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刺繡,帶動貧困戶和群眾共同致富,實現我的中國夢


#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丁玉萍,今年50歲。山西省萬榮縣範新村人。幾十年來,我潛心繼承和發展民間刺繡,傳承祖國的非遺文化。在原來當地民間刺繡的基礎上,借鑑了祖國的蘇繡、粵繡、湘繡、蜀繡的手法,融入了這些刺繡的技術和內涵,就是想發揚光大祖國的刺繡,並祖祖輩輩傳承下去。同時,我利用刺繡技術,幫助當地的貧困戶和群眾一同致富。這就是我的夢想。由丁玉萍口述並提供部分照片。

我從小就喜歡刺繡,因為我的奶奶、母親都是當地刺繡能手,我從小就跟著奶奶和母親做刺繡。那時候,只是覺得好玩,對刺繡沒有更深刻的認識。以後到了十幾歲的時候,更是對刺繡情有獨鍾,深深的愛上了它。在學校的課堂上,我不注意聽老師講課,而是在思考刺繡的手法。為此,我沒有少受老師的責備。但是,我不在意,因為我熱愛刺繡這種民間藝術。圖為我在旅遊景點的照片。

到了十五、六歲的時候,我已經是刺繡能手了,在當地我的刺繡技術也小有名氣。刺繡,那時候在當地俗稱“繡花”。最常見的就是把絲綢或者布用專用的繒子繃緊,用繡針穿上彩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圖形和文字。那時候,我繡工就有了一定的基礎,當地的女兒出嫁,都會找我給他們修門簾、枕頭等等。圖為原始的刺繡方法。


我嫁到婆家後 ,還想繼續刺繡,並想如何將刺繡發揚光大。我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地裡活,家務活,丈夫都承包下來,讓我一心一意的鑽研刺繡。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因為我嫁給了一個知我、疼我、愛我的好丈夫。圖為我和丈夫在旅遊。

為了使刺繡能夠商品化,使刺繡為人們的美好生活服務,我在刺繡門簾、枕頭的基礎上 ,根據當地的民俗和民情,發展了刺繡馬褥子,就是女孩子出嫁的時候,騎馬用的褥子。同時,開拓發展了刺繡香包的品種和技術,香包是當地男婚女嫁、建房上樑、逢年過節時候用的。還有小孩收拾滿月的龍鳳呈祥的童裝、童褲、肚兜。還有虎頭鞋、貓頭鞋以及女兒出嫁的衣服等等。我的刺繡的商品品種不下上百種。圖為我和閨蜜研究刺繡技術。

在發揚傳統手工刺繡的基礎上,我還發展了機繡,就是利用縫紉機來繡花。這樣,效率就會提升很多。我發明了機繡和手工刺繡相結合的技術, 就是利用手工刺繡的獨特技術,加上機繡的速度和效率。使我的刺繡產品大大降低了成本,也使普通百姓都能夠買得起,用得上。使各種刺繡產品進入千家萬戶。圖為機繡特寫。


刺繡產品的質量,主要靠圖案的設計和繡工的技術。我在馬褥子、小兒童裝、小兒被子、褥子上設計了形象、生動、誇張的各種動物、花鳥圖案,並根據當地的民間習俗,使圖案顏色鮮豔、搭配適當,最重要的是大人、孩子都能夠接受並喜歡。這些圖案充滿了民俗、民情和民意,意喻著吉祥如意、長命百歲、多子多福。深受群眾的喜歡。圖為獅子、老虎和五毒圖案。

因為當地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因此人們在過年的時候 ,男婚女嫁的時刻、建房上樑的日子,都要用到香包。因為民間認為香包有祈福、辟邪的作用。我做的香包大的足有二尺見方,小的只有豆子大小。香包圖案以花卉和動物為主,以隱喻象徵等手法表達各種情感寄託和美好向往。比方,用雙魚、雙蝶等象徵男女相愛,用松鶴象徵長壽、石榴象徵多子。而多用漢字的諧音做比喻。圖為我的工作間做好的香包和做香包的婦女。

我做的鞋可以說是琳琅滿目,花色品種非常的多,有大人的千層底手工鞋,有兒童的虎頭鞋、貓頭鞋、豬頭鞋、青蛙鞋等,又根據季節分為單鞋、夾鞋、棉鞋。這些鞋的鞋面一般使用刺繡的綢緞或者布帛,鞋底是手工納的。鞝鞋也是手工的。這些各色各樣的鞋用料講究,手工縫製、花色品種很多,非常的美觀。圖為我們在車間做鞋。


為了能夠使刺繡發揚光大,我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參加了縣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在縣上有關刺繡專家的指導下,研究和發展民間刺繡藝術。同時,我積極尋找和培養徒弟,教他們如何做刺繡,自己年齡大了之後,能夠使民間刺繡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傳承,薪火相傳。圖為我參加縣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研討會的合影。

這些年來,我通過刺繡,自己也掙到了一些錢,家裡的光景也過得非常的幸福美滿,但是我這個人心軟,看到還有許多農民的日子還不好過,還有少量的貧困戶。我打心裡想幫助他們一起致富。於是,我註冊了煜哲手工刺繡廠,吸引村裡的貧困戶和困難姐妹們一起來廠裡幹活掙錢。圖為貧困戶和困難家庭的姐妹們在我的廠裡做刺繡。

我作為刺繡非遺文化傳承人,有義務、有責任教會這些貧困戶和困難的姐妹們的刺繡技術,這樣,他們學到刺繡技術後,也可以在自己家裡做刺繡產品,或者自己賣出去。賣不掉的,只要產品合格,我會以較高的價格收購他們的刺繡產品。不願意自己做刺繡產品的,就可以在我的廠里長期上班,這樣既解決了我的人手不足的問題,也可以為這些貧困戶和困難群眾找到長期掙錢的地方。


這些年來,我幫助5戶貧困家庭和20多戶困難家庭在我的刺繡小工廠做工,教會了20多個姐妹們的做手工刺繡。我的做法得到了縣上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表彰,我獲得了很多的榮譽。我一個農村婦女,能夠為貧困戶和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盡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的高興和自豪。圖為我參加群星燦爛小微企業培訓會的合影。

#自拍我的故事# 我多年來研究民間刺繡技術,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代代傳承,薪火相傳。同時我利用刺繡技術,幫助貧困戶和困難群眾的姐妹們儘快脫貧致富,我的心願也實現了。因為多年來,和鄉親們一起發家致富奔小康是我的中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