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指環王》人皇阿拉貢的先祖之地---努曼諾爾

起源

努曼諾爾是伊甸人三大家族後裔(後稱杜內丹人或者登丹人,翻譯不同)所建立的王國,位於大海之上,在中洲和阿門洲之間。這片土地是維拉們贈予杜內丹人,並借 歐西之力升起的土地,奧力(維拉)打造了它,雅凡娜(女維拉)佑其豐饒。伊甸人稱其為埃蘭娜---“星引之地”,另外又稱它為阿那督尼,意為“西方之地”,用高等精靈語來說,就是“努曼諾爾”。。

努曼諾爾的第一位王,即它的建立者是埃雅仁迪爾之子埃爾洛斯(阿拉貢岳父埃爾隆德的親兄弟),他被稱作塔爾-明雅圖爾,意為“第一位國王”。

第二紀元32年埃爾洛斯建成了王城阿美尼洛斯,並作為第一位國王統治了410年。在此時期中,努曼諾爾逐漸成為強大的勢力。

之後努曼諾爾人開始航向東方的中洲,航海家維安圖爾成為第一個返航中洲的努曼諾爾人。其後,他的外孫,也是努曼諾爾第六位君主塔爾-阿勒達瑞安更是非常熱愛航海,積極與中州的精靈領袖交好。而第十一位君主塔爾-米那斯提爾甚至出兵中洲以援助吉爾-加拉德(第二紀元時中洲諾多族至高王)對抗索倫。然而維拉禁令卻不允許他們前往 。最初,努曼諾爾人遵從維拉的旨意,儘管他們並不瞭解其中緣故。那時,國王與民眾常常攀登島中央的美尼爾塔瑪山峰,以慶祝節日或向維拉祈禱。曼威的三隻巨鷹常常飛到此處,它們被稱為“曼威的見證”,人們相信它們是曼威從 派遣來的,守護聖山和努曼諾爾全境。

《魔戒/指環王》人皇阿拉貢的先祖之地---努曼諾爾

毀滅

第二紀元3255年,索倫因自號“中洲之王”而引起法拉宗(努曼多爾第二十五位君主)的不滿,他發動大軍自烏姆巴爾港登陸中洲,其軍容之盛以至索倫主動前來向他投降。於是阿爾-法拉宗將索倫作為俘虜帶回了努曼諾爾,從此,黑暗徹底覆蓋了這片土地。德魯伊甸人率先離開了努曼諾爾去向中洲。

很快,索倫徹底擺脫了俘虜的地位,併成為阿爾-法拉宗的親信。在這位邁雅的誘使下,阿爾-法拉宗興建了崇拜黑暗之主米爾寇的廟宇,忠貞派被大肆迫害、囚禁甚至被用來祭祀。甚至,連曾經被塔爾-帕藍提爾預言與努曼諾爾命運相關的白樹寧洛絲也被索倫砍伐去祭祀他的主人米爾寇。當聽說索倫有如此打算之時,安督尼依親王阿門迪爾(伊蘭迪爾之父)悲痛欲絕。而他的孫子---埃西鐸,在夜深之時九死一生地從將死的寧洛絲上摘下一顆果實。

第二紀元3319年,越發衰老的阿爾-法拉宗變得愈加懼怕死亡,最後,他在索倫的唆使下帶領著他籌備多年的艦隊向西方進發,並最終到達了 。然而就在阿爾-法拉宗踏上這片土地,甚至宣告這片土地歸屬於他時,大地震顫了。由於擔心維林諾本身受到破壞,而又被禁止傷害或強迫人類,眾維拉在這一刻放下了他們對阿爾達的治理權,曼威在塔尼魁提爾高山之上呼喚 ,而 也回應曼威的祈禱展示了祂的力量----- 和托爾埃瑞西亞( 海岸附近的埃爾達瑪海灣中的一座島嶼)從世界中分離出去,世界的形狀被徹底改變,由平面變成了圓形。而阿爾-法拉宗和他的部下被崩塌的山巒活埋,囚於“被遺忘者之穴”中。而努曼諾爾也被從海水中打開的裂隙吞沒,於是努曼諾爾島就此沉沒。最後一位王后,塔爾-帕藍提爾的繼承人塔爾-彌瑞爾在攀登美尼爾塔瑪的途中被海水淹沒。

