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宝藏男孩":大二发表3篇顶刊论文,成绩稳坐第一,文武双全、获奖无数!

他是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本科生"优秀学生标兵"、"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获得者;他博闻强记,荣获国家奖学金,机械89级校友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连续2年获得钱学森班学业成绩第一名;他明德博学,是拥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新星,大二即有3篇顶刊、顶会论文在投发表;他砥砺奋进,曾赴国外交流研修,获得A+与A的优异成绩,和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交流切磋,并获得科研大师的推荐和认可;他文武双全,担任校英语演说协会演讲队队长,效力于篮球院队,是体育优秀的运动健儿,也是领导力强、乐于奉献的优秀学生干部。他,就是

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书院自动化钱71班学生刘少腾。

交大

以勤奋书写奋斗情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交大是个英才汇集之地,想要在这里脱颖而出,就要比别人更加刻苦。刘少腾深知每一个机遇到来的同时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充分发展自我。大到各项学术竞赛,小到课程的分组汇报,他都勇挑重担,不断磨砺自己。

前进的过程中,刘少腾发现自己并没有所谓的"天才大脑",甚至对有些知识的接收会比同学慢些。做实验时,其他同学已经做到第5步,而他却还停留在第2步。"我告诉自己:没关系啊,既然实验做得慢,那就提前预习弄清原理,多和老师交流;既然做题慢,那就认真把每道题都研究透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意识到与期待中的自己仍有差距,大一那段时光里,刘少腾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跑步之后便投入专业课预习、英语学习等紧张有序的安排中,"用最勤奋的努力填满最迷茫的时光"是他给自己的激励箴言,而连续2学年钱学森班智育排名第一、国家奖学金、数学建模、数学竞赛省级奖项等多项优异的成绩,则是对刘少腾的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

交大

以协作培育科研硕果

大二下学期,刘少腾获得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交流机会。提及那段交流经历,他感慨万千:"的确很忙碌,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也有些许不适应,但确实收获很多。我在忙碌中找到了价值,并不断前进。 "

交流期间,刘少腾参与了导师的NExT++多媒体实验室暑期科研项目,并以第三作者的身份发表了此项目的相关顶刊论文。面对这项成就,刘少腾自觉难以独揽荣耀,反复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一个好的项目首先需要可行的创意点,然后是合理执行。在这个庞大的项目中,每个人都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正因全组成员的齐心协力,即使困难重重,刘少腾也时常被集体中继续前行的动力鞭策;也正因"心系同一个项目"的共同期待,整个团队才能走得更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这是刘少腾对于集体主义的理解。

交大

以奉献充实难忘时光

不打游戏,很少追动漫,这样的生活在他人眼中或许有点无聊,但这样的选择却让刘少腾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充实的社团活动,把课余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他担任校英语演说协会演讲队队长的同时还效力于钱院篮球队,在学生组织里也经常能看到刘少腾忙碌的身影。

在同学们口中,他一直被称作"少腾大佬"。前3个学期,钱班多数时间在一起上课,刘少腾作为学委,一方面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拖泥带水;另一方面,面对同学们学业上的问题,他也从不推脱,总是尽力为大家讲解。小组合作时,这位"大佬"还露出了自己的另一面:稳重中带着俏皮,发言时自信满满。

"能尽己之力对同学们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感觉很好。"刘少腾觉得,参加志愿活动是在服务他人的同时,磨砺自己的一个最好途径。

交大

以笑颜面对世事沉浮

"其实去年我就参加过标兵选拔,但差了一点,没能成功。"刘少腾笑笑,泰然又感慨。标兵选拔要求严苛,而钱学森书院又强者如云,想突破重围脱颖而出实属不易。当时,刘少腾以一名之差落后,从而与代表书院进行全校角逐的机会失之交臂,失落、难过的情绪自然而然,但他很快调整心态,选择把这种遗憾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既然我已经达到了标兵评选标准,明年我一定能行。"接下来的一年,刘少腾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收获了这份荣誉。

回顾迈向标兵路的点点滴滴,刘少腾始终觉得积极乐观的心态,集体的力量带给自己的成长最大,"感谢大家的帮助,感谢我的对手,更感谢努力坚韧的我自己。"

交大

对于"学生四重境界",刘少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达到最好的标化成绩不应该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在自己认为'酷'的事情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做成更多的事情应当是'好学生'的下一个目标。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对社会责任、家国天下进行充分的思考,虽然不一定要得到和教科书上一模一样的答案,但是应当力求给出自己的理解、付诸自己的行动。在这个境界之上,还应当尝试去思考和理解自然、美丽和爱,同样给出自己的理解和答案。这个就是我对学生的四重境界的解读。"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官网、西安交通大学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