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重拾外语,开启双语教学大门,她是外国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

在西安科技大学有这样一位女教授,她优雅端庄,声线温柔,课堂生动有趣,如果有幸能成为她的学生,在她的课堂上,让天天“练习”英语听力成为可能。这位温文尔雅的老师是理学院图学系教授刘金瑄。

刘金瑄老师讲授《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双语)》,《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等课程。其中,她的工程制图课采用双语教学。

36岁重拾外语,开启双语教学大门,她是外国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

一次尴尬经历,让她36岁重拾外语

深究刘金瑄老师开启双语教学之路的原因,竟然是一次尴尬的经历。2004年,刘金瑄老师在三峡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来自世界各国300多个代表,大家见面都用英语热情的互相打招呼,但是寒暄聊天时,让刘金瑄老师感到无所适从。这样的尴尬经历使她受到了打击。参加完会议刘金瑄老师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双语教学在未来必然会形成一种趋势。回到学校,经过一段苦思冥想,学习这种事情,只要想做,永远不怕迟,最终重新拾起多年不用的英语,这一年她36岁。

36岁重拾外语,开启双语教学大门,她是外国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

(刘金瑄在美国铜矿实地考察)

在刘金瑄老师重新开始英语学习之后,在阿斯顿口语班里,青春的面孔中多了一个超龄学员,西科大的夜晚制图教研室里总有一个兢兢业业的身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功夫不负有心人,刘金瑄老师同年开始工程制图课程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到2008年获得陕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到2010年在自动化、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展全英文教学。

外出访学提升口语,现已合作出教材

为了感受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顶尖的学术氛围。2009年,刘金瑄老师到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做为期半年的访问学者。在美国访学的日子里,每天完成了自己的访学计划,依然不忘锻炼口语,常常和办公室的老师全英文交流,与许多教授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日常的聊天中,刘金瑄老师的口语水平得到了再次拔高。

刘老师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口语,练习专业相关的英文,就连北亚利桑那大学几位教授也时常说,“Jerry,你是我印象中唯一一个坐在办公室里的中国访问学者”。

Terry E. Baxter教授,是刘金瑄老师寻找到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两人合作编写的双语教材《工程制图(英汉对照)》已经出版,并在2016年获得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刘老师参与制作的微课,目前正在北亚利桑那大学制图课堂使用。《Auto CAD》是近年正在与Terry和Mark合作编写的教材。

36岁重拾外语,开启双语教学大门,她是外国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

(访学期间为在外留学生包饺子)

关爱学生,是外国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

生活中,刘金瑄老师曾被她的外国学生亲切的称呼她为“Chinese mother”。刘老师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给了自己的学生。在外出访学的时候,为了让在外交流的学生感到家的温暖,早上五点钟起来和舍友一起为留学生包饺子。在西科大的校园里,为了让学生不落后于时代,与国际接轨,她每年都请国外教授来中国为学生授课,组织学生座谈,给学生联系做翻译的机会。还利用qq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帮助解决学习过程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6岁重拾外语,开启双语教学大门,她是外国学生口中的“中国妈妈”

(学生给刘金瑄老师送上暖心的祝福卡片 )

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勇于创新,课上认真负责,课后和蔼可亲,刘金瑄老师在平凡中不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真正含义。

注: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