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關於《瑜伽師地論》

若一切眾生,但得人法俱空,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復更有何異法而敷演乎。如《瑜伽論》,是無著菩薩請彌勒所說。


南懷瑾:關於《瑜伽師地論》


這是永明壽禪師替大家提出的問題,假使一切眾生,人空法空都做到了,他已經無我,知道一切萬物諸法,不管物質的,不管精神的,都是我們自己自心本性生命功能所演變出來的,為什麼還要說那麼多囉嗦話去演講表達?一句明心見性,就結了,又何必提出一大堆如瑜伽唯識那麼複雜的道理?


“如《瑜伽論》,是無著菩薩請彌勒所說。”《瑜伽師地論》是一部修行求證功夫的專著。目前社會上流行的瑜伽術,是身瑜伽。真正瑜伽的道理,還有聲音瑜伽和心瑜伽,如唸咒語等等是聲音瑜伽,唸咒唸到最後跟“官印閥門”是相通的。而心瑜伽則涉及唯識的禪定求證功夫,乃至於達到開悟。不管是修身體的,或者修心的,都屬於瑜伽。

什麼叫瑜伽?瑜伽就是“相應”。那什麼是“相應”?跟天地、法界、諸佛菩薩、眾生互相的感應。“相應”有如電器插頭插對電源,亦如物品的蓋子和物身吻合,一蓋便合上了。如果我們眾生的身、口、意的修行,與常、樂、我、淨的諸佛菩薩境界,互相感應,歸一了,這就是心瑜伽最高的道理。真正有修持做功夫求證的瑜伽師,他一步一步每一層的境界,就叫做“地”。《瑜伽師地論》是告訴我們身心修持的過程,一步步地介紹,其中有很多不同的發展方向和轉折,呈現了心性體相用的事理。


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瑜伽師地論》文意很艱澀,一般人看了要頭痛的吧!我認為自己讀書不敢說一目十行,一眼掃描下來,差不多全篇都瞭解了,對於《瑜伽師地論》,只好一字一字慢慢來,不敢大意。據我的經驗,不少人研究這一方面的書籍,往往連文字大意都沒有搞清楚,何況是唯識部分的內容,再加上它這一部書是講功夫的求證,功夫的求證沒有,很容易把文意弄錯,甚至是搞反了。譬如我們講第六意識,又講現量等等,這些名稱都懂。而《瑜伽師地論》唯識這一部分認為整個的宇宙三界萬有,都是意識所現。例如講欲界天的人,他們的婚姻制度,生兒育女的方法,以及色界天人、無色界天人的生活方式,這一切都是眾生心意識所變的。好!那麼請大家注意!你說:“我一念清淨,於事不動。”告訴你,還早得很,因為你那個一念意識清淨,也正是意識變的。譬如我們在坐有位先生,他是真地有點功夫,最近他內外都是光明,這個光正是意識的境界,是意識現量的一種,但是不可執著,也不能丟,要不捨不取。所以不只是色界裡的光音天、大自在天,是在第六意識的現量境界。我們今天坐在這裡,這樓房、土地,乃至這條地毯等等一切,都屬於第六意識的現量的範圍。你說那個意識範圍有多大?你說我也在看經,也念經,你那個不過是看看而已,嘴裡唸唸有詞,然後有了一點佛學六根、八識的常識,在那裡轉過來轉過去,卻沒有弄清楚這些名相的真實義涵和實況。


學佛要想求證就要先要學《瑜伽師地論》。我們發現幾十年來有些學者,往往高攀玄奘法師的文章,說他的文章寫得高啊,很古老很古老,然後他的學生一代代下來標榜是弘揚唯識宗的佛法,因此文章往往就走這個路線,後人越看越不懂。講課講得使人聽不懂,學生會覺得你很高,因為聽不懂。寫文章也一樣。但是我總覺得,教育跟上課,是要把最高深的學問,怎麼樣變成最普通的道理,使你一聽就能理解,這是教育的一個目的,不是說我背了一大堆的書,寫了一大堆的黑板,然後你聽了以後不知所云,這不是教育,這只是代表你肚子裡或腦子裡,是個裝書的書櫃而已。

