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導語:在2020年的新年前夕,筆者走訪山西岢嵐,到達當晚,天降小雪,次日清晨走在岢嵐街頭,遠處群山覆蓋著薄薄的積雪,裸露的山丘若隱若現,寒風雖有些凜冽,但走過的每一條街道都異常乾淨,勤勞質樸的岢嵐人民把這座山城小縣打理得精緻整潔。

在岢嵐停留的幾日,發現好多標誌性建築上都有“岢嵐是個好地方”的標語,這是毛主席在1948年路居此地時留下的讚譽。

這裡農業汙染源少,生態環境優美,祖祖輩輩的岢嵐人守護著這裡的青山綠水,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宜居的好地方,貧困依舊是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岢嵐曾是國家級貧困縣,2019年4月,該縣正式脫貧摘帽,然而接下來鞏固脫貧成果依然任重而道遠。

如今的岢嵐以綠色生態環境為優勢,依託岢嵐柏仔羊、紅芸豆等當地特有資源,讓科技企業落地,把當地羊產業的養殖、屠宰、加工、冷藏、冷鏈、銷售,整個產業鏈條打通,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岢嵐經濟發展得以迎來嶄新氣象。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特色型經濟羊種“岢嵐柏仔羊”——來自大山裡的“吉祥物”

獨特的地理優勢使這裡成為畜牧業黃金產業帶

岢嵐位於晉西北山區,這裡林深葉茂,溝壑眾多,是世界公認的草食畜牧業黃金產業帶。

寬廣的牧坡、涼爽的氣候、充足的水源,為岢嵐發展養羊業創造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岢嵐山區漫山遍野生長著沙棘樹、小地柏和古老的柏樹林,山羊以柏籽、柏葉等中草藥材為食。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當地的牧民驚喜地發現,宰殺山羊吃肉時,不僅更有嚼勁,肉中還帶有一股清淡藥香,類似山坡上的柏籽清香。

當地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岢嵐家家戶戶都會養羊,這是發展羊產業最有利的條件,但每年農戶養羊的數量雖然多,卻沒有獨屬於岢嵐的特色。

此後岢嵐縣政府和畜牧科技工作者經過30多年的努力,用遼寧絨山羊為父本,呂梁黑山羊為母本,採用雜交育種的方式,培育出了晉嵐絨山羊,不僅肉質好,還具有柏籽清香,羊絨產量也高。

人們把這種具有清香與藥效,生活在古柏裡的絨山羊俗稱為“岢嵐柏籽羊”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騎在羊背上,柏仔羊如何作為品牌推廣到市場?

“岢嵐柏籽羊”2012年通過國家地理標誌認證,成為了岢嵐當地的特色型經濟羊種,被當地人視為“吉祥物”

目前岢嵐全縣絨山羊飼養量達60萬隻左右,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三晉絨山羊第一縣——騎在羊背上的岢嵐。”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老話講“酒香也怕巷子深”,其實在來岢嵐前筆者和很多人一樣,對岢嵐柏籽羊知之甚少。雖然它很早就申請了國家地理標誌認證,但並沒有作為一個品牌推廣到市場,只在山西忻州地區小有名氣。

過去,岢嵐的羊產業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當地從事羊肉的小企業需要把羊先拉到懷仁,加工好之後再運回來,這中間的運輸成本非常高。很多本地的活羊被販賣到外地,老百姓從中真正獲利很少。

好山好水餵養出了大山裡的“吉祥物”,而“吉祥物”如何能給百姓真正帶來吉祥,孕育出致富的夢想?當地政府下定決心要補上岢嵐羊產業的短板,把羊產業扶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招商引資,引入科技企業補短板

助力羊產業,民營企業家投資建廠

招商引資是岢嵐政府推進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筆者在岢嵐走訪了通過招商引資在岢嵐落地的山西晉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晉嵐公司。

