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首先恭喜周深隔離完畢,這意味著,比賽的公平性,將會更大程度保障。


雲錄製第三期,所有歌手都已經完全適應,從一開始的摸爬滾打,一直到現在能夠隨意嘗試自己的音樂理念,既是歌手能力的進步,也是人類與科技之間,交互的進步。


接下來逐一點評每位歌手的唱功表現: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01

蕭敬騰《好的晚安》


五期聽過來,醬醬認為蕭敬騰現在應該掌握了兩套發聲模式,一套是之前批判過的高喉位扁平化發聲,一套是現在面對抒情歌曲的時候喉位穩定的發聲。第二套發聲模式當然是極好的,演唱《那女孩對我說》的時候,便遊刃有餘地使用過。不過,那首歌曲實在不夠好,所以,反響平平。這首《好的晚安》,歌曲本身的質量,終於給蕭敬騰第二套發聲模式,提供了一個施展的空間。



那麼,為什麼蕭敬騰會採納兩套發聲模式呢?許多朋友或許會覺得,一套發聲模式拿來唱搖滾,一套發聲模式拿來唱抒情。但是,這種觀點並不確切。上禮拜那首《純金打造》,便是一首抒情歌曲,蕭敬騰還是使用了第一套發聲模式。


醬醬認為,蕭敬騰之所以會採納兩套發聲模式,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音域的限制。蕭敬騰第二套發聲模式,也就是喉位穩定的發聲,是非常漂亮的。但是,對於蕭敬騰來說,這一套發聲模式,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唱不高。通常面對Bb4的時候,便會開始發撐,充滿極限感。所以,如果蕭敬騰想要獲得更高的音域,或者是在換聲區持續輸出,就必須轉換為第一套發聲模式,也就是高喉位扁平化的發聲。暫且不說這一套發聲模式,會讓聲音發生哪些故障,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實在是簡單粗暴地滿足了蕭敬騰上高音的目的。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所以,透過蕭敬騰的選曲,基本上就能夠判斷聲音呈現將會如何。


這首《好的晚安》,對於蕭敬騰第二套發聲模式來說,實在再合適不過。最高音A4,並且還是單音,不需要在換聲區持續輸出,既保障了歌手舞臺應該有的高音刺激點,又保障了聲音的安全性。


饒是如此,蕭敬騰的聲音質感,還是比醬醬預料之中更好。張口便是一個極為入麥的氣聲,似幻似虛的氣流感,彷彿夜幕下窗外朦朧的城市燈火。



入麥,就是蕭敬騰這個表演給予醬醬的最直觀感受,不論自然聲區的常規閉合狀態,還是換聲區的聲帶拉緊狀態,每一個音,全部被麥克風牢牢吸收,說明聲門相互之間的拍打,具有相當規律性。此外,蕭敬騰將喉頭居中,穩定下來,更是順勢激活了廣闊的胸腔共鳴。明亮度與空間感,兼而有之,漂亮極了。


這是蕭敬騰五期以來,唱得最好的一次,聲音完全規範化,並且質感濃郁。希望他能夠一直這樣唱下去。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02

周深《Monsters》


去年十月份,便已經聽過周深在“中國夢之聲·我們的歌”,演唱這首歌曲。發聲狀態,整體來說,醬醬認為歌手版,相比我歌版,還是略遜一籌。


前段,周深的弱混聲與平衡混聲,一如既往漂亮。律動也非常不錯,“hide hide hide”,“smile smile”;如果不看視頻,醬醬甚至都能聯想周深像一流的R&B歌手那樣,使用手掌擊打著節奏。對於唯美系歌手來說,這樣子的律動感,還是比較難得的。



問題在於,歌手版的伴奏,實在太滿太大,副歌部分,電吉他一響,周深音量也好,聲壓也好,全部蓋不住。但是,周深又不希望人聲被伴奏掩蓋,於是,索性加強氣流對於聲門的衝擊。如果衝擊過於大,將會導致的結果,就是衝出腔體。所以,相比我歌版,被面罩共鳴完整包裹的混聲來說,歌手版,就顯得過於扁,過於白了。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當然,能夠在歌手舞臺,看到周深如此自如的歌唱,還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一件事情。後段的超級頭聲吟唱,也就是假聲男高音發聲,質量也完全在線。希望以後的表演,能夠與編曲老師,包括伴奏團隊協商好。競技舞臺上,團隊對於人聲的瞭解與配合,實在太重要了。


03

黃霄雲《連名帶姓》


醬醬覺得黃霄雲參加歌手以來,不安全感應該一直縈繞心中。資歷的定位,輿論的導向,都是這樣一個98年的姑娘,目前來說,不應該面對,卻又必須面對的事情。但是,面向公眾,她不能流露任何情緒。所以,四期以來,她急切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希望藉此沖淡不安全感。凡是自己掌握的發聲技術,不論是否掌握成熟,全部拿出來秀一遍,質量上的矛盾感,也就湧現了出來。其實非常惋惜。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很高興這首《連名帶姓》,黃霄雲的技術使用,變得節制了起來。不是說不應該炫技,關鍵是歌手對於自己的技術能力,應該具備清晰認知,不然就會暴露短板。


