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表明高達9成教師認為付出和實際收入不匹配,真實狀況究竟是什麼樣?

佩弦教育


編者按:小編在各大網絡媒體上發現關於教師的話題無非就是“職稱評定、工資待遇、減負、學生不交作業、學校領導沒能力、職業倦怠、網絡培訓、加班補材料、有償補課,體罰學生,論文造假”等幾大類的內容,其中職稱和工資待遇又是教師話題的熱點問題。

為什麼教師會有這類話題那麼多呢?也許是因為,一、現實的實際情況就是如此。二、教師們已經對此現象不滿但又無處表達,只能以文字的形式在網上討論,以引起社會的關注。只有大家都關注了,問題才有機會得到解決。

有網友投稿發問稱“數據表明高達9層教師認為付出和實際收入不匹配,真實情況究竟是什麼樣?”,小編雖然不知道這位網友的數據來源於哪個報告或者論文,但是通過觀察身邊的同事、網上關於教師工資待遇文章下的留言評論可知,數據或許存在一定的可靠性。

小編紮根基層八年有餘,對基層教師的瞭解也有一定發言權。根據當前教職工工資待遇與職稱掛鉤的情況來分析,教師的工資待遇在2000—5000之間,在這個工資範圍內的全國教師總數大約在90%以上。

以本地教師工資標準來看,極少數教師能拿到高級職稱,工資也就在4800左右,也有將近90%的教師職稱在初級和中級職稱之間徘徊。 能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以6%計算,拿到5000以上的教師簡直就是用手指都可以數得出來。

而廣大一線教師20年的教學工齡也就拿3000左右的工資,評上中級又多500塊左右的工資,而且這部分教師絕大多數直到退休都無緣高級職稱,工資待遇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

如上圖所示,全國57%的教師工資集中在3000-5000元之間。無論是是城市還是鄉村教師,大多數老師僅拿到3000-3500元工資的老師來說,生活也算過得很緊張。

1、物價高,工資待遇低,生活水平低。 如今物價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一斤豬肉價格已經好幾個月都在30/40之間,現在敢賣肉吃的教師一定是少數,反正小編同事們買得多的就是蛋類。做買賣的個體戶都流傳有一個說法:“教師買東西最挑,而且經常哭窮”。

小編聽到這類說法,心中五味雜陳。誰不想購物大手大腳,誰不想裝富,誰不想像馬雲一樣說“最快樂是當老師時拿幾十塊錢的工資的時光。”奈何,實際不允。要說鄉村生活負擔少,工資低一點也正常,但是一斤豬肉在城裡賣35塊,在鄉下也是35塊,沒見得負擔會比城市低多少。

2、教師最想做的事是假期去做兼職掙外快。 按理說,教師以自己的能力吃飯的話,應該是去培訓班兼職,或者進行有償補課,但是這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行為。所以,苦於生計所迫,教師在假期期間就會在其他行業兼職。有到工地搬磚的,有去發傳單的,有做臨時工的,搞種養殖等等,很少有教師能出去旅遊消費。

3、教師工資低,車貸房貸一點沒少。 為什麼教師們在學校分配績效工資和時候會因為幾十塊,幾百塊的差距會斤斤計較鬧得不可開交,原因就是工資待遇太低,多一塊和少一塊的生活會很不一樣。

此外,教師也有權利過上物質基礎豐富的生活,也要買房,買車,車貸、房貸還貸壓力一點也不小。最主要的是,銀行也不會因為誰是鄉村教師而免收車貸、房貸的利息。 但是,能全款買房買車的教師估計沒有幾個,多少都是貸款才能買。

如今教師的角色就是“萬金油”,哪裡需要教師就可以抽調過去使用,不過國家已經瞭解到這點,下一步就會出手解決這類問題,打算給教師減負,2020年就是落實給教師減負的20條的最關鍵的一年。

4、有條件補課掙外快的教師是極少數。 長久以來,社會上就流傳說教師們能在補課中掙了很多外快,事實上確實有這種現象發生,只不過是在城裡的教師才有機會,廣大鄉村教師的補課市場幾乎是沒有的。而且,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對教師有償補課的行為加大了打擊力度,在職在編教師有償補課行為幾乎絕跡了。

因此,教師們想提高工資待遇最好的途徑是評職稱,還有搞一些副業。但是,想評職稱也不是很容易,當地主管部門會因為經濟的制約而限制職稱的評聘比例,還美其名曰是“優中選優”,所以教師想通過評職稱來提高工資待遇進而提高生活水平還不如想辦法搞點副業。

小編同事就有很多人去搞種養殖副業的,而且很多鄉下教師有自己的天地,放假期間還可以回來種地來補貼家用。這就是被譽為“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教師現狀。 那麼普通評不上高級職稱的教師工資待遇應該是多少才能認為付出和收穫相匹配呢?