阿門迪爾之子伊蘭迪爾帶著少數忠貞派逃出了這次浩劫。阿門迪爾在阿爾-法拉宗出征前就預料到了這個結局,他讓兒子帶著親信迅速離開,逃往中洲,而他自己卻帶著三個最信任的僕從前往西方,希望可以同他的祖先“明輝”埃雅仁迪爾一樣前往西方乞求維拉的原諒。然而,阿門迪爾離開之後,他的結局便再無人知曉。

《魔戒/指環王》人皇阿拉貢的先祖之地---努曼諾爾

地理

努曼諾爾的形狀是五角星形,這個五角星的每一個星角都有其自身特殊的地理氣候屬性。它們分別是:

  • 北境佛洛斯塔:寒冷而貧瘠
  • 西境安督斯塔:氣候溫暖溼潤,土地肥沃
  • 西南境哈爾努斯塔:多山,遍佈大葡萄園
  • 東南境哈爾洛斯塔:生長著大批樹木
  • 東境歐爾洛斯塔:氣候涼爽,種植著大批穀物

其中安督斯塔和哈爾努斯塔兩道海岬之間夾著一個大海灣,它因開口朝向托爾埃瑞西亞而得名埃爾達娜。全努曼諾爾最美的港口——綠港埃爾達瀧迪就坐落在埃爾達娜灣沿岸的正中,在早期,埃爾達(精靈)迅捷的白船從埃瑞西亞出發,最常前往此地。

中部內陸叫做米塔爾瑪,米塔爾瑪的絕大部分土地都是牧場。該地西南部是起伏的草崗,埃梅瑞依草場就在那裡,是牧羊人生活的主要地區。在米塔爾瑪有一小片地方獨立於其餘地區,稱為“王室領地”阿蘭多。港口羅門娜、美尼爾塔瑪山和“諸王之城”阿美尼洛斯都位於阿蘭多,那裡歷來是努曼諾爾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努曼諾爾的主要河流有:發源於諾伊裡南谷,流速緩慢的西利爾河和在埃爾達瀧迪入海的努恩都因尼河。除了它們,努曼諾爾其餘所有的河流都流速湍急,流程很短,迅速入海。

西利爾河最後在廣闊的沼澤和蘆葦叢生的澤地中入海,諸多小河口在大片沙灘上不斷變更著河道。河兩側很多哩地都是廣闊的白沙灘和灰卵石灘,這裡生活的主要是漁民,聚居在沼澤與水塘當中的硬地上,組成村落,其中最主要的是寧達莫斯。

努恩都因尼河在入海途中形成了小湖尼西能,它因湖岸上生長著大批芳香灌木和花卉而得名。

努曼諾爾主要的城市和港口有:阿美尼洛斯、安督尼依、羅門娜、埃爾達瀧迪等。

《魔戒/指環王》人皇阿拉貢的先祖之地---努曼諾爾

政治

  • 御前議會

努曼諾爾的權力機關。只有進言之權,沒有制約國王之權。御前議會由來自努曼諾爾各大地區的成員組成,但王儲獲立後也是其成員,從而可以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其他人如果對懸而未決的事務有專門知識,國王還可以隨時召喚他們加入議會,或要求他們被選入議會。

