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為什麼很多人不建議買“萬能險”?

張周韓


我用一個實際案例為大家介紹一下萬能險,至於要不要買,大家自己權衡!

一位朋友于5年前購買了平安的智勝人生,主險為“智勝人生終身壽險”,附加“智勝重疾”+“無憂意外”+“無憂醫療”,年交保費6000元,目前已交費5年,5年共給付利息2200元,扣除初始費用6600元,扣除保障成本2500元,當前賬戶價值23400元。

這個案例中提到要扣除兩種費用:一個是“初始費用”,還有一個是“保障成本”。有的朋友可能比較迷惑,為什麼萬能險還要扣除費用呢?原來,萬能險在每年交費時都需要先扣除初始費用,同時每年扣除一定的保障成本,之後剩餘的保費才進入萬能賬戶開始計息。

“初始費用”和“保障成本”我們都可以從合同中找到!

首先來看初始費用,合同第6頁列明瞭初始費用:

“第1年為50%保費,第2年為25%保費,第3年為15%保費,第4年為10%保費,第5年為10%保費,第6年及以後為5%保費。”

接著來看保障成本,萬能險中不論是主險還是附加險都有保障成本,保障成本是一個變動的值,隨著年齡的增長保障成本逐年遞增,年齡越小扣除保障成本越少,年齡越大扣除保障成本越多。

我為朋友計算了一下60歲當年要扣除的保障成本:

主險“智勝人生終身壽”:13.55*150=2030元(合同第13頁);

附加險“智勝重疾”:24.37*100=2400元(合同第28頁);

附加險“無憂意外”:12*10=120元(合同第39頁);

附加險“無憂醫療”:55元(合同第49頁);

60歲當年需要扣除的保障成本共計4607元。

保障成本是終身扣除的,即使在我們停止繳費之後,每年依然會扣除。所以當賬戶價值小於需要扣除的保障成本時,保險合同就會自動終止。

至於每年萬能賬戶中的利息,這是個不確定的數,雖然利息會隨著保費的增多而遞增,但是是否能超過扣除的保障成本,這要看被保險人的年齡以及交費的年限了。

現在您瞭解萬能險了嗎?您對萬能險怎麼看,請在評論中留言給我😊

我是保險解密局,用案例幫您破解保險迷局。


保險解密局


其實萬能保險真的很好!我一家人都是買的萬能險,我小孩買的萬能年交5000元,目前交了12年共6萬,現在賬戶價值差不多7萬了,人身保障和重疾保障都是30萬,如果發生保險事故,是賠付保額加賬戶價值,平安無事就具有儲蓄功能,也能解決保障問題,非常好!


王子185051169


一個產品值不值得推薦,這問題的根源不在於產品什麼樣,而在於推薦給誰,解決什麼問題。

就像給食草類動物喂肉,不是肉營養價值不高,而是給的對象不對。

所以這問題的本源是萬能險適合什麼人群,它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什麼是萬能險

萬事萬物,知其然,方能知其所以然。所以我們需要先了解什麼是萬能險。

萬能險曾經在市場上風靡一時。因為它能滿足消費者普遍的一個訴求,無事存錢,有事可賠。存錢還是給利息,有保底的那種,多好啊!怎麼都不虧!

但我們都知道,什麼都行,就意味著什麼都不精。

舉個例子:22歲男性,7151元/年,繳費期終身,保障是20w壽險+15w重疾,保至65歲。


(理財主險+附加消費型重疾)

那這份保單的收益呢?看合同條款比較複雜,還是看圖簡單👇



收益=保費—保障成本—初始費用

什麼是保障成本?如下圖所示,精算師根據大數據,測算出的風險費率


什麼是初始費用?

說白了就是保險公司為你提供服務所收取的服務費。

一般首年保費的50%,第二年25%,第三年15%,第四第五年10%,第六年及以後5%

萬能險能適合哪類人

大家從上面產品原理可以瞭解到。萬能險的保障和收益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如果保障高了,收益就低了

如果希望多一點收益,那麼可以降低保障。

這類產品的優勢在於靈活性強,可以滿足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但是對保單操作的專業度要求很高,才能保證最佳效果

一句話總結,如果你想擁有的是買了就扔抽屜,不到萬不得已不用的保險,萬能險並不適合。如果您有定期檢查保單和調整保障內容的習慣,萬能險可以滿足您的需求


蒲公英ZANE


個人見解。

第一、萬能險形態相對複雜,加上前些年很多從業人員沒有給客戶講清楚,導致糾紛比較多。

第二、萬能險是保障➕理財的組合。在成熟、發達的保險市場,人們保險意識和知識水平普遍較高,所以有市場。而我國相對落後,大多數人的保險理念和知識水平相對不足。

第三、我國人的消費理念、習慣等因素。


仰天大笑拂衣去


理財產品沒有“萬能”的,如同沒有“永動機”一樣。

萬能?是因為某些保險屬於“萬金油”,功能多,既能理財,又能提供保障。

但也因為功能多,導致各個功能都不強,理財利息低,保障能力弱。

真正懂保險的人,很少會買“萬能險”,但不代表“萬能險”沒有市場,有些人就是喜歡功能全面的產品,這一點可參考家用電器。


環球財金社


萬能險雖然很靈活也很方便但方便的同時其他方面就欠缺保障額度就會比大病醫療保險低很多!求我有專攻,想保什麼就主要選擇什麼不要貪多!


