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粥樣硬化的軟斑與硬斑哪一個危險?如何控制和消除?

KM羅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首先無論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無論是硬斑還是軟班都是血管發生的病變,只是在形態上及斑塊內部的構成上略有差別,比如當斑塊的核心物質為脂質化的脂類物質時,即為通常所說的軟斑;如果這些脂質發生鈣化形成較硬的物質時,就稱之為硬斑;再比如,斑塊外包裹纖維組織,較薄時斑塊較為柔軟,比較厚實時斑塊受到的保護作用較強,看起來硬度要大一些。

因為斑塊的發生已經破壞了血管的正常結構,因此斑塊一旦形成很難去除掉,也因如此斑塊是不會從血管上脫落下來的,通常所說的斑塊堵塞血管,一方面是因為斑塊較大造成血管管腔的狹窄影響血流,另一方面是斑塊發生破裂後,裡面的脂狀物暴露在血液中引起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所致,而軟斑塊由於外層纖維層較薄及內容物較軟相對來說更容易發生破裂。

因此,對於斑塊的治療,能做的是阻止其繼續長大及增強穩定性避免破裂的發生,通常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

嚴控控制血糖、血壓,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比如增強運動、避免熬夜、戒除菸酒等,這些都是造成血管內皮損傷,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危險因素;同時這些因素也會對已經形成的斑塊產生刺激,從而導致斑塊破裂。

嚴格控制血脂 血脂的升高為脂肪在血管內皮中的沉積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將會把更多的脂肪運送進血管內皮中,因此在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中,對血脂的控制甚至比控制血糖、血壓還要重要。臨床上對尚未發生心腦血管的人要將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果已經發生了心腦血管的人要控制在1.8mmol/L,這也是穩定斑塊避免破裂的一項重要措施,往往需要降脂藥的幫助,且需要長期服用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很多有動脈病變的患者在行動脈彩超檢查時,報告上都會出現“動脈粥樣硬化伴不穩定斑塊形成”,其中,“不穩定動脈斑塊”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軟斑。所以,軟斑就是動脈中的不穩定斑塊,很容易發生破裂或脫落;硬斑由於其鈣化變硬,基本很穩定,很少破裂或脫落。由於軟斑不穩定,故危險性相對較高,就好比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繼發血栓形成,引起血管堵塞,使重要組織器官缺血梗死,如頸動脈斑塊破裂繼發形成血栓,引起腦梗死等。

針對軟斑病變,治療的目的是穩定斑塊,以藥物治療為主。目前主要用於穩定斑塊的藥物為他汀類藥物,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防止斑塊破裂;在使用他汀的同時,建議聯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由於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可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故常與他汀合用預防軟斑病人的血管堵塞。


很多病人都比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動脈斑塊能不能消除,這個問題可能會讓患者朋友失望了,動脈斑塊一旦形成,便很難消除,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軟斑轉化成硬斑,使硬斑更加穩定。在配合使用穩定斑塊藥物的同時,我們可通過低鹽低脂飲食、控制三高、降低血半胱氨酸水平等,減少新發動脈斑塊的出現,或避免原有斑塊病變加重,防止動脈狹窄加重。


醫DAO


動脈粥樣硬化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它是多個危險因素共同所致血管病變,如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同時也是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直接原因,如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因此,發現動脈粥樣硬化以後應積極治療,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那麼,動脈粥樣硬化的軟斑與硬斑誰更危險,如何控制與消除動脈斑塊?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起始於動脈內膜,斑塊的形成僅為動脈粥樣硬化病程中的一個特殊時期,但斑塊一旦形成,幾乎無法消除。雖然斑塊無法消除,但通過積極治療,可穩定並逆轉斑塊,降低其危險性,預防或延緩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對於斑塊的危險性,軟斑的危險性高於硬斑,幾乎所有的心肌梗死、腦梗死,都是在冠脈、頭頸部動脈狹窄的基礎上,發生軟斑破裂,誘發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使心肌、腦組織因缺血、缺氧而壞死。軟斑塊之所以如此危險,是因為軟斑內部充滿了脂質,但包裹脂質的纖維帽在血流的衝擊下,卻容易發生破裂,破壞了動脈內膜的完整性,脂質等物質暴露在血液中,誘發血小板聚集,致使血栓形成。相反,硬斑內部幾乎鈣化,很少發生破裂,故危險性相對低於軟斑。

現在的彩超報告上幾乎不會描述斑塊是軟斑還是硬斑,取而代之的是不穩定斑塊與穩定斑塊。不穩定斑塊是易發生破裂、誘發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斑塊。故發現不穩定斑塊以後,應積極治療。在治療上,他汀是逆轉、穩定斑塊的首選藥,別無他選。他汀一般用於有不穩定斑塊形成,或動脈狹窄達到50%,或已經發生過腦卒中、冠心病的患者。通過他汀治療,不僅可預防新生斑塊形成,還可縮小並穩定現有斑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除開他汀,還應給予阿司匹林,後者可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二者同時應用將大幅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此外,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還應改變生活方式,以低鹽、低脂、低膽固醇、低糖飲食為主,戒菸限酒,同時控制好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

綜上,軟斑的危險性高於硬斑。斑塊一旦形成,幾乎不能消除,但可通過積極、合理的治療,逆轉或穩定斑塊,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治療首選他汀,其次應給予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同時改變生活方式,控制好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動脈粥樣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形式,對於存在動脈斑塊的人群來說,硬斑塊相對穩定安全,屬於穩定性斑塊,不宜發生破解、脫落,而軟斑塊則屬於不穩定性斑塊,有一定破解、脫落,引起血管堵塞的風險。


動脈粥樣可通過彩超檢查明確,根據斑塊回聲特點和穩定性,將動脈斑塊分為穩定性斑塊(即硬斑塊)和不穩定性斑塊(軟斑塊、扁平斑塊和混合性斑塊)。

對於穩定性斑塊而言,一般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就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而對於不穩定性斑塊,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合理用藥,必要時可手術治療,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戒菸限酒、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對於不穩定性斑塊,建議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以穩定斑塊。對於血管狹窄明顯或出現急性堵塞的人群,必要時可行介入或手術治療。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沒去


銀杏葉的守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