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時千萬別做2件事,不然就是白灸,90%的人都不知道!

1

艾灸時,千萬別分心


艾灸時千萬別做2件事,不然就是白灸,90%的人都不知道!



時下之人,有個普遍的情況,容易分心!

吃飯時走來走去,看電視,玩電腦,

開車時和人聊天,吃零食,打電話,

學習工作時,腦袋裡想的是玩耍,玩具,

包括失眠,無法入睡,也是分心的一種表現。

中醫看來,分心最直接的後果,是會分散人體內的氣,降低身體的抵抗力。

西醫所說的亞健康,根源上講,ye1是身體裡的氣分散了,好像一群散兵遊勇,形成不了有效的戰鬥力,保護不了身體,疾病一來擋也擋不住。

而中醫針灸之所以能夠調理疾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能夠幫助人體把分散的氣凝聚起來,安排到身體虛弱,患病的地方,從而讓身體快速恢復。

但現在很多人艾灸時,也開始分心了,耐不住寂寞,一邊艾灸,一邊玩手機,和人聊天,甚至動不動起來接個電話。

這種情況下,因為分心,氣散亂了,艾灸時要把這些氣調動起來就十分困難,那可想而知,艾灸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2

艾灸時,千萬別激動


艾灸時千萬別做2件事,不然就是白灸,90%的人都不知道!


艾灸是古老溫和中醫療法,除少數對艾過敏,以及患有特殊疾患者,不論年齡,不分體質,上至耄耋老人,下到三歲小兒,皆可艾灸。

不過有些情況下,艾灸還不如不灸,因為灸了也是白灸,比如情緒激動的時候。

什麼是激動?情緒不穩,即是激動!太興奮,太生氣,太憤怒,太傷心,都是情緒激動的表現,是艾灸很忌諱的,艾灸禁忌裡也有提到,人在大悲之時不能艾灸!

艾灸為行氣活血之法,主在溫陽補氣,調理人體內混亂的氣血,讓人的身體迴歸陰陽平衡。情緒激動時,身體裡氣和血都會劇烈湧動,不受控制,此時艾灸,就是強行干擾,氣血不受調控,效果微乎其微,灸了也等於白灸,甚至還有可能加劇情況。

所以,假如你現在很激動,那麼先緩一緩,放鬆放鬆,等情緒平穩下來倒不如先不灸,休息一段時間,等待心緒平靜,再灸不妨!艾灸時,尤其是不能發怒!

3

怒傷肝、傷肺、傷胃


艾灸時千萬別做2件事,不然就是白灸,90%的人都不知道!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及:“怒傷肝,悲勝恐。”其實不止是傷肝,發怒時還會進一步的傷肺傷胃。

首先,怒傷肝:肝主疏洩條達,肝氣既不能抑鬱,也不可亢盛,最好是保持一種活潑靈動的狀態。但生氣發怒時,肝失疏洩、氣機失調,會引發情志抑鬱或亢奮,導致“暴怒傷肝”,引發肝臟區域疼痛等症狀。

現代研究也表明,生氣時會分泌“兒茶酚胺”,作用於神經系統,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血液和肝細胞內毒素增加,對患有肝病的人危害很大。

其次,怒傷肺:肝主生髮,肺主肅降,二者相互配合。生氣動怒時,肝氣過旺,肝火亢逆上行,影響及肺,則肺失清肅,功能減弱,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生氣動怒時,病情會因此加重複發。

最後,怒傷胃:很明顯的一點,人生氣時會吃不下飯,因為肝主疏洩,肝功能協調,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條件。生氣時,肝鬱氣滯,肝氣犯胃,則胃失和降,肝胃不和,人會出現脅痛、胃脹痛、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等症狀。

可見,脾氣再火爆,也不應動不動就發怒,憤怒並不能使人達到目的,但是一定會傷害你自己。有了憤怒,及時釋放出去,不要念念不忘,更不要帶著怒氣艾灸!

4

艾灸時應該怎麼做?


艾灸時千萬別做2件事,不然就是白灸,90%的人都不知道!


艾灸時應該做什麼?

首先,保持心平氣和,灸友們艾灸之前,可以先把一些索事處理好,或者暫時放一放,手機靜音或關機,就靜靜的坐著躺著,放空腦袋,讓艾灸充分發揮它的力量。

其次,艾灸之前,可以做一些“準備”活動,讓身體裡的氣活躍起來。比如艾灸前喝一杯熱水,用熱水泡腳,搓揉皮膚,推背、揉腹、放鬆身心,刮刮四肢或者背部的經絡。


艾灸時千萬別做2件事,不然就是白灸,90%的人都不知道!


做了準備活動,再艾灸,就不太容易上火了,且灸感明顯,身心舒暢。像頸椎病,富貴包等頑固性疾病,先刮一刮,再艾灸患處,效果通常來的更快。

“知艾者福,善灸者壽”,懂得艾灸,合理使用,認真對待,做一個善灸者,艾灸也會給你帶來福分與健康!

PS:艾灸時,牢記兩點:不激動、不分心,你認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