安督尼依親王一直都是國王的御前議會中最主要的顧問之一,直到最後一位安督尼依親王阿門迪爾在索倫到來之際遭到罷黜為止。

  • 權利象徵

諸位國王與女王不戴冠冕,會在額上佩戴一顆如星般的白寶石,據說這項習俗是從塔爾-阿勒達瑞安(第六位努曼諾爾君主)與其王后埃仁迪絲時期開始的。

權杖是努曼諾爾王權的主要標誌。安努米那斯的權杖(最初是安督尼依諸親王的權杖,後來則成為北方王國阿爾諾的王權象徵)是安督尼依親王的銀杖。

  • 王室法律

“舊法”實際上並非努曼諾爾人的“法律”,而是一項沿襲下來的習俗。根據那項習俗,王位由君主的長子繼承;如果君主沒有兒子,那麼繼承人就是與君主最近的男子。

根據“新法”,如果君主沒有兒子,就由他(最年長)的女兒繼承王位,但她有權拒絕。經御前議會提議,還規定:女性繼承人倘若過了一定期限仍未婚配,就必須放棄繼承權。之後,塔爾-阿勒達瑞安在此之上加以補充:王儲只能與埃爾洛斯一脈的人聯姻,否則就要失去繼承王位的資格。在此後某年,塔爾-阿勒達瑞安廢除了執政女王必須婚配,否則就退位的法律。

相比之下,合法的男性繼承人是不能拒絕王權的,但由於國王總可以遜位,一位男性繼承人實際上可以立刻傳位給他的法定繼承人。

《魔戒/指環王》人皇阿拉貢的先祖之地---努曼諾爾

文化

努曼諾爾人包括以哈多家族後裔為首的伊甸人,他們被冠以“人中王者”的稱號。他們身量高大,超過中洲最高大的人類子孫,他們眼中的光彩恰似明亮的星辰。在魔影降臨之前,他們十分長壽,也沒有任何病痛。因此,他們變得睿智又光榮,在各方面都比人類其餘各族更像首生兒女。在黑暗降臨之前,也常有精靈居住在安督尼依等西方城市。這些人類後來被稱作努曼諾爾人,在辛達語中即為“杜內丹人”。

努曼諾爾人熱愛藝術和工藝,善於製作精美的武器和裝備;然而他們鮮少參與戰爭,因此在這座島上最主要的工事便是打造船隻。努曼諾爾人熱愛航海,他們向四面航行,除了被維拉禁止的海域。在王朝前期,他們來到中洲,教授中洲的人類各種製作工藝。努曼諾爾在農業方面也非常在行,他們在米塔爾瑪的開闊平原飼養馬匹。他們的工藝品和技術是中洲子民的創造無法相比的。努曼諾爾人無論男女都喜好騎馬,並待它們以尊重。努曼諾爾主要的競技和消遣包括徒步、騎馬和射箭,強壯的男人愛好游泳、潛水和賽艇。魚是努曼諾爾的主要食物來源。

這些努曼諾爾人中間也有一些德魯伊甸人,他們與哈烈絲家族為伴,來到這片土地。他們並不喜歡大海,人數較少。當塔爾-阿勒達瑞安要航海時,這些德魯伊甸人十分不安,並勸告國王不要前行。而當國王不聽勸告,繼續航海時,他們開始憂慮地離去,若被人問道為何離去,德魯伊甸人就答:
而當得知索倫的到來時,他們已率先離開了努曼諾爾。

《魔戒/指環王》人皇阿拉貢的先祖之地---努曼諾爾

節日

努曼諾爾的節日皆與尊崇 (創世神)有關,它們分別是:

  • 一如祈爾梅(Erukyermë):“獻給一如的祈禱”,在立春祝福一年伊始。
  • 一如萊塔列(Erulaitalë):“獻給一如的讚美”,在仲夏讚美伊露維塔。
  • 一如含塔列(Eruhantalë):“感謝一如的恩賜”,在秋末感謝祂的恩賜。

每年的這三天,努曼諾爾的國王會前往美尼爾塔瑪山(位於努曼諾爾中心的山脈,也被稱作“聖山”,意為“蒼穹之柱”)上一如的聖地發言,那時國王將步行上山,大群民眾跟隨在後,他們身穿白衣,頭戴花環,但鴉雀無聲,因為只有國王一人可在此地開口說話。

在三次祈禱的時節,三隻鷹會在人們頭頂盤旋。它們被稱為“曼威的見證”,人們相信它們是曼威(維拉之首,阿爾達之王)從不死之地阿門洲派遣來的,守護聖山和努曼諾爾全境。

日後,此舉為阿爾-基密佐爾(努曼諾爾第二十三位君王)棄置,後由塔爾-帕藍提爾(第二十四位君王)恢復,但被阿爾-法拉宗(第二十五位君王)再度棄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