“如瑜保論,是無著菩薩,請彌勒所說”,這一部《瑜伽師地論》的作者是無著菩薩。無著世親兩兄弟的故事已再三講過,無著、世親是距離佛過世以後一千多年,約我們的魏晉南北朝時代,玄奘法師沒有去印度以前,佛教大乘佛學的兩位大菩薩。無著菩薩寫這一部《瑜伽師地論》,可以說是他一部聽課的記錄。他因為夜裡打坐入定,神識升欲界天的中心,聽彌勒菩薩上課,天一亮,把他所聽的法記錄下來。所以在一般學術上,稱作彌勒菩薩的學術系統。譬如《金剛經》、《心經》等等,這是比無著菩薩早,約釋迦牟尼佛過世以後七百多年,龍樹菩薩所弘揚的系統。又譬如《大乘起信論》等相關理論,是佛過世以後五百年,馬鳴菩薩的佛學系統。


論雲:無著菩薩,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請說此論。

無著菩薩寫這部著作,他是位登初地的菩薩。大乘菩薩修證的次第最後階段分有十地的境界。初地是歡喜地。佛教的修持很嚴格,以無著菩薩的修持不過是在初步菩薩的階段而已,後面還有九地。初地不知二地在幹什麼,等於樓下的人不知我們十樓在幹什麼。無著菩薩在初地上已證到了法光定。“證法光定”證到一切佛法、智慧光明的境界。“得大神通”,大智慧的成就才是大神通,不是一般指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等等。“事大慈尊”,他服侍彌勒菩薩,跟著彌勒菩薩聽課。彌勒菩薩簡稱為大慈氏。“請說此論”,無著請彌勒菩薩開演《瑜伽師地論》。它是講一個普通人開始修持到成佛證果的理論、方法、過程。

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

這裡說明了研究《瑜伽師地論》這部經典的重要。“理無不窮”,一切世間哲學、出世間修行的最高理論,沒有不被包括在內。“事無不盡”,人世間的一切事,剛剛我們提到《瑜伽師地論》所講的意識地中包括了三界的事,甚至我們講了個笑話,要研究一切眾生的婚姻制度就要研究《瑜伽師地論》。地獄道眾生的婚姻制度如何?人世間的婚姻制度如何?欲界天的婚姻制度如何?色界天的婚姻制度又如何?諸天天人生孩子是怎麼樣的?有的生孩子是男人懷孕後從頭頂上生的,或從肩膀上生的,像這些例子多得很,因此說“事無不盡”。換句話說,我們將來研究發展宇宙科學、太空科學,由此而來的現在外國流行科學幻想小說就已經讓人看了驚奇得不得了。而在佛經的《瑜伽師地論》裡頭,把三界建立的事況描寫得詳細而生動。


“文無不釋”,不管是佛經任何一段重點的文字,沒有不解釋清楚的。“義無不詮”,義就是哲學最高的理,就是把佛經所有的道理都下了註解。“疑無不遣”,所有的懷疑,世間法形而下、形而上的大問題都解決了。

“執無不破”,一切眾生的執著,修道的障礙都在論裡給破除了。“行無不修,果無不證”,內心的行為及外面的行為,入世的、出世的,如何去修證都指示得清清楚楚。從小乘的果位初果羅漢到十地以上菩薩的成佛之路,五十幾個階位的大乘修行境界,包括小乘的四禪八定任何一個法門,你懂了《瑜伽師地論》的理,依此修持沒有不證果成就的。上面這幾句話字字句句可圈可點,而且看了以後知道《瑜伽師地論》非研究不可。

