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語感該如何培養?

亓槭


語感語感,說直白點就是個人對某種語言的感覺(有點類似第六感)。我個人就有親身體驗,例如高中時做英語單選題,對於ABCD四個選項,其實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選擇B是對的,可最後就選了B,一對答案,還真是對的!那要如何從小學開始培養孩子的英語語感呢?作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我有以下幾條建議:

1.進行大量的英語輸入,最好的兩種方式就是聽和讀!首先談談該怎麼聽:您可以選擇英語歌曲(適合兒童聽的),適合孩子看的英語電影,動畫片(就非常不錯)!如果家長本身會英語,也可以在平時生活中多加引導,很簡單的數字,顏色,水果都可以灌輸給孩子。選擇聽力材料的前提是孩子得喜歡,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多聽,才能在大腦中保留印象;其次,要怎麼看呢?簡單的英文版的故事書就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家長能夠做到堅持給孩子讀英文繪本那就更好了!如果不會的家長,可以藉助多媒體的幫助,讓孩子邊聽邊理解故事;

2.進行適當的輸出和口頭練習:簡單點說就是鼓勵並讓孩子堅持朗讀自己已經會讀的單詞,詞組和句子,並在生活中用簡單的英語回答問題,舉個例子,我經常讓我4歲的女兒用她已經學過的英文單詞代替中文,看到蘋果🍎香蕉之類的,她自然而然能夠用英文說出來,我想這輩子她都不會忘記這些她在幼年時期就會的單詞。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珍寰說


我做過五年的青少英語教學,女兒現在上小學一年級,英語語感還不錯,來說說我的方法吧。

首先,語感不是一天培養出來的,是日積月累得來的。

越早開始越好,我家孩子是兩歲開始的。

具體的做法,英文繪本閱讀。

注意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比如我孩子最早看的是buscit小餅乾系列。句子很短,很好理解,圖片很可愛,小孩子會比較喜歡。

繪本閱讀也需要注意方法,最好固定一個時間,每次時間不要太長,20分鐘就可以。

一定要堅持,每次不易過長時間,但每天都要讀,重在堅持。

英文繪本閱讀是最好的方法。不要一上來就給孩子講字母,音標,沒有用。

孩子聽的多了,自然會讀,不用刻意讓孩子全部知道單詞的意思,一定要潛移默化的學習。

繪本不要太難,要按照孩子的水平。

有幾本比較好的英文繪本推薦給大家。

I can read 系列

培生英語分階閱讀

牛津樹

書的選擇有很多,重點是要堅持,像春雨,潤物細無聲。

時間久了,語感就出來了。


靜靜的風景和星空


小學生英語語感該如何培養呢?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來說一說我們現在學英語的兩條路:“英語學得法”和“英語習得法”。“學得”就是有意識的學習和研究一種語言,比如我們現在針對初高中和成人的傳統英語教學方法,也可以稱之為語法翻譯法,它主要是通過學教材背單詞,學語法等方式學習英語。“學得”主要靠毅力和自律,有時還需要點智商,因為每個學生對於單詞和語法的理解掌握程度是不一樣的。“習得”指通過大量接觸和使用潛移默化的學會一種語言。這種方法就像我們學中文一樣,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潛意識過程,並沒有經過刻意的按部就班的學習,這種方法就是習得。研究表明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是12歲以前,所以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較好的學習方法是用“習得法”來學英語,作為家長,我們要儘可能多的給孩子創立學習英語的環境,尤其是語感的培養,僅靠學校那一套教材是不可能培養出來的。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幫助孩子有趣味又有效果的培養好語感呢?