一向急切展示能力的黃霄雲,演唱這首《連名帶姓》,竟然會在定調上,降低一個半音,可見她已經心無掛礙,並且完全瞭解了自己演唱體系之中,最具價值的東西。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最為突出的,便是她的低位置。並沒有像那些寬大厚的女歌手一樣,玩兒命似的擴寬胸腔共鳴。黃霄雲的低位置,表現在喉腔通暢,以及口腔包裹,所激活的暗沉音色。沒有走大發聲體積的路子,她在低位置的基礎上,或者說暗沉音色的基礎上,滲入環甲肌,滲入邊緣振動,由此獲得了一個充滿了醇厚感的輕機能音色。


且看黃霄雲絲滑的聲線,將這層充滿了醇厚感的輕機能音色,穿針引線般貫穿下去。修飾技巧天衣無縫地點綴其中,鼻滑音更是精妙,第一段副歌,“只剩你沒拆穿我”,“拆穿我”三個字,令人窒息的美感。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縱觀全曲的聲音表現,不論是整體走向,還是細節雕琢,全部盡善盡美。喉外肌的鬆弛度,音色的彈性與光滑,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最令醬醬感到震撼的,還是這首歌曲之中哭腔的使用,雖然是一首情歌,但是,黃霄雲的哭腔,容納的情感,彷彿是將一個月以來,受到的委屈,不甘,全部傾述在其中。聯想到《你的答案》與《打開》,技術的瘋狂使用,其實也就是她面對委屈與不甘時的倔強,在這首《連名帶姓》之中,終於捨棄了倔強,完全宣洩了出來。太令人動容了。

完美的表演,一想到這個速度化的時代,一位98年的姑娘,能夠這麼認認真真地唱歌,就令人感動。


04

秦凡淇《不透氣的房間》


這首歌曲比較像是周杰倫《爸,我回來了》的“溫柔版”,粗暴的家庭暴力,在這首歌曲之中,變成了壓抑的冷暴力。電子的編曲,迷離的節奏,更是加深了這層壓抑感。令人不禁聯想到電影《狗十三》,那一層令人透不過氣的爛透了的青春。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歌曲本身醬醬還是比較喜歡的,但是,秦凡淇的競技性,實在不夠強。演唱缺少亮點,全部都是口腔共鳴,發聲十分常規,就像說話一樣。雖然足夠完整地詮釋她所創作的歌曲,但是,論及高級感,論及雕琢感,也完全尋找不到蹤跡。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另一方面,歌曲實在太平。其實,秦凡淇的演唱能力,跟第二期劉柏辛,差不了多少。但是,劉柏辛的競技性一定會更強,原因就在於,劉柏辛的歌曲,充滿了噱頭,充滿了攻擊性,演唱上也更聰明,知道使用哪些巧思來提升表現力。


秦凡淇這首青少年氣息濃郁的歌曲,她的呈現,實際上也正如青少年一般老實,規矩。她更適合的應該是音樂節的舞臺。


05

袁婭維《悽美地》


袁婭維的演唱,除了技術上的先進性,還有藝術上的先鋒性。


這首《悽美地》,袁婭維一改往常氣若游絲的細膩唱腔,主歌部分,使用了更為豎向的發聲。但是,沒有擴寬胸腔,而是注重口腔,並且,保持聲帶邊緣振動。所以,聲音呈現上,音色黯淡,但是,發聲體積,卻又顯得格外輕盈。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這是迷幻感濃郁的唱腔。醬醬個人之前倒是從來沒有聽到過袁婭維這麼唱過歌,雖然從技術性來說,只是口腔共鳴方向的簡單調整,並不算多麼難。但是,折射出來的意義,卻是讓我們發現,袁婭維對於自己的聲音,究竟多麼瞭解。


