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波:把敬畏和护佑生命当成毕生追求


黄晓波:把敬畏和护佑生命当成毕生追求

黄晓波为患者加油鼓劲


黄晓波,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疫情发生后,他勇于担当,冲锋在前,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


铁肩担道义

面对疫情他带病出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省人民医院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培训、紧急布控时,黄晓波迅速反应,在科室微信群里拉响“警报”:所有医生取消休假;第一梯队支援武汉,随时待命出发……与此同时,他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并要求担任援鄂医疗队队长。

“我要把30名队员零感染带回!”这是黄晓波对同事的承诺。说到就要做到,大年三十上午,30名队员在他的把关下,穿脱防护服、戴口罩、七步洗手……一个个的过关,为后来前线的“战疫”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此时的他腰肌劳损严重,痛到无法行走,每天都在康复科进行治疗。面对疫情,他再次将病人的安危放在了个人健康之上,揣上护腰和止痛药,坚持带病出征。

1月25日晚,大年初一,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的专机落地武汉,四川省第一批138人援助湖北医疗队到达武汉市江汉区。1月26日下午,医疗队正式入驻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全面开展救援工作。

黄晓波:把敬畏和护佑生命当成毕生追求

黄晓波与四川省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开展工作


科学决策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综合二甲医院,也是武汉市卫健委公布的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收治定点医院,这里距离疫情核心区华南海鲜市场约1.5公里路程,离汉口站3公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院每天门诊接诊数量从正常情况下的800人次,一下猛增到2000人次,最高每天达到了2700人次。这些人中,有需要收治的发热病人,有确诊患者,也有未感染者,给医院带来了极大压力。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消化存量病人。”了解了相关情况后,黄晓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部分患者转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随后,果断建议政府宣布停诊三天。

为什么要停诊?就是要把混杂在医院的人群区分开。“甄别出医院内已经感染和没有感染的,该收治入院的和可居家隔离的,把感染的集中到一起,切断传播源。”黄晓波说。这背后,是大量的核酸筛查工作和临床诊治。随后,他和整个四川首批援鄂医疗队以及第二批队员、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护人员共同筛查、诊治病人。

黄晓波:把敬畏和护佑生命当成毕生追求

黄晓波与同事在工作中

院内感染控制,是悬在医疗队头上的一把剑。不仅是患者感染,挡在患者和死神之间的医务人员自我防护也尤为关键。在医院内部严格重塑院感防控流程,开展各个区域的消杀工作,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打通专用污物通道,再次切断可能存在的传染源……经过所有医护人员的努力,7天时间,终于把一家二甲医院成功改建成基本成型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治病救人、缓解患者的病痛,是每一个医护人员共同的心愿和目标。然而全川多家医院的医护团队工作流程、病历书写要求都不一致。经过一周磨合和适应,医疗队也建立了高效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级医生查房制度,救治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敬畏生命

以爱和责任撑起信仰

作为医生,黄晓波严格要求自己,与病人一起感受痛苦,一起面对生命,以爱和责任撑起信仰的国度。

在武汉,他口中说的、心里想的,只有病人。很快,他就能叫出大部分患者的名字。在他眼里,患者是脆弱的、可爱的、需要保护的。看到70岁的鲁大爷成功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他连日的劳累和疲倦统统消失不见,在桌上趴一会又元气满满。面对患者离世,他心中又有千般不甘。在重症监护室工作多年,见了那么多离别,他仍然无法摆脱生命从指缝间溜走却怎么也抓不住的痛心感。

广博大爱,每个人都在他心中。

黄晓波:把敬畏和护佑生命当成毕生追求

黄晓波和同事在救治患者

在清晨和深夜的医疗队微信群,总能看到他发布的通知和问候。今天提醒大家总结一天工作的疏漏,明天告知在通往医院的路上有一家小超市开门了。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他则在积极考虑着如何保证大家的安全,怎样为抗击疫情做得更多。他就像强力胶,牢牢地把医疗队粘合在一起。

疫情当前,多年从事重症医学工作的黄晓波,拓展了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把敬畏和护佑生命当成毕生的追求。(四川省人民医院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