林岱江


萬能不能


大斌說保險


兩種可能,第一,不建議買的人,根據不懂萬能險;第二種可能,為了迎合客戶。

萬能險真的很坑嗎?並不是。如果非說它坑,可能就是名字翻譯的坑了一點,因為它當然不可能是“萬能”的。

那它能做什麼呢?

首先它是一個儲蓄+保障的綜合體,客戶可以選擇加大保障功能,降低儲蓄功能,也可以選擇加大儲蓄功能,降低保障功能,非常靈活,這也是被稱之為萬能險的原因之一。那大多數人說它不好,是因為他們想用一個功能的錢,辦兩個功能的事。比如早些年一般萬能險的成交金額都在6000,那現在我們知道,一般把保障型的保險做足,也差不多在這個價位或者再略高一點。說明什麼?說明6000塊的保費支出,其實只能解決保障的這個功能,而解決不了儲蓄的功能。但中國人又喜歡儲蓄,不喜歡保障,所以就會把這6000元所換來的功能,分攤給儲蓄一部分甚至是很大一部分,這樣保障自然就顯得不足了。而儲蓄呢?理財賬戶的增值是需要時間積累的,不可能說我今年買了一份保險,明年我就暴發戶了,萬能險的理財賬戶,其實大部分都是在5%左右的年複利,跟投資相比肯定是比不了了,但跟其他一些儲蓄形式比還是有競爭力的,只不過短期內感覺不出來,於是就讓人覺得,錢沒少花,但保障也不足,收益也不足,於是就定義為“坑”。

其實如果在購買時,能夠清楚這種產品形態的特點和性質,並做好規劃,它並沒有那麼坑。年輕時我們可以更傾向於保障,但得注意,加大保障功能的同時,就不要去計較理財的效果,等年老的時候,責任減輕了,就可以放棄一部分的保障,從而切換為理財模式去供給自己的養老。這是任何一款普通重疾險都提供不了的便利。

至於說,收益也低、保障也不足,所以很坑,我想說,怎麼不看看你出了多少的保費呢。大部分萬能險起不到萬能險該有的作用,都是因為保費投入太少。啟動不了它應有的功能。當然這也不能怪客戶,第一,可能客戶確實沒有那麼大的購買力,第二,客戶自己不懂就罷了,問題是遇到給他推銷萬能險的人也不懂,所以稀裡糊塗的買了個四不像的東西,這些都是銷售端的問題。但至於說險種,我認為是沒那麼坑的。當然也不是說它就比別的形態好,沒有簡單的好與不好,都是得看客戶的具體需求,和風險偏好。


朋哥說險


萬能險目前市面上已經看不到了,在十年前是非常火的一款產品,有些公司再怎麼賣就是一款萬能險。當年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我十年前入行的時候,就專門針對這個險種做了一個解析,目前百度也可以搜索到,今天遇到這個問題,我也再次來解析一下萬能險。

《解析保險公司中的萬能險!讓您明白你買的是什麼》

萬能險,顧名思義:百變萬能,一張保單可以有千變萬化。可以用作健康險,可以用作教育金,可以用作養老金,可以用於分紅,可以防止貨幣貶值..........。聽起來貌似非常非常的好,可是如果真這麼好,真的這麼萬能,能解決這麼多問題,那每個人都買一份萬能險就OK了,保險公司又何必推出上百個險種,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今天本人就來解剖萬能險,看它到底是不是真的無所不能!!

萬能險之特點:

1、2個賬戶。所交的保費,第一年,一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另外一部分就被公司扣走做為保障賬戶,包括風險保障費、管理費等。以後逐年降低被扣的費用,大部分進入個人賬戶。

2、每年前面2次免手續費領取個人賬戶價值,每次領取不低於500元。從第三次開始收手續費,費用和領取的金額有關。

3、可以追加金額進入個人賬戶以增強投資功能。萬能險給18歲以前的未成年投保,金額在2000—2500,而成年人的最低金額是3000元起,分水嶺在6000元。6000元以上的初始費用不超過5%。這也體現出萬能險的靈活性。

