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吃了一個月素菜,體重不掉反見漲,一看原來是這4類吃多了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氣候也逐漸回溫,馬上就可以脫去厚厚的外套,換上美美的春裝了。不少朋友表示,本計劃一週的春節假期只胖3斤,誰知疫情爆發,延遲復工,宅家發黴的日子,只好用美食來打發空虛的胃了,於是體重呈現出報復式瘋漲。但疫情期間仍有一部分人嚴格地把控著飲食,少沾葷腥,不吃油膩。但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卻發現噸位一點兒沒變,甚至在小範圍內波動上漲。

宅家吃了一個月素菜,體重不掉反見漲,一看原來是這4類吃多了

如果面對這樣的尷尬困境仍未意識到問題,證明你對飲食減肥僅是一知半解,或是全然無知。因為不是所有的蔬菜都適合減肥時期食用,而有些素菜的吸油能力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實際上同直接吃肉所攝入的熱量難分高低,甚至更容易吃多長胖。所以,吃素菜≠能減肥,尤其是這4類,減肥期間不是不能吃,而儘量要少吃。學會正確的食用和烹飪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宅家吃了一個月素菜,體重不掉反見漲,一看原來是這4類吃多了

1、塊莖類蔬菜


通常塊莖類蔬菜有土豆,芋頭,番薯,蓮藕等,它們屬於蔬菜一類,也不含脂肪,但澱粉含量極高,在炒制過程中容易粘鍋,那是因為在高溫加熱過程中澱粉糊化,很多人為了防止粘鍋會不自主地往鍋中倒油,以至於在烹調過程中慢慢吃進去很多熱量。

宅家吃了一個月素菜,體重不掉反見漲,一看原來是這4類吃多了

不過,這不意味著減肥人士就不能吃,而且這類蔬菜易儲存,尤其在這個特殊期間,北方地區自是一麻袋一麻袋地買回家囤著。為了減少澱粉攝入,可以切塊後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等食材中的澱粉慢慢析出並沉入水中,控水撈出或是通過焯燙後去除,吃起來會更健康。

2、疏鬆多孔型蔬菜

這類蔬菜的代表,茄子是當仁不讓的。大家都知道茄子很吸油,很大的原因在於自身結構,譬如豆角,番茄等,雖然炒著吃很香,但烹飪中極易吸油。最典型的高油脂素食代表為番茄炒蛋和地三鮮了。通常我們吃的番茄炒蛋會經過兩道油的加工,先炒蛋後炒番茄,最後混合翻炒。而地三鮮則是直接入鍋油炸,這再回鍋翻炒,這熱量堪稱爆炸!

宅家吃了一個月素菜,體重不掉反見漲,一看原來是這4類吃多了

3、素肉食品

作為仿生食品中一個新品種,用植物蛋白及各種香精調味料加工而成的素食食物被賦予了肉的口感,且慢慢為大眾所接受。雖說是豆製品,但在家庭烹飪過程中多采用濃油赤醬的做法,經過長時間燜煮,這些調味料和油脂都浸入了素肉中。最常見的紅燒素雞就不建議在減肥期間吃啦。

宅家吃了一個月素菜,體重不掉反見漲,一看原來是這4類吃多了

4、再加工豆製品

傳統用大豆製成的豆腐,豆乾等,含有豐富的鈣質,營養又健康,但還有一類我們稱之為再加工豆製品,其中包括油豆腐,油豆皮等,它們在製作中要多經歷油炸這一步,熱量比蒸煮豆腐自是高出一倍。再加上油炸後疏鬆多孔的結構,更易吸收湯汁,所以食用要控制量。

宅家吃了一個月素菜,體重不掉反見漲,一看原來是這4類吃多了

三分吃,七分練,三餐的嚴格控制是練就好身材的良好前提。管住嘴,邁開腿,讓我們一起瘦下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