正為菩薩令於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證大菩提。

這部經典的著作是為了一般人發心奉行修菩薩道,使他們能夠達到各項進程與目標。“令於諸乘境行果等”,不單是大乘,乃至小乘的修行,包括了三個項目“境、行、果”的種種內涵理事,都有方便能使人成就。“境”,不管是顯教或是密宗,只要作功夫一定有境界,有好的境界與壞的境界,這一切境界的起因都要檢查清楚。“行”,心理行為起的變化、生理作用上起的變化都屬於行。“果”,修行的成效、成果。因此,修行不離這三個項目,不只是佛法,就是外道法,乃至世間世俗的事,也是這三個字“境、行、果”。就拿我們現在上課的場合來說就是境,一個境界,而在這裡上課的感受、心得就是行。有正確的感受、心得就會有成效,這就是果。“皆得善巧”,都懂得方法巧妙地修,拿普通話說,就是對各種大小乘的境行果等都懂得了修行的訣竅了。“勤修大行,證大菩提”,因此能夠努力精勤地修行,最後大徹大悟成佛。



佛法要能百分之百兌現

廣為有情常無倒說,乃至瑜伽中行觀無少法欲令證得,及欲現觀,或說究竟清淨真如,名為瑜伽理中最極,一切功德共相應故。

這段也是玄奘法師所翻譯的文字,這些文字非常嚴謹,每字每句都無懈可擊。但是和舊傢俱一樣的笨重,很牢固可以當古董,但就是少了那份輕妙。“廣為有情”,這部《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為了廣度一切有情眾生。所謂度就是要使一切眾生能夠昇華、超越而達到無痛苦、無煩惱而跳脫生死輪迴的境界。“常無倒說”,永遠說的是真話,沒有顛倒說話,沒有說錯話。

“乃至瑜伽中行觀”,我們打坐做功夫修行,修行就是觀心。這句話是玄奘法師照著原本老老實實地翻譯而成的,但是這句話是“乃至瑜伽中行,觀無少法”,還是“乃至瑜伽中行觀,無少法”呢?這問題就來了。那麼他的原意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修行的那個境界,“欲令證得”,修行的觀想法門沒有一點遺漏掉,因此可讓我們後世人能夠依據它來修行,而證得佛果。


“及欲現觀”,修行要達到現觀的境界,這是個大問題。現觀就是現量境,是佛學的專有名詞,尤其是唯識宗常用的。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是我們阿賴耶識的現觀,比如淨土宗的唸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是淨土法門的現觀、現時境界。大家在這裡修學,修白骨觀、止觀或參禪,這些都是想要“現觀”,但現的並不多,沒辦法達到那個現量境。比如,禪宗所提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也只是偶然地見與不見中間一點的現觀而已。整個佛的國土、佛地境界,四禪八定乃至菩薩的神通妙用都是一個現量,現觀的境界。

彌勒菩薩的另外一本著作《現觀莊嚴論》強調修行中四加行法的重要,小乘有小乘的四加行、大乘有大乘的四加行。何謂加行呢?暖、頂、忍、世第一法。像現代青年人喜歡搞的打通任、督二脈,氣脈通了有什麼了不起?它只不過是四加行法初步暖法的一點點現量而已。甚至於你奇經八脈、三脈七輪都打開了,也只不過是暖法的現觀、現量境界之一而已。暖之後還有頂,還要開頂與三千大千世界合為一體。忍,大的果位得無生法忍,小的果位得氣住脈停。這四個簡單的名稱,已包括了所有內道、外道一切功夫的境行果。


若是暖、頂位成就了的人,可以在虛空中飛來飛去,但這樣算是什麼?只不過是世第一法,還沒有跳出世間,在世間上了不起了,如此而已。因此,呂純陽祖師的境界在空中飛來飛去,跟密宗的密勒日巴祖師可以隨意飛行一樣。他的詩“朝遊北海暮蒼梧”,早晨還在東北玩,晚上就到了廣西了,和現在的飛機差不多快。“袖裡青蛇膽氣粗”,他的交通工具是一把劍,那把劍會發出一股劍氣。“三醉岳陽人不識,朗然飛過洞庭湖”,他在湖南三度示現,沒人認得,一下人已飛過了湖南洞庭湖到了廣西。你看那境界是很舒服呀!那個跳傘表演的人已經舒服得不得了,何況呂祖的“朝遊北海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然飛過洞庭湖”,那個境界多好!只是到了清朝有個秀才看了這首詩不服氣,因此寫了個對子:“飛過來飛過去,一個神仙誰識得”,你這個神仙飛來飛去算個老幾?這位秀才就是具有這個氣概。