小編認為應該取消職稱,按勞分配,而不是按職稱分配,全國統籌教師工資標準,按照一線城市每位教師每月8000元到鄉村教師12000元的標準發放,這樣教師們的工資待遇才能和頭頂上“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相匹配。


孖無悔觀教育


數據表明高達9成的教師認為付出與實際收入不匹配,現實狀況究竟是什麼樣?

小徐老師常年紮根基層教育,最瞭解老師的窘迫,可以說廣大鄉村教師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師的到手工資94%以上的都集中在3000-5000元,而以我們本地的教師工資標準來看,3000-3800元工資的教師佔到了80%以上。另外即將退休的老師佔14%左右,這部分老師的工資能過4000,最高能拿到4500左右;能評上高級的教師佔6%,這部分老師能拿到5000以上,最高能拿到6000左右。

如此看來,能拿到5000以上工資的老師簡直就是居於“金字塔尖”上的人,可謂鳳毛麟角,少得可憐,而對於廣大一線老師來講從進入教育系統那一刻起,前20年的教書生涯,他們僅能拿到3000左右的工資,評上中級職稱後有望拿到3500元以上的工資,再努力10年,即將退休之時,如果能評上高級職稱,他們的工資才有可能高於4500,衝擊5000元大關。

如下圖所示,掙3000-5000元工資的教師佔全國教師工資的57%,而這部分教師恰巧就是鄉村教師和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教師工資。

對於現在的大多數老師僅拿到3000-3500元工資的老師來說,生活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一、如果夫妻倆都是老師,那麼他們的生活極其貧困,飯菜吃最便宜,沒有任何精神消費,關鍵是消費不起,過著省吃儉用,節衣縮食的生活。

我們當地的老師經常抱怨,去超市買菜,咱也挑,人家是挑好吃的,愛吃的,咱是挑最便宜的。去商場買東西,主要是去看消價車上處理的東西,有沒有自己覺得合適的。

很多人都嘲笑老師愛“哭窮”,但是這個世上,有兩樣東西隱藏不得,一是咳嗽,二就是貧窮,誰有粉不往臉上抹,老師更愛面子,要不是真窮,裝富,打腫臉充胖子,我們也要裝一裝,可是現實就是這樣殘忍,讓貧困的老師們連敢裝一裝“富”的勇氣都沒有。

二、很多人認為,鄉村教師生活在農村和不發達的城鎮,生活成本低,所以工資低,日子也不難過。然而,現在是什麼年代了,世界都趨向“經濟全球化”了,從天南到地北,大家去各個地方的超市比一比,北京的超市食品價格和農村的食品價格是不是一樣的,每年暑假,小徐老師會去北京的親戚家玩一玩,但驚奇的發現,那裡的菜品和水果價格比我們當地的還要低,還要物美價廉。試問,鄉村和不發達地區教師的生活成本哪裡低了?

三、如果老師有上幼兒園或才上大學的孩子,那麼日子可謂是“雪上加霜”,恨不得勒緊褲腰帶,還要補充點多點的積蓄才能勉強夠每月的花銷。

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和一個上大學的孩子一樣,每月的固定支出大多在2000元左右,而大學生的話還要加上每年的學費——一萬多,這壓得只掙3000-3500元工資的老師們喘不過氣來。日子怎麼過,只能是省,拼命的省,從衣食住行上省,除此之外,還能怎樣?