第一,英語要想講的好,語感強,必須要有大量聽的輸入才會有說的輸出,那麼對於低齡階段的孩子,英文兒歌和動畫是非常好的磨耳朵👂材料,但是,磨耳朵也要正確的磨才行。有些家長把磨耳朵理解成不管懂不懂,先給孩子放著錄音薰陶著,培養語感。這完全違背了"可理解性輸入"的原則,不理解的輸入等同於噪音是沒有什麼用的,頂多練了一下孩子的樂感,對英語的學習起不到多大作用的。“可理解性輸入”原則是i+1. i是自己現有水平,+1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只加一個,只加一點點的新知,以達到可理解。(理論知識你可以讀一下蓋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所以,要根據孩子現在的英語水平,合理的選擇兒歌和動畫。兒歌推薦:super simple songs/碰碰狐/巴塔木/鵝媽媽童謠等經典啟蒙兒歌系列;動畫推薦:小豬佩奇,小鼠波波,愛探險的朵拉,迪士尼經典動畫等。具體操作辦法,我建議先看視頻幫助孩子理解語境,熟悉的差不多了,之後再裸聽音頻,聽多了之後孩子的英語語調都會變得更好,語感也會更強。現在網絡很強大,這些資源都可以從網上找到免費的鏈接。

第二,前面講的主要是輸入,接下來我們說一下輸出,我特別推薦分級讀物,比如說:海尼曼系列,RAZ系列,牛津閱讀樹系列等都很好。如果你自己輔導不了孩子分級閱讀,你可以買書配上點讀筆,這樣孩子就可以自己點讀學,現在網上也有很多的繪本app,可以從app上面帶孩子分級閱讀。這樣可以讓孩子邊聽邊跟讀,提升自己的語感,分級讀物每本內容都不是特別多,閱讀負擔輕,而且難度一級一級不斷上升的,就像遊戲中打怪獸一樣,讀起來很有成就感。

第三,孩子如果現在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自己經濟實力又允許的話,可以給孩子報個外教口語課,一可以提升英語口語,二也可以增加英語學習的樂趣。

最後,如果家長自己本身可以講英語,儘量要多和孩子日常對話,主要是為了增加孩子開口的自信心。如果自己英語口語不行,那麼在孩子學英語的時候也儘量陪伴在身邊,既可以增加親子感情,也可以瞭解孩子英語學習的狀況,在必要的時候給孩子提供幫助。

英語學習的路程很漫長,貴在堅持!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堅持更為重要,我為你們這些上進的家長點贊👍。加油!✊




Kaka老師講英語


我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對小學生的英語語感培養:

一、朗讀。朗讀有助於語感的形成。先讓孩子們從感性上認識的是一個句子,朗讀的方式應儘量地大聲和快速,這樣學生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覺察不正確的地方,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大聲誦讀,意識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膽量,尤其是英語,平時不會的,不敢的,說不好的單詞、句子等,利用集體誦讀的氛圍,大膽的讀出來。同時也豐富了孩子們額詞彙量,又可以讓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達到質的飛躍。同時朗讀也可以激發小學生的表演慾,也有助於創設真實的會話情景,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進一步感受語言,尋找語感

二、多聽英語原聲。平時多給孩子聽一些英語音頻,有聲書,看英文動畫等,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聽說氛圍中,逐漸感知、模仿語言,不知不覺中增強自己的語感。

三、 多進行背誦。背誦能幫孩子回憶學習過的內容,同時還能增強語感。語感需要積累,需要相當數量的詞彙為基礎,如果詞彙貧乏,培養語感將會成為空中樓閣。多讀是培養語感的最佳途徑之一,注重教材的朗讀和背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習英語同樣如此。大量閱讀,是詞彙快速積累的主要途徑。把單詞放在句子中理解和記憶是最有效的方法。


Sam英語課堂


一、創設聽說環境。增強語感

  語感的培養離不開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環境,中國學生缺少自然的英語環境,因此要增強語感,必須多創設英語環境,尤其是英語聽說環境,讓學生時時沉浸在英語的海洋中。