功德是完善的實踐

“或說究竟清淨真如”,修持到了極點證到自性清淨的真如本體。“名為瑜伽理中最極”,這才是修瑜伽,做功夫到了家了。“一切功德共相應故”,“故”放在下面是佛經的文學,外文倒寫法;我們中文習慣的用法則是放在前面而成“故一切功德共相應”,證到清淨真如,自然和一切功德相感應,瑜伽就是相應。假如一個修行的人一直上不了路,心定不了就是沒有功德,沒有和功德相感應。換句話說,無論學任何一樣東西,沒有進步就是沒有功德。例如,學英文學了半天沒有學好,就沒有功德,因為不用心、不下功夫嘛!當然沒有心得。一般學佛的人來跟我學打坐,在這裡搞個位置,然後坐它五十分鐘,好像對得起書院、對得起班主任,又好像給我很大的面子一樣。唉!

“功德”二字不要用神秘、宗教的觀念去想它。所謂功德就是去行,好比你想發財就要勤勞去做事賺錢,還要節省用錢,慢慢地積少成多,這就是功德嘛!假如,成天想發財又不節省、又懶得做事,那就沒有道理,是無天理。功,就是功勞,由勞苦得來就有功,不願勞苦就無有,無功就無芊。德者得也,得不到任何東西。因此瑜伽的道理,是“一切功德共相應故”,想修持有所成就、進步的人,不是靠一點功德,而是靠智慧、善行的一切功德來共同完成這一件事。因此,修行的成就不是一個因素的,光是天天打坐或道理上懂得多,是有點功德,但是沒有利他。去利他以後,利這一樣沒有利那一樣就不圓滿,也還不行,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像這種文字,我們以為看懂了一下子就溜過去了,但其實一點功德一點用都沒有。

所謂“境行果”,行為上根本一點都沒有變,因此怎麼會有所成就呢?我們學佛一下子勇猛發心很容易呀!譬如,我們做人一樣,“慷慨就死易,從容赴義難”。當情緒被激發出來時,連命都捨得,要怎麼做都可以!但是,慢慢想一下就捨不得。我有一個朋友,有一天一起吃飯,那時愛國獎券頭獎二十萬,有一個老太太過來說買一張呀!買一張呀!我說你就買一張吧!他說好,就買了一張。我說,我在這裡請你吃飯,你買的中獎了,我有沒有一份?他說有,當然有。我問,那後天開獎你給我多少?他說他想一想。過了一會兒他說想好了,二十萬總該給你五仟塊,別人一定講說要跟你對半分,但那是空話!而且你不要等我通知你,你自己要打聽我哪一天到銀行領,站在櫃檯上錢一拿到就把五仟塊拿走,馬上離開不要回頭看我,等到我鈔票放進口袋呀!就捨不得了。我說你說的是真話,絕對的真話。這是人,在沒有錢的時候,說我給你多少,很容易,但過後一想又不一樣了。佛教裡有句話“勸人出錢如鈍刀割肉”。快刀割肉不知道痛,過了以後才知道痛;用鈍刀割肉,那割不下來慢慢地捱,越想越痛,越痛越難過,這個道理說明了從容赴義難。


