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心經上所說的“觀自在菩薩”度一切苦厄

這就是心經上所說的“觀自在菩薩”度一切苦厄

佛經上有四句話:「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先走幾圈,看了這四句話,再跟你說。走!

(啪!)什麼是諸行?

行並不是我們在這裡走路,在這裡轉就叫行。

心理上的思想,外在的行為,物質世界的一切環境,一切關係,家庭兒女人生,都謂之“行”。

行者動也。一切都在動態中。宇宙萬有的現象,包括我們的身心,隨時都在動態之中,都在變動中,沒有不變的事。

這一切“行”無常,不能永恆。

這不永恆的都是生滅狀態,一起一落,一生一滅。

就像我們的思想、念頭,前一個思想過去了,抓不住。“事如春夢了無痕”,過去了,像水上的花紋一樣,再也抓不回來。

上午的時間過去了,抓不回來;上午的思想過去了也抓不回來。

世界上的人死了又生,生了又死,那麼多死死知生,都是生滅。

花開花落,太陽下去了,月亮出來了,都在生滅中。

所以,先體會內心的生滅,你的思想、念頭一個一個連續不斷的來,也連續不斷的滅。

心念不斷的生生滅滅,你作不了它的主。它呢?

也作不了你的主。

它生起之後,又跑了,它也沒奈你何。

觀心,觀察自己的心念。

初步要做到,前一個念頭過去了,讓它過去。

後一個念頭還沒有來,你不要去想它,它就不來了嘛!

它來了,你就讓它過去,前面的念頭過去了,已經過去了,後面的念頭還沒有來,中間這一段,能夠保持乾淨、清淨、安詳、寂滅。

說起來容易唷!作起功夫,體會一下看看。

幾十年來,你做到了就有點眉目了。

寂滅是什麼?寂滅就是涅槃。就是小登科囉!

證到前念已滅,後念未生,中間一段空。

《金剛經》不是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把這三個階段的心一切斷,寂滅現前。到這個時候差不多了,寂滅為樂。

世界上的快樂、享受、幸福都是相對的,都是生滅法,都是靠不住的。

只有寂滅境界才是樂。連“樂”都沒有,有個“樂”又是苦。

你看!在這樣苦難的眾生世界中,我們居然跑到這裡來,兩腿一盤“寂滅為樂”,這個代價、福氣太大了!

尤其我們離開了世俗家庭,跑到這裡來,若找不回來自己這個東西,那真是“空向人間走一回”哦!

這是初步的漸修。

那麼你說道理我懂了,但是做不到“寂滅為樂”呀!

所以只好練習打坐囉!練習修定了。

那麼,怎麼辦呢?

先不要緊張,我一直叫你們放鬆啊!放鬆啊!身體放鬆,頭腦放鬆,心理放鬆。

沒有事,在這裡休息。放鬆以後,慢慢調整自己的呼吸。

不要作氣功哦!身體一放鬆了,呼吸自然就調好了。慢慢的心平氣和了。

不管身體,哪裡氣動了?!哪裡脹啦!頭昏腦脹呀!都不要管。

你曉得是四大皆空嘛!我們的身體給我們的累贅太大了,它總是給你找麻煩,一身都是病,一身都是業,不要理它。

你若跟著它,這裡動動,那裡搖搖。

你那個心已經跟著動了,跟著生滅了。

不去理它,然後,安祥,觀心,觀這個念頭。

不是在那裡想,不去製造念頭,也不排除念頭。

看著念頭來來去去,不要去理它,也不去掃除,讓它“一任自來還自去”,你仍然看著它,這就是心經上所說的“觀自在菩薩”。

慢慢功夫作深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依照這個觀照的方法去修行,慢慢功夫深了,智慧開發的時候,忽然像天亮一樣,電燈開了一樣,就照到身心內外一片空靈。

此中無苦亦無樂,度一切苦厄。

這是觀照法門,無論禪宗、淨土、密宗、天台、華嚴,任何宗派,不走此路,永遠不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