  (1)堅持用英語授課

  任何一門技巧的入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我們經常發現,某些學生說話的語氣、語調跟老師如出一轍,這就是長期“語言同化”的結果。所以作為英語教師,對自己的英語口語耍有嚴格的要求,課堂上堅持以清晰明快、抑揚頓挫的英語口語給學生鮮活、生動的語言示範,使學生享受到良好的語言薰陶。

  (2)組織各種聽說活動

  充分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師生雙邊活動,應用錄音機、投影機、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創設形象生動的英語聽說情景。上課時還可以通過英語值日生做彙報,看圖說話,複述課文,討論問題等多種形式,儘量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說,增加學生接觸英語,感受英語的機會。

  (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要培養一種能力,光靠課內4O分鐘是不夠的,應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如鼓勵學生課外多聽課文錄音、英美人士朗讀的磁帶;觀看如《瘋狂英語》等錄像;定期收看英語電視節目;課間,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交談儘量用英語進行;開通英語之聲校園廣播,開闢校園英語園地黑板報等等,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聽說氛圍中,逐漸感知、模仿語言,不知不覺中增強自己的語感。

  二、注重朗讀訓練。習得語感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學習漢語的方法。對於學好英語,道理是一樣的,讀得越多,讀得越好,文章中的短語、句子、表達方法就會被學生在無意中消化和吸收,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受力。

  (1)適時進行語音教學

  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有學生用漢語或漢語拼音給英語單詞注音的現象,學生說出來的英語漢語味很濃,聽起來彆扭生硬,很不利於學生準確地聽說英語,不利於創造英語語境。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單詞教學進行適當的音標教學,運用彩色粉筆分別寫出單詞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組合以及與此相對應的音標,形象地幫助學生把字母與讀音聯繫起來,以加強音形聯繫。

  (2)反覆進行跟讀比較

  跟讀指跟著示範讀,範讀可由教師、教學磁帶或朗讀水平高的學生來朗讀,範讀時的語氣、語調、神態、動作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覆地跟讀比較,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

  (3)分角色朗讀

  分角色朗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表演慾,也有助於創設真實的會話情景,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進一步感受語言,尋找語感。

  (4)梯度式朗讀

  朗讀訓練必須有步驟,分層次,讓學生一步一個臺階地練,每一步訓練都應有明確的目標,切實做到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語感能力。

  三、加強口語交際,體驗語感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要多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各種真實的感觸性很強的情景中進一步感悟、運用語言,使自己的語感得到訓練。與此同時,活動中,要讓學生養成善於傾聽的習慣,在認真傾聽的過程中,感受交際過程中優美恰當的語言的魅力,而能聽出別人語言中的語病並幫助同學糾正錯誤,則是語感體驗的更高境界了。

  四、注重日常積累,積澱語感

  積累的目的就在於“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朱熹《朱子讀書法》),學生正是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通過感受和體驗。形成屬於自己的語感的。

  積累語言的重要手段是背誦,背誦時輸入的“語言形式”、文字符號中的形義和已有的各種知識融匯,會共同作用於大腦,產生一系列的反應活動,如感覺、知覺、思維、判斷和分析,這就是語感的形成。各種形式的背誦中以集體背誦最有氣勢,利於協調,可以促進語感較差的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


仙境翁


0-12歲是孩子發展英語語言的黃金時期,一定要在12歲之前讓孩子聽的足夠多!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找英語分級讀物的音頻,反覆作為背景音來播放。不需要讓孩子多麼理解裡面的意思,就是聽,聽,聽,因為12歲之前的孩子,可以全面吸收他所聽到的,這是成人無法具備的優勢。第二就是閱讀,也是找幾套分級閱讀材料,大量陪孩子讀,等孩子具備自主閱讀能力時,大量自主閱讀。我家選的是牛津樹,因為以前不懂這些,錯過了很多時間,孩子11歲時才開始,不過我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真的是吸收很快,從牛津樹一級聽到九級,花了小半年的時間,但孩子的聽力和語感進步的非常迅速。市面上還有很多好的英語材料,比如Wonders加州小學語文,外研社麗聲英語等等。