比如,做人行功德,做善事,一下子發勇猛心很容易,這兩天很用功,一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萬念皆空的樣子。此時若想個辦法刺激他,一切又都垮了,可見道心、恆心之難。做人做事也都一樣!因此,功德是很難修的,功德是人的道德行為,而且要始終如一,不受任何的影響,也就是儒家所講的“擇善而固執”。換句話說,道的修行是要有我去修,而不是無我去修。假如是無我怎麼修?本來就無我何必做好事。有人說,他受冤枉了、他苦得很!唉呀!本來就無我,哭一陣子就沒有關係了。無我就是這樣子嗎?行則是要有我的,至於無我是講證到形而上的道體的時候,比如人在睡覺狀態像是無我,而睡醒了眼睛一動就有我。但是要注意,動則有我,而動則得咎,因此毛病就出來了,一切痛苦煩惱皆因動而引起。因此。我與無我之間是修行、證道的關鍵,這之間的關鍵處大家要特別注意。

站在佛學的立場來講,一個真正的佛教徒真正要學佛,有四本真正的佛教佛學概論是要讀的。印度原有的翻譯過來的兩部,中國的兩部。印度的兩部佛學概論:一部是《大智度論》;一部是《瑜伽師地論》。中國的兩部佛學概論:一部是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一部是永明壽禪師的《宗鏡錄》。後世人,現在幾十年來寫的佛學概論,那是概論的概論的概論。可惜你們青年學佛,入手都是看現代化的概論,沒有用處。

今天,我們可以說是翻開了一部真正的佛學概論,一百卷玄娤法師翻譯的《瑜伽師地論》。第二點,我們拿一般學術性的立場來講,我們曉得,佛學的一般學術立場,可以分為四個範圍:一個範圍,所有的經典屬於小乘;大乘是另一種範圍。大乘的佛學思想,包括它的修證也分為兩個範圍:一個是龍樹菩薩的般若佛學系統;屬於釋迦摩尼佛涅槃後前期的佛學;一個是無著、天親兩位菩薩,兩親弟兄,天親也翻譯為世親,屬於法相唯識的,可以叫它是後期的佛學。那麼,我們手裡拿的這本《瑜伽師地論》是屬於後期的佛學,如果拿學術嚴謹的立場來講:後後勝於前前,越是後來越精細、周到、包羅的越多。這是無著、天親的法相唯識部分。

所以,像西藏的密教,黃教宗喀巴大師的系統是屬於這個系統,宗喀巴大師有名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依據印度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來擴充,變成《菩提道次地廣論》。這個《菩提道炬論》是根據《瑜伽師地論》,阿底峽尊者寫出來的。

我們現在講的《瑜伽師地論》,先介紹一下無著、天親兩位菩薩。他們兩都出家,世親(天親)菩薩是弟弟,年輕時專功小乘的佛學,修行小乘的佛教,極力地反對大乘佛教。後來受哥哥無著菩薩的影響,學了大乘以後,悟道了,要自殺。為什麼?懺悔!過去著小乘的著作太多,誹謗大乘,這個罪業無法消滅,只有一死了之。他哥哥笑了,無著菩薩罵他那麼沒有出息:比如一個人走路,因地而倒,走路會跌倒,因為有地,如果走在虛空中是不會跌倒,“因地而倒,因地而起”。跌在地下靠地才能爬得起來。你既然拿一支筆誹謗大乘,你不會在後半生把這隻筆轉過來,讚揚大乘?所以,世親菩薩因此而著作了很多唯識各方面的東西。後來無著菩薩先死,涅槃。兩兄弟約好,兩個人都發願往生欲界的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


世親菩薩說:“你是不是往生那裡,要給我個消息。”
“那好,一定給你消息。”
死後,不要說打坐定中看不到哥哥,做夢也夢不到。三個月不知道,一年也沒有夢到,三年也沒有夢,有懷疑了。過了好幾年,無著菩薩來了,現身了。
他說:“哥哥啊,你究竟到哪裡去了?”
“哎,我們發願往生兜率天彌勒菩薩那裡啊,在兜率天內院啊。”
“那你怎麼現在才來?”
“沒有啊,我剛剛到,彌勒菩薩剛剛在上課,我坐下來聽了一下,因為牽掛你,又不好意思溜,等到菩薩課講完了,我第一個來見你。”
“你曉得多少啊,人間歲月已經好幾年了。”
“好幾年!我就是一下子。”