那麼,藝術上的先鋒性,又體現在哪裡呢?醬醬認為就是她不論怎麼演唱,始終瀰漫著一股國際化氣息。作為從《中國好聲音》脫穎而出的元老級女歌手,其實,在中國好聲音舞臺,包括中國其他選秀節目的舞臺,不少女歌手,都希望令自己的聲音變得洋氣。於是,她們採取的辦法,就是大量翻唱英文歌曲,並且,音色怪異化,或是撐大腔體強行製造歐美Diva的聲音。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但是,袁婭維不一樣,她深知一種聲音形象,哪些東西是浮光掠影,哪些東西是追根溯源。所以,她不在意噱頭,踏踏實實地在聲樂方法上費功夫。根源的鞏固,才能夠承接華麗的包裝。所以,對於功力深厚的袁婭維來說,她完全不需要大費周章地去擠聲帶,撐腔體,強行追求歐美diva的聲音。該怎麼唱怎麼唱,口腔稍微調整一下,立刻獲得國際化音色。並且,不論她的口腔如何調整,音色上,不論是像前幾期那樣細若遊絲,還是像這一期這樣迷幻朦朧,那層國際化的氣質,都揮之不去。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當然,這個表演,在演唱上,並不是沒有瑕疵。高音區的不少閉口音咬字,略微有些發緊。尤其是最後一段副歌,“僅有的溫柔”,“僅”字,下巴十分用力,導致了聲道堵塞,以至於發聲點都沒有能夠很好地凝聚,散開了。


當然,瑕不掩瑜,依然是一個技術性十分高超,先鋒前沿的表演。


06

吉克雋逸《Power To Forgive》


噱頭感十足的表演來啦。

能夠奇襲成功,還是不難以理解的。歌曲本身的質感非常好,時尚,性感,野性,前沿。吉克雋逸的演唱,更是瘋狂堆料,假聲淺唱,高音輸出,全部拿出來秀了一遍。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但是,如果討論唱功本身,就差了很多意思了。


中低聲區,缺少共鳴,音色又幹又扁。此外去,氣流不能夠規律性輸出,加深了聲音的頓挫感,聲線無法延展開來。她的咬字又是很重的。當這一系列因素,混雜在一起的時候,最終的聲音呈現,就是一個比較容易發炸的聲音。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以醬醬對於吉克雋逸的瞭解,她幾乎不具備在換聲區持續穩定輸出的能力,一方面,共鳴跟不上,另一方面,喉頭穩不住。所以,這首《Power To Forgive》,吉克雋逸很聰明地在後段加入了兩個Gb5的高音,既避免了暴露換聲能力的短板,又不會顯得聲音表現沒有說服力。


饒是如此,這兩個Gb5高音,質量也是堪憂的。氣流強衝的痕跡太明顯,聲帶險些沒有閉得住,被氣流衝開,自然也談不上發聲點小與喉外肌鬆弛。尤其是第二個Gb5,聽得人提心吊膽,喉頭不停上下亂躥,差點大破音,還好扛住了。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醬醬不是特別喜歡這個表演。能夠理解它的野性,攻擊性。但是在醬醬看來,這個表演,就像一棟建築華麗的樓房,但是,地基不夠牢固,所以,不論這棟樓房造型多麼別緻,燈光多麼絢麗,它也是搖搖欲墜的。


07

米希亞《深情包圍》


不論音樂,還是演唱,都是本期最愛。


留意了一下風評,許多朋友認為,米希亞在這個表演之中,展示的節奏律動,並不像歐美純正的R&B歌手那般輕盈靈動,而是重拳出擊的。事實上,如果大家聽過這首《深情包圍》1998的原版,便會發現,米希亞早期的唱法,也是走輕盈靈動的路子。


但是,醬醬絲毫不覺得歌手舞臺上的重拳出擊,遜色於原版的輕盈靈動,此時此刻的米希亞,向我們展示著一位年過四十的女歌手,擁有什麼樣的素養,能夠散發什麼樣的魅力。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序幕拉開以後,直接一個Gb6——Ab6的哨音,掀開高潮,毫無保留地釋放大招,自信地告訴聽眾,這是一個從頭到尾不會讓你喘息的表演。


深沉的胸腔共鳴,施予的厚重音色,完全沒有影響米希亞聲線的鋪展,她踩塌的節奏,拍打的律動,連接的間隔,全部被這一塊又一塊猶如磐石的聲音給填滿。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聽現在的米希亞唱歌,聽的就是她的通道,聽的就是她的共鳴。這首《深情包圍》,米希亞則是在告訴我們,即便自己擁有如此強悍的共鳴與通道,一樣不妨礙R&B的拿捏。是的,何必輕盈靈動。面對節奏律動,一般R&B歌手輕盈靈動,米希亞重拳出擊;一般R&B歌手宛如流星劃過,米希亞宛如隕石墜落;一般R&B歌手將聲音化為一條音波,米希亞將聲音化為一陣音浪。


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其實,這首《深情包圍》,米希亞的演唱,並不是絕對完美。年齡所限,使得她面對動態這麼大的舞步,演唱到後段,不難發現氣息有些跟不上。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但是,她的思維是這麼年輕。她使用高級卻又並不完美的演唱技術,跳動著不靈活甚至有些生硬的舞步,而在她的神采之中,依然洋溢著絕對的快樂與自信,這是出道二十多年以來的沉澱與釋放,更是41歲的米希亞向我們譜寫出來的她的青春氣息。令人震撼並感動。


