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現存最古老的戲臺


潮汕現存最古老的戲臺


隨著明代潮劇的興起和南戲廣泛流傳,結合神廟會館的建築,構建起不少固定的戲曲舞臺。從明代至清代,保存下來的舞臺不少。僅就潮州城至解放為止,就仍保存著明清戲曲舞臺十處以上,其中明代的佔三分之一,而且都設在神廟,清中後期有的則設在會館,近代,個別設在私家庭園裡面。這些舞臺的設置,各具特色。潮州各縣城及主要村鎮,也有同類設施。

潮汕現存最古老的戲臺


現存比較古老的戲臺,在潮汕要算是南澳關帝廟戲臺,從現存的遺址看,可見到這個建於明萬曆七年的戲臺是三面牆的結構,後面有一大圓窗,演出時用帷幕隔成前後臺。另一座古老的戲臺是揭陽榕城關帝廟戲臺,這座關帝廟建於明朝,雖經清代重修,還保存著不少明代的樑柱斗拱,舞臺雖經改建,但很完整,向北面對“古榕武廟”,舞臺正面三間平列,中間是檯面,左右兩間外面起牆,有窗,成為“後臺”工作的地方;舞臺屋頂為歇山頂結構,這種設在廟前廣場的戲臺,可以容納更多觀眾。

潮汕現存最古老的戲臺


潮汕現存最古老的戲臺


潮州城的明代戲臺,則有城隍廟戲臺、管巷的火神廟戲臺,翁厝巷藥王廟戲臺及橋東天后宮戲臺等。海豐縣捷勝公社媽宮前的情代戲臺,除了象榕城武廟戲臺佈局一樣,臺前還辟一個長達五米的“樂池”,池周圍上欄杆,更為別緻。清康熙年間修建的潮州雙忠廟戲臺,邊間外面隔牆,但比較寬大,高過二米。清末光緒年間潮州總兵卓興花園裡的戲臺,則是置於書齋小廳的前面,用小書齋一廳兩房作為後臺,這突出於廳外的寬臺三面敞開,可從三面看戲,日常則作為起居活動的陽臺,別開生面。

@南澳視窗 @迪海蔚藍海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