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趣聞:紀曉嵐巧言避禍

清代大學士紀曉嵐為人風趣詼諧,喜歡作弄人。大貪官和珅有一次請他為自己新建的亭子題詞,紀曉嵐就寫了“竹苞”兩個字。和珅能得到紀大學士的親筆題詞當然是喜上眉梢了。結果,一次乾隆到和珅家,看見了這兩個字,就哈哈大笑地對和珅說,你被紀曉嵐耍了,他這是在罵你呢。

和珅不解,就問乾隆這是什麼個罵人法呢。乾隆就說,你把“竹苞”兩個字分開來唸,那不就是“個個草包”嗎。和珅被紀曉嵐玩文字遊戲戲耍了一番,心裡當然不爽,但和珅老成,也不動怒,只是暗暗地對紀曉嵐上了心,想著怎麼把這個“場子”找回來。

清代趣聞:紀曉嵐巧言避禍

紀曉嵐的長女婿叫盧蔭文,是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的孫子,乾隆三十三年,兩淮鹽引案發,盧見曾因為挪用公款和收受賄賂被人告發到乾隆皇帝哪兒去了,乾隆回覆就一個字:查。於是專案組就直接去查案了。

紀曉嵐是乾隆身邊的紅人,耳目靈通,很快就得知了消息。親家家裡出事了,他當然著急了,就想把消息傳過去,讓盧見曾早做準備。但是,洩露消息這可是大罪,搞不好還要掉腦袋,紀曉嵐也不敢輕易的冒險。

一番思索後,以機智聞名的紀曉嵐很快就想了個辦法出來。他找來一個信封,信封裡什麼都不放,只放了一小撮茶葉在裡面,然後用麵糊和鹽把信封封口之後,就讓一個心腹把這封匿名信送到了盧見曾的手裡。

清代趣聞:紀曉嵐巧言避禍

盧見曾在東南文壇,被稱為海內宗匠,聞名天下的“揚州八怪”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都曾經是他的賓客。直隸總督那蘇圖在給乾隆的薦表中,也曾經稱他“人短而才長,身小而智大”,可見,盧見曾的才智是相當高的。

所以,他拿到紀曉嵐給他的“沒有任何文字的信”之後,打開一看,立刻就“讀”懂了這封信的意思了,那就是:鹽案、虧空、查抄。

於是,盧見曾立刻就轉移了家裡的財物,結果專案組到了之後,什麼都沒有查出來。

不過,紀曉嵐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個看似天衣無縫的計劃,卻被和珅派出的人給探知到了,和珅於是就在乾隆面前打了小報告。

清代趣聞:紀曉嵐巧言避禍

乾隆把紀曉嵐召來,把他狠狠地訓了一頓,然後問他是用什麼法子把消息傳給盧見曾的。紀曉嵐開始當然是抵死不認自己通風報信的,而且,他相信,僅僅憑藉一個空信封,也定不了他什麼罪,但是,乾隆皇帝一句人證確鑿,卻徹底地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線,讓他以為盧見曾把一切都招供了。

於是,紀曉嵐就把自己用鹽表示鹽案,空信封表示虧空,茶葉代表查抄的暗語一一給乾隆講了。紀曉嵐認罪之後,取下官帽,對乾隆說道:皇上嚴於執法,合乎天理之大公,臣倦倦私情,猶蹈人倫之陋習。

紀曉嵐的這兩句話既拍了乾隆的馬屁,又為自己找了臺階下,這讓盛怒的乾隆忍不住為之一笑,於是,就從輕判他到烏魯木齊戍邊來贖罪。

清代趣聞:紀曉嵐巧言避禍

不過,乾隆對紀曉嵐確實是青睞有加,紀曉嵐在烏魯木齊待了三年,乾隆就免了他的罪,把他調回京城了,兩年之後,就被任命為《四庫全書》的總纂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