08

華晨宇《我們》


這個表演,應該稱得上Live的一鏡到底吧,並且還是全程對焦,對於演唱者的心理素質還是有所考驗的。


這段時間以來,閱讀到了不少業餘人士,對於華晨宇的演唱總結,大概內容為:一段平鋪直敘,一段吟唱,一段說唱,最後,吼兩嗓子高音,所以,非常公式化,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這樣子的總結,令醬醬聯想到了許多年以前,也有不少業餘人士,將鄭淳元與黃綺珊的演唱,總結為三段式結構。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乍看之下,似乎有理有據,但是,如果從邏輯角度,進行思考的話,便會發現,一切宏觀視角的批判總結,都是混淆視聽。宏觀視角,當然就是結構。然而,構成結構的元素,本身一隻手就能夠數得過來。按照這些業餘人士的邏輯,《詩經》,包括許多古詩詞,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嘛,從宏觀視角上來看,先是賦,再是比,後是興,非常公式化呀,非常三段式結構呀……你們說是不是混淆視聽。


專業分析,一定都是從微觀視角,進行挖掘的。聲樂的微觀視角是什麼呢,當然就是那些細緻的發聲技術。作為評論者,不談演唱技術,去談演唱結構,那麼,談一圈下來,其實所有歌手都是大差不差。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即便從演唱結構來說,相比一般實力歌手,華晨宇的演唱結構其實已經相當複雜了。是呀,說得沒錯,華晨宇的演唱,就是一段平鋪直敘,一段吟唱,一段說唱,最後,吼兩嗓子高音。但是,一般歌手的演唱結構是什麼呢,主歌平鋪直敘,副歌先輕後重。


正是複雜的演唱結構,才使得華晨宇的演唱,許多朋友聽不懂,難以從微觀視角進行賞析。但是,這首《我們》,華晨宇終於將演唱結構,簡單明瞭化,跟一般歌手一樣,主歌平鋪直敘,副歌先輕後重,乃至爆發。這也就方便了我們剖析華晨宇聲音之中的那些微觀成分,或者說,告訴了大家,當華晨宇的聲音變得主流化的時候,究竟是什麼樣子。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唱得實在太好了。主歌部分,紮實的胸腔共鳴,與濃郁的口腔共鳴,相互輝映,不需要依靠過多的裝飾音打扮,僅僅是留意一下咬字輕重,再適量滲入氣聲,便將人聲的意境,完善鋪展了開來。


副歌部分,不必撕裂,不必高喉頭,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華晨宇的壓縮技術多麼強大。“還能做什麼呢”,高音到達G4,鋒利而又充滿光澤,喉外肌完全放鬆,通道也打得很開。隨後,“只是不願承認”,一連串A4,以及Bb4,聲帶進一步壓縮,犧牲部分通道的寬闊度,從而獲得一個更為鋒利明亮的金屬音質。


這是一個完全主流化,並且規範化的演唱。我早就說過,華晨宇“非主流”的演唱,其實依然蘊藏著強大的控制,是有別於許多真正不科學發聲的歌手的。而對於控制能力如此強大的華晨宇來說,他想要主流化,規範化演唱,實在是輕而易舉。《我們》證明了醬醬的觀點。


09

徐佳瑩《言不由衷》


唱得非常好,滿是細節之美。


一張口就是良好的弱混聲,氣聲也非常規律,沒有漏氣,輕重的控制,語氣的拿捏,令人十分迷醉。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間奏的弱聲也十分唯美,高音達到了C#5與D5,聲帶閉合依然完善,喉外肌也保持著完全的鬆弛度。



最重要的是,在這首歌曲之中,徐佳瑩的發聲,不再完全平面化,前段的弱混聲,實際上已經觸發了不少高位置所帶來的靈動感。



但是,徐佳瑩唱得好的地方,主要還是表現在細節拿捏上,而不是發聲能力上。從發聲能力上來說,徐佳瑩的支點還是比較淺,支撐比較弱,弱混聲雖然唯美,但是也缺少底部支撐的踏實感,感覺隨時就會飄走。後段情緒變得濃烈,需要加強一定力量的時候,由於徐佳瑩完全不會壓縮,所以只能增加氣流,撐大音量,這樣子的聲音,本質上當然還是散的。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徐佳瑩的演唱意識真的非常好,她需要一個優質的發聲機能,來承載她的演唱意識。


上個禮拜,醬醬表示第四期,是《歌手·當打之年》目前為止最精彩的一期。想不到一週過去,第四期的風頭,就完全被第五期給搶過了。


是的,第五期十分精彩,不論是黃霄雲化繁為簡的演唱,還是華晨宇規範化的人聲展示,亦或是周深與米希亞有別於前四期的曲風嘗試,都向我們展示著,越來越多元化的“歌手”。


《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 唱功技術分析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評論上方)的“瞭解更多”進行系統的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