小麥媽媽


一、創設聽說環境。增強語感

  語感的培養離不開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環境,中國學生缺少自然的英語環境,因此要增強語感,必須多創設英語環境,尤其是英語聽說環境,讓學生時時沉浸在英語的海洋中。

  (1)堅持用英語授課

  任何一門技巧的入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我們經常發現,某些學生說話的語氣、語調跟老師如出一轍,這就是長期“語言同化”的結果。所以作為英語教師,對自己的英語口語耍有嚴格的要求,課堂上堅持以清晰明快、抑揚頓挫的英語口語給學生鮮活、生動的語言示範,使學生享受到良好的語言薰陶。

  (2)組織各種聽說活動

  充分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師生雙邊活動,應用錄音機、投影機、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創設形象生動的英語聽說情景。上課時還可以通過英語值日生做彙報,看圖說話,複述課文,討論問題等多種形式,儘量創造條件讓學生多聽多說,增加學生接觸英語,感受英語的機會。

  (3)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要培養一種能力,光靠課內4O分鐘是不夠的,應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如鼓勵學生課外多聽課文錄音、英美人士朗讀的磁帶;觀看如《瘋狂英語》等錄像;定期收看英語電視節目;課間,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交談儘量用英語進行;開通英語之聲校園廣播,開闢校園英語園地黑板報等等,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聽說氛圍中,逐漸感知、模仿語言,不知不覺中增強自己的語感。

  二、注重朗讀訓練。習得語感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學習漢語的方法。對於學好英語,道理是一樣的,讀得越多,讀得越好,文章中的短語、句子、表達方法就會被學生在無意中消化和吸收,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受力。

  (1)適時進行語音教學

  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有學生用漢語或漢語拼音給英語單詞注音的現象,學生說出來的英語漢語味很濃,聽起來彆扭生硬,很不利於學生準確地聽說英語,不利於創造英語語境。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單詞教學進行適當的音標教學,運用彩色粉筆分別寫出單詞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組合以及與此相對應的音標,形象地幫助學生把字母與讀音聯繫起來,以加強音形聯繫。

  (2)反覆進行跟讀比較

  跟讀指跟著示範讀,範讀可由教師、教學磁帶或朗讀水平高的學生來朗讀,範讀時的語氣、語調、神態、動作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覆地跟讀比較,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

  (3)分角色朗讀

  分角色朗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表演慾,也有助於創設真實的會話情景,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進一步感受語言,尋找語感。

  (4)梯度式朗讀

  朗讀訓練必須有步驟,分層次,讓學生一步一個臺階地練,每一步訓練都應有明確的目標,切實做到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語感能力。

  三、加強口語交際,體驗語感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要多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各種真實的感觸性很強的情景中進一步感悟、運用語言,使自己的語感得到訓練。與此同時,活動中,要讓學生養成善於傾聽的習慣,在認真傾聽的過程中,感受交際過程中優美恰當的語言的魅力,而能聽出別人語言中的語病並幫助同學糾正錯誤,則是語感體驗的更高境界了。

  四、注重日常積累,積澱語感

  積累的目的就在於“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朱熹《朱子讀書法》),學生正是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通過感受和體驗。形成屬於自己的語感的。

  積累語言的重要手段是背誦,背誦時輸入的“語言形式”、文字符號中的形義和已有的各種知識融匯,會共同作用於大腦,產生一系列的反應活動,如感覺、知覺、思維、判斷和分析,這就是語感的形成。各種形式的背誦中以集體背誦最有氣勢,利於協調,可以促進語感較差的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