4、持續繳費獎勵。如果客戶的繳費沒有中斷過,繳費的第4年開始,每年有所交金額的2%做為獎勵進入個人賬戶。

5、萬能險並非真正意思上的分紅險。貨幣會貶值,這個我們都清楚,因為經濟要發展肯定離不開通貨膨脹,所以我們需要通過複利的威力來跑贏CPI。而萬能險並不是真正上的分紅險,它有自己的結算利率,而且是月複利的形式。

萬能險之風險:

1如果客戶的持續繳費能力不足,以後會出問題的。雖然業務員會說,有錢多交,沒錢少交甚至不交也不會有事,但這個“事”現在是看不出來的。因為萬能險的靈活性,導致公司的扣費很高。大家有沒有留意到萬能險的合同,裡面的繳費年限和所有產品都不一樣,大部分產品都有確定的繳費年限,

而萬能險只有兩個字【不限】

2、萬能險是可以當做養老金的。但是合同裡面的養老金和保障是衝突的。因為合同中有一段很小的字註明:合同規定的風險保障隨著現金價值的部分領取而等額減少。

舉例: A客戶一年交6000,交10年,保障設定12萬(可以調)。

費用1:風險保障費。假定我們中途繳費沒斷過,10年間一共交了6萬。可是從現在到個人賬戶達到12萬,保險公司要承擔12萬的風險保障,所以這期間保險公司要收取風險保障費【(12萬—現金價值)*百分比】

3、現金價值有一個分水嶺,就是12萬的保障。如果現金價值高於12萬,公司將不再收取風險保障費,而低於12萬,系統會自行收取費用。所以萬能險有一個很好用的功能,也是所有產品都沒有的功能,叫【保額調整】。

保額最低可以調整到1萬,保額越低,當賬戶價值超過保額,保險公司就不再收取風險管理費了,一年可以調整一次,這個功能沒有業務員會用,也幾乎沒人知道這個功能。

4、管理費。因為萬能險的最大優點和缺點都是靈活。客戶可以隨意交錢或者不交錢,只要個人賬戶裡面有多於2000元,合同效力就不會終止。所以導致公司的管理非常麻煩,工作量也非常繁瑣。

5、最大的風險就在於,由於客戶不知情,這份合同一直在扣費,而客戶在靈活支取合同的現金價值後,並沒有往裡注入資金。就像一個蓄水池,沒有往裡面加水,卻一直在漏水和取水,所以在某一年,突然會發現,合同裡錢沒了,合同失效了。

總之一句話,萬能險是保險公司裡最複雜的一個險種。我相信很多客戶會收到業務員做的計劃書,非常漂亮,因為每年交個幾千塊,到時候會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收益,不過別忘了下面一句話:本計劃書中的收益均為假定紅利,僅供參考,具體內容以保險合同為準。其實這句話對業務員來說,相當於尚方寶劍。因為大家要清楚買保險不是來賺錢的,而是來轉移風險的。如果真能交個幾千塊,到時候就是幾十萬的收益,那若干年後,大家都是有錢人了。

(本文曾於10年前發表於廈門最大社區論壇)


廈門壽險導師


萬能險是包含投資和保障兩大功能的人身保險,投保人繳納的保費會分別進入兩個賬戶,一是風險保障賬戶用於保障,二是投資賬戶用於投資。

萬能險投資收益不確定,一般保險公司會按收益將其劃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但是有保底收益,一般在2%左右。


萬能險之所以被稱作“萬能”,大概是由於以下幾個優勢:

1.繳費靈活

和傳統壽險的按年繳費不一樣,萬能險的繳費基本上不具備強制性。在支付了初期最低保費之後,可以任意選擇、變更交費期,還可以一次或多次追加保費。只要保單賬戶內的餘額足夠支付保單費用,甚至可以暫停保費支付。

2.保額可調整

保障賬戶和投資賬戶中的資金比例是可由投保人自主選擇的,投保人可以隨時變更基本保額,滿足對保障、投資的不同需求。

3.保單賬戶價值領取方便

投保人可隨時領取保單價值金額。

4.有保底收益

保險公司承諾每年給予保底收益,而且高於保底利率以上的收益,保險公司和投資人按一定比例分享。但這部分收益是不確定的。


但它也有不少劣勢:

1.實際收益不確定,且前期收益較低

2.前期退保損失較大(扣除佣金、風險管理費較多)

3.在保障功能方面有欠缺(保障、投資賬戶比例可調整,以及保單價值可隨時領取,都可能導致保額過低)


從萬能險的性質,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萬能險最大的劣勢在於它的保障屬性並不強。由於其特殊性質,無法保證保額的穩定;而且,前期收取的風險管理費、初始費用要佔掉總保費不少比重,所以萬能險在同等保費下,根本不能與純消費型保險達到一樣的保障效果。


所以,如果還沒有配置好基礎的保障型保險,卻想通過萬能險達到保障、投資一步到位的目的,這個願望可能要落空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預算有限又需要充足保額,最合適的方式,還是先購買純消費型保險,以後有了資金結餘再考慮萬能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