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告诉你:出身普通的我们如何引起领导注意并成功上位

【出处】《资治通鉴·周纪五》

【原文】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译文】赵国一个收田租的小官赵奢到平原君赵胜家去收租税,他的家人不肯交 。赵奢以法处置,杀死平原君家中管事人九名。平原君十分恼怒,想杀死赵奢,赵奢便说:“您在赵国是贵公子,如果纵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纪就会削弱,法纪削弱国家也就衰弱,国家衰弱则各国来犯,赵国便不存在了。您还到哪里找现在的富贵呢!以您的尊贵地位,带头奉公守法则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则赵家江 山稳固,而您作为王族贵戚,难道会被各国轻视吗?”平原君认为赵奢很贤明,便介绍给赵王。赵王派他管理国家赋税,于是国家赋税征收顺利,人民富庶而国库充实。

【解读】赵奢是赵国的名将,早在赵武灵王时期就投身官场。无奈出身普通没有背景(像极了现在的我们),一直不太受重视,到了赵惠文王时期还只是一个收田租的小官吏。年近中年的他不甘寂寞,主动“碰瓷”大人物,精准“设计”应对之策,成功走出了一条有惊无险的不平凡之路,也为其后来晋升战国名将铺平了道路。回顾赵奢的上位之路,值得每一个平凡的我们思考和借鉴。

《资治通鉴》告诉你:出身普通的我们如何引起领导注意并成功上位

第一步,利用合法手段,“搭线”大人物平原君。国家收租,天经地义,平原君也不例外。通过这一步,赵奢与平原君家搭上了线,不一定是平原君本人,但平原君周边的人至少都会知道赵奢的存在。

平原君家不肯交租,这本来是一个不好办的事情。但是赵奢从中看到了机会,只要成功了,他不仅能在当时的赵国获得很大的声望,而且也能借此事成功的进入高层的视线。

有心人事竟成,对于出身普通、没有背景的我们来说,都需要时时刻刻留意并发现机会。

《资治通鉴》告诉你:出身普通的我们如何引起领导注意并成功上位

第二步,扩大影响力,让包括平原君在内的高层知道自己的才干和魄力。这一步非常关键也非常危险。

首先,杀人是要偿命的。杀9个人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搞得不好容易把自己也赔进去。

其次,打狗也得看主人,杀的是平原君家的人, 直接就是给平原君难看,让平原君颜面扫地。

再者,平原君对此事的态度如何难以琢磨。万一任性的平原君不管不顾,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利益一意孤行要杀赵奢呢?

其实,赵奢应该是做过前期功课的。平原君在当时的赵国是以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著称的。这样的人物非常符合赵奢“碰瓷”的要求:名气大、心胸开阔、重才爱才,更为关键是听得进不同意见。对此,赵奢精心准备了一套义正言辞的公开演讲,既摸到了平原君的心底,又充分估计了平原君的面子。

《资治通鉴》告诉你:出身普通的我们如何引起领导注意并成功上位

第三步,大力抬高平原君,向平原君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赵奢站在道德和法制的制高点,公开向平原君进行游说:

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这些话照顾平原君的个人利益,实际上是在拍平原君的马屁,尽力平息平原君的怒火。但同时也是说给赵王及其他王公贵族。

一是宣传自己的政见、见识,让更多的高层人物注意到自己;

二是进一步扩大此事的影响力,让平原君搞不了小动作;

三是给了平原君面子和台阶,让平原君只能沿着赵奢的设计继续往下走。

在赵奢收租并杀九人的事件中,平原君有多种选择:杀了赵奢的话,会让平原君在法律上,道义上,名声上都受人诟病。不理赵奢的话,堂堂平原君被人欺负还不敢发声,以后谁还敢跟着平原君混。

所以,平原君果然如赵奢了解的一样,采取了最为合理的一种方式:表扬赵奢,推荐赵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展示了自己的胸怀,也为国家推荐了人才,更是维护了自己的面子和美名。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大人物的充分了解、掌握大人物的利益需求,是我们引起高层注意并成功上位的核心所在。试想,如果平原君心胸狭隘、睚眦必报,那赵奢此次冒险行为无异于自杀动作。

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