哈爾濱數學教師宋鵬程



一、不要糾結於語法

在國外,很多小朋友剛上學時語法也是一塌糊塗,但老師不會逐字逐句的去糾正他們,在上課的過程中也不會將語法單獨拿出來講。無論你說話有多少錯誤,寫作有多少語病,你肯說、願意寫,就是好的開始。至於語法上的小錯誤,只要多加練習,語感出來了。

二、不要翻譯

年輕爸媽們教孩子英語時經常犯一個錯誤:利用中文教英文——“寶貝,你看,這是一個叉子,跟媽媽一起說‘fork’!叉子,fork!”詞本身沒問題,但孩子的思考和表達速度會遠遠低於英語母語國家的孩子,因為中文思維會大大幹擾英文表達的正確幾率。

家長們可以嘗試著用英語去解讀英語,用鸚鵡來舉例,我們最好別上來就“It’s a bird!”,那它或許都不會再變成鸚鵡了,可以嘗試著用“A parrot is a tropical bird with a curved beak and brightly-colored or grey feathers. Parrots can be kept as pets. Some parrots are able to copy what people say.”來解釋,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意順序

中國孩子學中文是什麼順序呢?聽、說、讀、寫。

外國孩子學外文的順序是怎樣的呢?聽、說、讀、寫。

聽說能提前英語啟蒙的時間,讀和寫是需要年齡條件支持的,普通孩子不到5歲,基本無法具備“讀寫”的能力;可是剛出生的孩子就有能力“聽和說”。孩子越小膽子越大,從小聽著英語長大,英語就可能不再是他眼中的“外文”了。


公務員之路


一、不要糾結於語法

在國外,很多小朋友剛上學時語法也是一塌糊塗,但老師不會逐字逐句的去糾正他們,在上課的過程中也不會將語法單獨拿出來講。無論你說話有多少錯誤,寫作有多少語病,你肯說、願意寫,就是好的開始。至於語法上的小錯誤,只要多加練習,語感出來了。

二、不要翻譯

年輕爸媽們教孩子英語時經常犯一個錯誤:利用中文教英文——“寶貝,你看,這是一個叉子,跟媽媽一起說‘fork’!叉子,fork!”詞本身沒問題,但孩子的思考和表達速度會遠遠低於英語母語國家的孩子,因為中文思維會大大幹擾英文表達的正確幾率。

家長們可以嘗試著用英語去解讀英語,用鸚鵡來舉例,我們最好別上來就“It’s a bird!”,那它或許都不會再變成鸚鵡了,可以嘗試著用“A parrot is a tropical bird with a curved beak and brightly-colored or grey feathers. Parrots can be kept as pets. Some parrots are able to copy what people say.”來解釋,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意順序

中國孩子學中文是什麼順序呢?聽、說、讀、寫。

外國孩子學外文的順序是怎樣的呢?聽、說、讀、寫。

聽說能提前英語啟蒙的時間,讀和寫是需要年齡條件支持的,普通孩子不到5歲,基本無法具備“讀寫”的能力;可是剛出生的孩子就有能力“聽和說”。孩子越小膽子越大,從小聽著英語長大,英語就可能不再是他眼中的“外文”了。


象山易學堂


小學英語語感的培養可從洗下幾方面著手:

1. 創立孩子的英語學習氛圍,培養英語學習的思維能力。可從家庭、學校等方面進行創建氛圍。

在家時,家長在早晚給孩子播放英語錄音,還可與孩子進行英語繪本的親子共讀。在學校時,教師要堅持英語教學,和孩子交流時鼓勵孩子開口說英語。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學生用英語為單詞釋義。

2.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主動性,重視口語與聽力。

要重視孩子的聽力與口語。小學階段的孩子更要重視常用對話,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低年齡段可以學習自然拼讀,有一定基礎後可以學習音標,讓孩子掌握英語的發音規律。

3.作為教師,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孩子的英語語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有興趣,孩子才願意主動學習。比如教室的佈置可以有英語角,英語園地,教室裡的英語警句,帶孩子進行英語泛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