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天院”、“神仙巷”、“黄河井”和“轱辘把儿”是广府四条街

广府城有四条富有传奇色彩的街道,就是“没天院”、“神仙巷”、“黄河井”和“轱辘把儿”。这四条小街,都有一段十分动听的神话故事。咱今天单讲“黄河井”街道的由来!

“没天院”、“神仙巷”、“黄河井”和“轱辘把儿”是广府四条街


传说现在的“黄河井”,过去叫“赵家巷”,全街只住着十三户人家,都姓赵,所以人们又称“赵家过道”。在这个过道里有一个很会做生意的商人,名叫赵金台,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在中州一带(黄河边)做买卖,父亲死后,他就和他的儿子赵恒仍在那里做生意,由于他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所以在中州一带很有名气。

赵恒这孩子生得十分俊秀,自幼聪明,在私塾里只读了五年书,但能熟记《四书》、《五经》,而且能吟诗作赋、填词度曲。只因他生在市侩之家,耳听的是算盘的声响,眼看的是争金夺两,他父亲为了让他继承祖业,十五岁便让他跟在身边学做生意,赵恒每日里烦闷不堪,只得拿些诗词念念,聊解愁苦。

一天夜里,他父亲到外边进货没有回来,赵恒便在窗前拿着唐诗诵读,他吟着“打起黄莺儿,莫让枝上啼,莺啼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忽听窗外有些动静,忙起身推窗一看,只见月光下一少女,正痴痴地望着自己的窗口,似在听诗。她穿着月白色衫裤,系一条红色腰带,黑亮的头发,斜拢一块红纱巾,姿容秀丽,粉面含春,一双秀目,直望着窗口,见赵恒把窗推开,她一点也不惊慌,不羞不避,仍在原地站着。

赵恒大着胆子向少女说:“快进来吧!”那少女非常大方,也不娇羞,便随着赵恒的声音走进屋里,她对赵恒说:“我非常爱诗,你每次吟诗,我总是来听,今天你我见了面,我可高兴了,你再给我念一段好吗?”赵恒喜极了,随即又给她吟了两首,二人高高兴兴地一直读到天明。从此,只要赵金台老汉不在,少女总会来找赵恒吟诗。

天长日久,他们便暗暗地结为夫妻,后来赵金台知道后,非常生气,不让儿子结这门亲。赵恒说:“这少女很有能耐,能预测买卖的赔赚,是咱家发财的一位财神奶奶。”金台老汉先是不愿意听,后来在儿子再三劝说下,才答应用一半本钱试试看。

谁知这一趟买卖,凡是金台老汉自己做主买来的货都赔了钱,倒是少女指点的货物都大大地赚了钱。金台老汉从此便信服了,以后也不管儿子和少女的事了。此后,又多次在少女的指点下,做了几桩大买卖,赚了很多钱,把赵老汉可喜极了,就在当地找了亲朋好友,让少女与儿子举行婚礼了。过了几年,赵金台老汉觉得自己老了,也有钱了,思乡的念头就来了。老汉决定把儿媳妇带回家乡,一起在家乡度过快乐的晚年。回乡时,少女弄了几个大坛子,将黄河的水装满带着,赵恒问少女:“弄这水干什么?”少女笑着说:“亲不过故乡人,美不过家乡水,这水是我天天都离不开的,以后公爹到这办货,千万也要给我弄几坛水回来。”赵恒笑了笑说:“行,以后不会断你家乡水的。”以后赵老汉每到南方办货,总要弄几坛黄河水回来。

光阴似箭,转眼又过了十年,少女给赵恒生了一个胖小子,起名龙生,全家五口人,过着甜蜜的生活。

就在这个时候,广府城大动土方,修建城墙,府衙便以工代赈,从河南清风县抽调来百十个民工,由于他们到这里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再加上繁重的劳役,没几天都病倒了。当时修城正在高潮,不上工又是不行,把河南领工的头头愁得直哭。“亲不亲 故乡人”。少女知道后,便到工棚看了病倒的民工好几次,并把自家从黄河里运来的水送给民工喝,但杯水车薪,由于人多水少,从河南来的这百十来人的性命危在旦夕。

一天,少女给赵恒说:“咱已经结婚十几年了,也有了后代,可没有向你讲明我的身世,我本是河神之女,我爱上你的文才,所以跟着你到广府住了十几年,今天看我们的夫妻缘分将尽,我不能再不回去了。现下这百十来民工,如果我不回去要水,他们都活不成,我回去了,家父一定不让我再回来,现在救人要紧,以后咱有机会再见面吧!”说罢,她和赵恒抱头痛哭一场,晚上少女就不见了。

“没天院”、“神仙巷”、“黄河井”和“轱辘把儿”是广府四条街


就在当天夜里,赵恒梦见少女,少女说:“我没事了,你放心吧!父亲念我有舍己救人之心,免对我一切责罚,并答应我给民工送水,让你在家门前东侧打一眼小井,黄河水就过去了,民工们一喝,他们的病很快就会好的。我过几天就要接替父亲之位,等咱龙儿考上进士后,到中州上任时,咱们在黄河边上见面好了。”

赵恒醒来以后,按照少女说的打了一眼小井,水果然是黄色的,民工们一喝,病全好了。官府知道了这件事后,征求赵家的意见,便把“赵家巷”改为“黄河井”街了。

如果你喜欢听关于广府古城的故事,请持续关注本号,不时会有精彩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