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缺口罩的人,都该进来看看

现在什么地方口罩最多?



每个缺口罩的人,都该进来看看

到处有人卖和口罩买不到的情况同时存在


朋友圈口罩是不少,可真真假假总让人雾里看花,疫情爆发以来,却有不少人掉进了口罩骗局中。


合肥市民杨某想购买口罩,捐赠给村民。杨某多处购买未果,后来在浏览微信群时,发现群里有人发布售卖口罩的信息。


喜在心中的杨某,立刻加了对方为好友,询问好价格后,就订购了10000只。2月7日晚,杨某通过微信转账给对方15000元。


然而转账过后,对方便没了踪影。还很快把杨某拉黑,这时杨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赶紧报案。


相信杨某在付款前,也是万分小心,仔细确认,却也防不胜防,那么,真遇上了“假口罩”,你要怎么办呢?


………我是口罩八问的分割线………


Q1:上网买口罩,怎么都不发货,怎么办?


A: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区别对待,因为受疫情的影响,各地区针对疫情出台了各项政策规定,其中就有对快递行业的限制。


如果是卖家在约定发货时间内,因政策影响导致无法发货,并且,在针对快递行业的限制措施解除后就第一时间发货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想要追究卖家的违约责任可能比较难,因为存在客观的履行不能,卖家的违约行为可能因为不可抗力而不成立。


如果是卖家约定的发货期满没有发货,后续又因为疫情影响导致发货时间进一步拖延的情况


买方可以就卖方的违约行为向卖方主张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当然如果卖方迟延发货的行为严重,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买方也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同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Q2:卖家卖给我不符合标准的假口罩,怎么办?


A:这种情况需要根据案件金额的大小、影响程度以及造成的后果综合判断,在构成民事方面的违约的同时,是否还有可能构成刑事方面的犯罪。


如果只构成民事方面的违约,那么买方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卖方承担退货、更换、退还货款等民事责任。如果卖方还存在恶意的欺诈行为,买方还可以主张相应赔偿。


如果卖方明知是假口罩,还进行售卖,涉案款项达到一定金额,那就有可能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等。


Q3:卖家没货说有货,怎么办?


A:需要根据卖方的主观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


如果卖方主观上是想要去履行合同,只是因为客观情况,确实没有货物,或者货物脱销了,那就根据违约的情形进行处理。


如果卖方压根就没有货物,还圈走你很多钱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认定为刑事方面的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Q4:微信群、朋友圈卖口罩的,他们合法吗?


A:疫情期间,我们主要购买的是医用口罩。不同于其他商品,如果没有进行相应的备案登记,就在微信群、朋友圈销售的话,属于违法经营,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甚至面临刑罚。


Q5:微信群、朋友圈卖“天价”口罩,难道没问题吗?


A:可能有问题。


售卖的口罩即便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但是价格过高,获利数倍甚至数十倍,便很容易触犯非法经营罪


划重点,如果售卖口罩总金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赚取的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那就可能在违法边缘疯狂试探了。


国家出台的《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规定,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违反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的,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卖家本身的进价就很高,自己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利润的,那可能无法构成哄抬物价的行为,遇到这种情况的小伙伴,还是赶紧换一家买吧,何必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Q6:微信群、朋友圈卖假冒伪劣口罩的,要承担什么责任?


A:若在朋友圈售卖的口罩(非仿冒口罩)的质量有问题,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具有防护、救治功能,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

涉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根据案件程度不同,可能处三年到十年不等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严重的甚至可能处无期徒刑


如果售卖的口罩是仿冒品,金额超过五万元,可能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


依旧是根据《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符合刑法第一百四十条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根据销售金额不同,最高可能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Q7:我在微信群、朋友圈买口罩,付了钱对方不发货,还把我拉黑了,对方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A:这种收了钱不提供口罩的行为,售卖金额超过5000元,就有可能会构成诈骗罪


根据相关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假借销售用于疫情防控的物品的名义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根据数额或情节程度不同,最高可能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Q8:遇到上述种种情况,我应该如何维权呢?


A: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整理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以及对方身份信息,通过截图或者录屏的方式第一时间固定证据。


第二步,如果对方行为只涉及民事诉讼,那么可以直接去当地法院进行起诉。


如果对方行为涉及到了刑事领域,那么你可以到所属辖区公安机关报案,将自己所遇到的情况以及固定的证据反馈给公安人员,如符合立案条件就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要求返还财产;


第三步,如果公安机关经审核认为可能不构成犯罪,则回到第二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作者


每个缺口罩的人,都该进来看看

苏恩明律师

▷万舟律师事务所刑事事业部总监

▷安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刑法学硕士


每个缺口罩的人,都该进来看看

张鹏律师

▷安徽万舟律师事务所律师

▷沈阳师范大学法律硕士


………我是等待春天的分割线………


打开手机微信,支付→医疗健康→口罩攻略,可预约购买口罩,但目前仅限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部分城市支持。


各大电商平台也有口罩出售,但由于需求量巨大,普遍采用预约、摇号、秒杀等方式,大家也可以尝试购买。


即便线上买不到口罩,也可以多关注线下药店的售卖信息,切勿因为一时大意,或是放松警惕,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购买时可以确认包装上是否有YY0469-2011的字样。符合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标准的才是目前我们需要的口罩,而普通医用口罩则印着YZB/的各类厂标。


如果实在无法辨别真假,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医疗器械-国产器械栏目中,搜索手上口罩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号或企业名称是否真实存在。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坚持到底,切勿大意,才是走向春天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