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內嬰兒你應該注意這些


一歲內嬰兒你應該注意這些

‍♀️第一月(新生兒)

1.接種疫苗(卡介苗+乙肝),採足跟血

2.每日睡眠16-20小時,不建議使用枕頭,不建議睡頭型

3.按需餵養,母乳不喂水,奶粉或混合餵養,兩餐間可喂水,不需要強行叫醒寶寶喝水

4.黃疸值12以下無需人為干預退黃,多吃多排即可

5.黑白卡可以從出生開始使用

‍♀️第二月

1.不要總抱寶寶,影響骨骼發育,容易脊柱傾斜

2.不要搖晃哄睡

3.寶寶45天后可鍛鍊俯臥抬頭,每天兩次,每次俯臥不超過一分鐘

4.餵奶形成規律,每三小時喂一次

5.堅持洗澡後撫觸按摩

‍♀️第三月

1.餵奶更加規律,每天六次,分別在6:00、9:30、13:00、16:30、20:00、23:00.

2.晚上可以睡大覺,中途醒了不一定是餓

3.適當調整寶寶睡姿,媽媽不要總出現在寶寶的同一側

4.黑白卡輕輕移動,鍛鍊寶寶追視

5.寶寶發出A,O,E等元音時,跟著寶寶模仿,讓寶寶對發音感興趣

‍♀️第四月

1.黑白卡可以換成彩色卡,大片的色塊

2.嬰兒游泳好處多,建議親子共遊,不建議脖圈座圈或者腋下圈

3.出牙流口水

4.鍛鍊孩子手的抓握能力

5.用天然食物的香味,開啟寶寶的嗅覺訓練

‍♀️第五月

1.聽兒歌,最好是聽媽媽親自讀兒歌

2.牙齒已出便要開始“刷牙”,可用紗布裹手指輕輕擦拭

3.寶寶已經發現了你手裡的手機,不要給他看

4.通常這個月開始,寶寶翻身自如

5.開始有自己的喜怒哀樂

‍♀️第六月

1.輔食添加時間4-8個月都可以,母乳餵養建議半歲後

2.不要強迫孩子學坐,也不要急著使用枕頭,寶寶生理曲線形成越晚,長個越快

3.訓練寶寶MA BA等發音,從認清誰是媽媽開始

4.每日睡眠大部分在夜晚,整宿覺的願望基本達成

5.如果希望寶寶使用嬰兒床,這是最後的機會,再大更不會願意在裡面

‍♀️第七月

1.吃奶後可喝一口清水當做漱口

2.戲精寶寶已上線,假哭假笑博關注

3.可以開始看繪本,洞洞書鍛鍊手指靈活性

4.喜歡扔東西

5.喜歡抽紙巾

‍♀️第八月

1.第一個認生期,源自他能區分誰是經常見,誰是不常見,開始出現恐懼感

2.喜歡重複,來回聽一個故事,只玩一個積木

3.不要縱容孩子用哭解決問題

4.可以開始讓孩子自己抓勺子往嘴巴送食。

‍♀️第九月

1.不要扶孩子太早站起來,他有本事自己站也別按倒。

2.孩子該爬了,讓他隨便爬,給他自由,注意衛生。

3.輔食每天只加一種新食物,小心過敏源。

4.幼兒急疹該來了,發燒三天,出疹三天就沒事了,

自限性疾病,不怕。

5.去你妹的學步車,讓孩子不知道摔倒的滋味,缺少

危險意識的形成。

‍♀️第十月

1.堅持母乳的媽媽都是被咬習慣了的英雄。母乳

仍是主食,輔食只是輔助。

2.堅決不吃零食,水果可以,吃東西就坐在餐椅上,

不可以到處跑,定規矩也是防噎防嗆。

3.教寶寶一頁一頁的翻書,硬質書最佳。當然他

做不到也正常。

4.會爬就可以自己扔尿不溼,自己收玩具了。

5.玩具捉迷藏,人臉藏貓貓,能從天亮玩到天黑

也不膩。

‍♀️第十一月

1.每次只給一個玩具,家長先玩一遍,給了寶寶就不要再

打擾他,靜靜看著他玩。玩具玩法無對錯。

2.引導孩子扶著東西站起來,孩子不願意也不強求。

3.聽有節奏的音樂,家長把節拍輕輕拍到寶寶腿上。

4.看圖片認動物,認生活用品,認各種他感興趣的東西。

每個詞語重複五遍以上。

5.搭積木讓地推,搭高或搭多米諾都行。

‍♀️第十二月

1.堅持讀繪本,自己翻書,看洞洞書。

2.創造光腳丫的條件,有利於獨自站立和行走。

3.摔倒不可避免,家長大驚小怪會嚇到孩子,反而讓

孩子以為自己犯了錯。

4.在此之前不要給孩子吃鹽吃糖吃調味料,在此之後

同樣不建議過早接觸天然味道之外的食物。

5.你想教他一切事物,說5-8遍,他就會記住,可能

不會表達出來,等會表達一發不可收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