2017年年初,原本從事建築行業的太原民營企業家劉四明經人推薦來到岢嵐進行項目考察。

當時對岢嵐的第一印象是:地方雖然不大,但相當整潔,這裡的人民特別純樸,看到他們的貧困,劉四明覺得需要有企業來進行幫扶,作為企業家應該奉獻自己的力量,因此投資了岢嵐羊產業。

岢嵐的風土人情加上當地政府對企業的熱情,讓本就是性情中人的劉四明很快作出決定,從項目考察到落地,只用了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羊肉生產線

2017年4月劉四明投資的晉嵐公司在岢嵐成立,斥巨資建廠房,引入國內先進的兩條羊屠宰流水線,以及德國分割和美國真空包裝設備。

2018年12月正式投產,成為集“飼草料加工、良種羊肉繁育、規模化基地養殖、活畜交易中心、生產及深加工、全國終端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綠色生態全產業鏈運營公司。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羊肉生產線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刀尖上找利潤,等待的過程漫長而痛苦

筆者參觀了晉嵐公司建設完成的一期工程項目,主要以羊屠宰、精加工為主。隔著玻璃看到一排排現代化的生產設備,長長的生產線上穿著白色工作服的技術人員在封閉的車間裡有序進行著不同環節的羊肉加工,整個工藝流程科學複雜。

做良心企業,食品安全是首要。在排酸室,屠宰清洗後的羊胴體掛起來進行排酸,排酸庫的溫度為0℃—4℃,相對溼度為85%—95%,排酸時間控制在24—48小時。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羊胴體排酸

排酸是完成羊肉肌間膜溶解達到汁液飽滿、易咀嚼的成熟過程,經排酸的羊肉口感細膩、好熟易爛。同時,在排酸過程中生成的乳酸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提升羊肉的品質和衛生程度。

晉嵐公司生產副總經理劉永勝說:“排酸之後的羊肉去除了有害物質,口感鮮嫩、味道更鮮美,但排酸有損耗,羊肉掛起來會自然蒸發,一隻羊有1.5%的水分損耗,一年屠宰30萬隻羊這個損耗是非常大的。但為了獲得有營養的羊肉,我們願意付出這樣的成本。”

市場是否會接受這樣的成本付出,消費者是否願意多花錢來購買?這是接下來岢嵐柏籽羊肉要面臨的現實考驗。

在劉永勝看來,隨著中國居民物質水平的提高,消費水平逐步提升,人們的生活理念從“將就”到“講究”,更關注食品安全,企業對食品安全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需要一個過程。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對於企業的成長,劉四明有著同樣的擔憂,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市場,羊肉是一個傳統行業,要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要經過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這個等待的時間很痛苦。

劉四明已60有餘,本可以退休在家頤養天年,從搞了大半輩子的建築行業轉型到陌生的羊產業,暮年再創新,筆者看到的是一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豪情。

“雖然我年齡大,但心態很年輕。以當前的經濟形勢,我們是在刀尖上找利潤,很艱難,但拋開賺錢,我有一顆事業心,一種情懷在。下一步要在企業的發展壯大和帶貧增收上下功夫。”劉四明說。

如今,晉嵐公司作為岢嵐的龍頭企業,也是山西省規模最大的羊屠宰加工企業,完善了全縣羊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鏈條,讓岢嵐的羊產業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有效帶動了當地養殖戶,間接帶動了物流、運輸等相關行業。立志於將岢嵐柏籽羊肉打造成中國山羊第一品牌,對岢嵐的脫貧保貧工作影響深遠。

被貧困倒逼的成熟羊產業,如何讓這座國家級貧困縣走出致富路?

編後語:勤勞質樸的岢嵐人民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生息了千百年,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下,在科技企業的助力下,在岢嵐人民的辛勤耕耘下,筆者希望全縣的羊產業能夠蓬勃發展,岢嵐柏仔羊能夠真正憑藉優質的口感獲得大眾的認可,被更多人熟知,助力岢嵐人民實現致富夢想!(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