老師們,每個月幾百元的績效工資,如果因請假或才其他原因被扣了幾十塊錢,都會憤憤不平,為什麼要計較這幾十塊錢?還是因為貧窮。幾十塊錢夠改善一頓生活的了。

四、工資低僅意味著物質生活窘迫嗎?不!窘迫的遠不止物質生活本身,還有精神,地位,還有老師們的腰桿子。

現在的老師估計是最老實聽話的一個群體,讓幹嘛幹嘛,上不敢違背領D的意願,下不敢管孩子,打罵、說重話都不敢,為什麼?因為老師怕家長告,沒錢沒權也沒精力應對這些事,更無奈的是沒有人給他們撐腰,沒有人為他們說話,更別說敬重了。

鄉村和經濟欠發達地方鄉村教師的工資低,造成教師隊伍魚龍混雜,更有甚者,一部分老師為了生計挺而走險,偷偷違規辦輔導班或者到輔導機構當老師,像過街老鼠動了別人的奶酪一樣見不得光,真是令老師斯文掃地。

五、有人說,老師的補課一個月多少多少錢,但是有補課市場的老師是鄉村教師嗎,是欠發達地區的教師嗎?不!農村的孩子很少有補課的,自古以來,賺貧苦老百姓的錢最難,何況是補課這樣很難短時間見效益的事情!

六、有人說,老師們工資低怎麼也能買房買車了呢?這要感謝銀行貸款,感謝學校在2000年以後就不再給老師們提供住宿,讓老師們趕在房價飛漲之前買了房。

七、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一點,老師們只有通過評職稱才能實現每月漲上幾百元的夢想,這也是讓老師把“職稱晉升”看得比天還大,弄得教師隊伍內部勾心鬥角,烏煙瘴氣的原因。如果老師們的工資高,老師們會在乎評職稱漲的這300-1000的工資嗎?

總之,在這個物質飛速增長的時代,廣大教師3000-4000的工資實在是入不敷出,窘迫不堪,物質生活又決定了老師們的精神、地位和行為等,這就是老師們生活與工作的現狀。


指尖教育帝國


這位同事,看完你的文章我很是理解,本人濟南市某縣直屬學校中學老師,上班八年,工資3800(三月份之前3500),房貸2200。雖然遠離市區,輻射的原因物價很高,房價8000以上。現同學聚會的時候,做小買賣的同學都會那我們的工資找優越感。覺得上大學的就這個鳥樣。

但是我還是建議咱們不要再發這樣的文章了,因為就像一個人在路口要飯賣,同情者有之,但更多的是嘲笑、圍觀甚至謾罵!

就像網友說的,既然選擇了教師我們就接受清貧,雖然我們也想讓自己的老婆孩子過的好一點。我們不談工資,因為不但沒用反而捱罵,我們好好培養學生,等孩子們畢業了能夠記著咱們的好,大街上見面激動的喊一聲老師,此生足矣!




無兄弟不籃球26


工作20年,工資從最初的400到現在到手4300.,當班主任從早上6點到晚上10:30,全程不能離開學校。沒有收紅包,沒有補課,一個月上課26天放假三天半。現在已經評了高級職稱,明年的話應該超過5000到手。想想上有老,下有少,兩個小孩在讀高中,無家底,無支持老婆沒工作在陪讀(有人或許會說,你家裡條件這麼差,為什麼要陪讀呢?老婆為什麼不去打工?孩子是家裡最重要的,苦點累點都無所謂)。20年的磨練,激情還在,幹勁依舊,但是工資不讓我滿意。


黑就黑白就白


教師們真的很累,收入與付出不成比例。眼下教師缺編嚴重,而優秀的人才又招不進來,究其原因,待遇低,行業不具收引力。

教師工作累。社會上流傳這樣一句順口溜“五等教師語數外,比比看誰死得快“。聽著扎心啊!有統計數據顯示,教師的平均壽命59.3歲。目前中國人平均壽命72歲,為什麼教師平均壽命這麼短呢?最大原因一是工作累。特別是當班主任的,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乾的比牛累。批改小山一樣的作業,轉化頑石一樣的孩童,應付走馬燈一樣的檢查,填寫海洋一樣的表格。二是心累。現在的老師處於兩難之中。一方面家長期望高,上面要成績,你得嚴管。另一方面,家長屁大點的事就要找麻煩,你又沒法管。長時間的身心疲憊,怎能不影響壽命?三是待遇低,有病不能很好的治療和調養。某市教育局對全體教師體檢,結果是:35歲以上的教師僅8%身體各項指標正常。其餘都患有教師職業病,50%的教師有心理障礙,教師的亞健康超出常人三倍多。

收入低。沿海發達地區教師工資稍好一些,中西部以一個教齡20年的教師為例,到手工資4000到5000元左右。這樣的收入要是隻有一個人上班,要養家餬口捉襟見肘。難怪現在好多男人不願當老師,養不了家呀。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情況上層是瞭解的,也正在想辦法解決。


