課還有點緊張,晚上睡不好,不僅要備課聽課,還把上課流程寫下來,生怕哪個環節出問題。真正上課了,一個人自顧自地說,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出現了空堂,這也算教學事故吧!


那些天,我在十八線當主播的日子


開視頻會議吧,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而且看不到是誰,光聽聲音還有點嘈雜。一會嫌光線太強,一會說聲音太小,一會又說網絡卡頓,反正各種問題。第一節課就這麼匆匆忙忙、糊里糊塗過去了。很不滿意,也很自責。及時調整心態,第二節課感覺要好點。一週下來上了六節課感覺還是很不適應,甚至很反感。教學教學,是由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構成的雙邊互動過程。教學過程是一個生成的過程,我希望看到的是渴望知識的眼神,或者會心的一笑,而不是像現在,完全搞不清學生的狀況。


那些天,我在十八線當主播的日子


甚至他們在聊天在打遊戲,甚至他們穿著睡衣吃點零食喝點東西,甚至他們就一個人在家,父母也要上班了。不自覺的學生完全放飛了自我。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在聽,有沒有聽懂,反正照著流程把任務完成就結束了。教學的過程還需要情感的交流,而不僅僅是講解知識點。冷冰冰的機器和網絡是代替不了人與人,面對面地交流的。當然,也有些不同尋常的記憶,有的班從上課開始一直在刷贊,一節課下來有兩萬多個贊。有的班還發紅包,開玩笑的那種,當然我也沒收。一句句老師好,想你了,我想是真誠的。


那些天,我在十八線當主播的日子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回到校園,我們面對面正常地上課,線上教學即使千好萬好我也不願意!我想學生也不願意,眼睛受不了。我想家長也不願意,各種打卡、拍照、監督,而且效果還不是很好。線上教學還涉及公平問題,偏遠地區信號不好,家庭困難學生手機買不起流量用不起。留守兒童父母上班去了,誰來監督也是問題。既然後期要補課要擠佔暑假,何必急於一時搞這個雞肋的線上教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