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是副国级,因为何事?他向主席写信:我要求搬出钓鱼台

永贵同志,姓陈。建国初期,在环境非常恶劣的大寨村,永贵同志带领当地农民艰苦创业,从山下用扁担挑土上山造田,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他艰苦奋斗的事迹被最高首长肯定,最高首长(主席)号召全国要“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陈永贵是副国级,因为何事?他向主席写信:我要求搬出钓鱼台

永贵同志曾一度是农业战线上一面耀眼的旗帜,后来又成了政坛上一位风云人物。

1973年秋季,永贵同志奉调进京工作,担任重要职务,是副国级。

进京之初,永贵同志住在京西宾馆。一辈子爱土地、爱劳动的他每天很早起来,自己动手叠被、扫地、洗衣、泡茶、警卫员抢着要做,他却说:“我又不是没有长手。”

永贵同志艰苦朴素、勤谨节约。京西宾馆走廊上的灯亮到天明,他觉得浪费,就将灯关熄,服务员又把灯打开,他又去关掉。

陈永贵是副国级,因为何事?他向主席写信:我要求搬出钓鱼台

几个月之后,办公厅统一安排,为所有的从地方选上来的委员(副国级)在钓鱼台安排了一套房子,于是大家都搬了进去。

一九七四年十月末,永贵同志从京西宾馆搬进了钓鱼台国宾馆。住在三号楼二层一个三间大套房里。

三号楼虽说宽敞、舒适,可是对一生爱土地、爱劳动,整天想着怎么种好地、多打粮食的永贵同志来说,越住越觉得不是滋味。住了二十来天,他就到西藏走了一趟,又找了一个机会回大寨住了二十来天。

陈永贵是副国级,因为何事?他向主席写信:我要求搬出钓鱼台

由于这里戒备森严,门口有警卫,里面还设了岗哨,其他人不能随便出入,永贵同志与来京的老乡也见不着了。对此,他很不习惯,认为这样很不好。

一次,永贵同志回到大寨。他去看张怀英时,对方问:“在京觉得怎么样?”

永贵同志说:“房住得很宽敞,吃得也很好。可是我这个庄稼汉你还不知道?享不了这福。让我管农业,从书本、文件上我学不来多少东西,只能从人身上、从土地上学点儿知识。可是那里离地很远,人一般也去不了,我怎么工作?我准备给最高首长写封信,把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放在大寨、昔阳、全国各地为好。”

永贵同志还说:“文山会海。我哪是这个料子?这样长期下去,乡也误了,城也赶不上。”

陈永贵是副国级,因为何事?他向主席写信:我要求搬出钓鱼台

之后,永贵同志在1975年4月,给最高首长(主席)写了一封信,要求搬出钓鱼台。

在信中,他还提出他的工作计划:“三分之一时间回大寨、昔阳蹲点,边劳动,边工作,边总结经验;再用三分之一时间到全国农村有重点地作些调查研究;留下三分之一时间回京学习和工作。这样一则可以发挥我的长处,二则可提供一些基层情况。”

最高首长接到永贵同志的报告后,大加赞赏。

之后,最高首长在一次会议上表扬了永贵同志。他说:“永贵呀,你那个三三制很好呀!三个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分配这就是军事化嘛!这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你提出要搬出钓鱼台,我同意。钓鱼台无鱼可钓嘛。”

说罢,最高首长又向到会的其他委员扫了一眼,问道:“其他委员怎么样?”

大部分委员都表态说:“感谢最高首长的关怀。我也搬出钓鱼台。”

陈永贵是副国级,因为何事?他向主席写信:我要求搬出钓鱼台

不过,会后,也有个别人跑到永贵同志的住处,质问他:“你有地方住,搬出去,我住哪?”

永贵同志笑着说: “我也要找地方住,准备搬了,别人我可管不了。”

最高首长说了“钓鱼台无鱼可钓”后,大部分委员都主动搬出了钓鱼台。但是,也有几个人硬是没搬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