語健君


付出和收入肯定不匹配,我23年教齡,22年的班主任,現在打卡工資3435元每月,除以30天,平均每天不到12o元,不要說一個月22天,那星期六,星期天我是不是該餓死,星期六日我為什麼還要接家長的電話,為什麼要去學校加班,星期六日不算工資為什麼不准我去補習班上課,我教50幾個學生,平均一個學生給我2.3元,一天3節課,平均每節課8角錢不到,我不說教會你孩子什麼,只一天陪他3小時,負責他的安全也不應只得2.3元吧,何況還要給他改兩本作業,照看他吃早中歺,


自然7292


很多人總喜歡拿農民工與教師相比,這是很荒唐的論調。

1.農民工與教師恰好是體力與腦力勞動的比較,不要總以為體力勞動就比腦力勞動累,體力勞動是身體累,腦力勞動是心理累;

2.眾所周知,落後就要捱打,在當今社會,一個國家的進步靠的的科學技術,而科技靠的是教育,教育靠的是老師;

3.雖然說一個人不吃農民種的糧食就會死亡,但如果真的中國農民不種,外國有人種,外國不出口給中國,在飢餓的驅動下,教師、科學家等等誰都會種,因為種田的含金量很低。如果中國自己不把教育抓好,不提高自己的科學生產力,外國會給你嗎?農民會搞科技嗎?華為、中興不正在被美國打壓嗎?八國聯軍、抗日戰爭就忘了嗎?

4.一個老師產生的價值遠遠超過一個農民工,因為一個老師關乎的是一群學生的未來,關乎民族的振興,而一個農民工只關乎他的個人生存和兒女的成長,兩者無法相比。

5.如果在原始社會,人們只為了填飽肚子,農民種田意義重大,而當今社會,人們不再為了填飽肚子而生活,是為了健康、平安、高質量生活,農民的地位下降、教育的地位上升是理所當然的,也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


藝為歡


個人瞭解覺得 感覺不成比例的 基本上都是班主任 而且是不在外面私辦補習班的 女兒現在的初一班主任 就是這樣的 很負責任 也不補課 按照她的工作量和操的心算 每個月按國家標準拿到的工資不算高 我們也沒給老師送過禮對我家閨女很好很照顧 其他的主科老師也都很負責任 學習上抓得很緊 每天晚上 英語老師和數學老師都在微信群裡關注孩子們的作業情況 還給予評價 晚上十點多還有回覆 班主任更別說了 反正女兒上的這個學校 遇到這樣的老師 我們很滿意也很欣慰 心裡都覺得過意不去 想著下次教師節無論如何都要送點禮物表達一下心意 如果都是這樣負責任的老師 相信老師這個職業就不會一直被噴


咿咿咿呀呀呀啊啊啊


我這裡是四線縣城,也有幾個親戚當老師,農村小學老師退休的,現在拿7000元,我親叔在城市教高中的,他是校長,現在領退休金11000左右,有個老表教初中的,基本工資4500元,全部計算在內到手8000元左右,這裡在企業打工基本都三千左右,如果在學校能力的老師,隨便安排一個小孩進校,紅包最少1到2萬,小學卻要5000元以上,真不知是多是少,村幹部每月工資3000元,個個開小車,幾套房,每次選舉,每人花幾十萬啦選票,工資低啊!為什麼那麼多人願意做????


HYQ157524253


我認為我的收入和實際付出是匹配的。2014年剛畢業出來的時候工資是1876塊。不過從剛入職的一年開始,就經常在上調。現在我每個月打卡工資3260元,加上平時按工作量來算的績效,和年終目標考核,至少比很多工廠裡的工人們好一點了,這也是咱讀書時那麼努力,多花幾年時間和學費換來的。比起之前入職的教師,和比起很多很辛苦的職業,我感覺我挺滿足的。

有時候難免會抱怨,不過是抱怨自己,覺得也許自己出去闖幹一番,吃吃苦,也許能夠帶家人都過上好日子,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吃飽,就沒有餘力了。想當年也是壯志豪情,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人,不過也就是想想,最多說說,最後還是該教書教書,該幹啥幹啥。這個社會誰不是這樣,“抱怨手機有點卡,但是依然用著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