南懷瑾:關於《瑜伽師地論》


彌勒菩薩的這本《瑜伽師地論》是無著菩薩寫的,誰說的呢?彌勒菩薩親口講的。不過,現在一般做學術的人不會相信。無著菩薩晚上,根據佛的制度,初夜分,晚上功夫完了,入定,離開,上兜率天聽彌勒菩薩講,做記錄,白天寫出來,即《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我們的教主,弘揚釋迦摩尼佛的法相唯識。後來的人不會相信:“哎,這是假的啊。哎,這本書就是無著菩薩寫的了,因為怕別人不相信,才這樣說。”這是後世的人,因為後世的人根本沒有入定啊、出定啊,影子都沒有,什麼都不定。什麼定呢?壞的事情蠻確定的,壞心念很確定,好心就不定。

為什麼叫瑜伽師呢?我們曉得印度的瑜伽(yoga),瑜伽在密宗的翻譯是加一個王字旁,念ga,yoga。所以學瑜伽的人來跟我講,我就笑了,我說:“你們印度那裡有瑜伽?”

“有啊。”就表演身體,倒立蓮啊、孔雀式啊,這是身體的瑜伽。印度的身瑜伽部分最後已經變成密宗的金剛亥母的四十多套拳,打坐時打拳的,已經將其精華吸收了,留下的音聲瑜伽是咒語,心瑜伽沒有了。心瑜伽是心地法門,只有中國的《瑜伽師地論》,這是真正印度的宗教。心瑜伽現在翻譯為人字旁的“伽”,不念ga,念qie,瑜伽(yuqie)。瑜伽是指修瑜伽成就的人,即瑜伽的大師們。所以有人說念瑜伽(yuqie)錯了,其實是他錯了,錯的一塌糊塗。瑜伽師就是修煉瑜伽的人成功了,就是中國講修道得了道的人,就是有道之士,即瑜伽師,所以這本書叫瑜伽師。要想取得成就的,就稱為瑜伽師。

怎麼叫地論呢?地就是範圍,分為十七個範圍來說明,由普通一個人,由人生講到物理世界,講到整個宇宙。物理世界講完了,迴轉來講怎麼樣修持,怎麼樣修心,證得形而上這個道。然後,又分開:小乘的第一步怎麼樣修持;大乘道怎麼樣修持;一直到成佛,一百卷說完了。所以叫瑜伽師地,一地一地分成十七個地。不是樓梯十七層啊,是十七個範圍,所以叫《瑜伽師地論》。

玄娤法師最大的功力是翻譯這部書。唯識學裡稱這部書為大論。要想真學佛,不瞭解《瑜伽師地論》,都是在那裡瞎鬧,瞎子摸象,亂搞的,不行,尤其的後世學佛的。所以《瑜伽師地論》包括一切修正:怎麼樣做人;人道上升到天道;天道上升到聲聞道;聲聞道上升到緣覺道,聲聞、緣覺是小乘,以及菩薩道,五乘道都包括在內。所以,宗喀巴大師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五乘道,是真正學佛的道路。

要想成佛,先學做人,人道沒有修好,連天道的資格都不夠,哪裡能夠談修佛道!所以人乘、天乘,有了天乘的資格才能夠修小乘道。天乘的資格都沒有,你還夠得上小乘?有了小乘道的資格,才夠得上修菩薩道,才是大乘道。所以,我們後世中國唐宋以後的佛學、佛教,動輒談我們是大乘佛法,大個什麼?大的影子都沒有!牛大,吹牛是大。你大個什麼?大從小來啊,一點小善都做不到,能夠做大善嘛?對不對?小事都做不來,你說:“我這個人啊,小事情不會犧牲的,碰到大事情時我會犧牲。”那是吹牛給人家聽的。“你看我,那麼捨不得花錢,因為小錢我不花,我願意花大錢的。”那是吹給人家聽的。同樣的道理,小乘道都沒有學好,何以能夠學佛?所以,《瑜伽師地論》嚴重地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摘自南懷瑾《宗鏡錄略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