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水浒:林冲为什么会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

林冲道:“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二人只把头来摇,方才得知是实。

对《水浒传》中的林冲最有争议的焦点集中在两件事情上面:一件事情是说林冲不该火并王伦,因为毕竟是王伦收留了他在梁山入伙,林冲此举有恩将仇报之嫌;另一件事情是说林冲不该在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连累鲁智深再也不能回大相国寺,只得上了二龙山落草,林冲此举有忘恩负义之嫌。本文就来专门讨论一下“林冲为什么要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这个问题,林冲当时为什么会这么做?笔者认为,这完全是由林冲的性格特点决定的。

冷眼看水浒:林冲为什么会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

林冲

林冲的第一个性格特点是胆小怕事

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虽然职位低微,但在东京的日子过得算是挺富足,也挺惬意的。

为什么说林冲的日子过得挺富足?他误入白虎堂时带着的宝刀是花了一千贯银子买来的,一千贯就是一千两银子。武松给郓哥五两银子时,郓哥说够他们父子俩三五个月的用度。按这个标准,一两银子相当于如今的一千元人民币,一千贯就相当于如今的一百万元人民币,不值这个价,怎么可以称得上是宝刀呢?

为什么说林冲的日子挺惬意呢?他闲暇之时,还有工夫陪着娘子去岳庙烧香还愿。自打和鲁智深结拜为兄弟之后,也曾多次相约喝酒解闷。

林冲的日子过得既富足,又惬意,自然很留恋这样的生活,也很留恋这种生活带来的宁静和安详,从内心不愿意这种宁静、安详被打破。所以,当林冲的娘子被高衙内当街调戏,林冲正要举起愤怒的拳头教训这个泼皮无赖,却发现这个泼皮无赖竟然是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林冲先自手软了。

林冲为什么发现调戏娘子的泼皮无赖是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就会手软了呢?原因就在于林冲想到了倘若此时揍了高衙内一顿,高太尉面上须不好看,只得把一口恶气强行忍回肚子里去。也就是说,林冲害怕打了高衙内就会得罪高太尉。

为什么林冲害怕得罪高太尉,而鲁智深就不怕得罪高太尉?鲁智深说倘若撞见了高太尉,先叫他吃了三百禅杖!说到底,是因为鲁智深不留恋当下的生活,得罪高太尉了他大不了一走了之。

而林冲不一样,他已经有个安乐窝,已经有个让他很惬意、很享受的生活,他不愿意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失去了这种惬意、享受的生活。就是这种顾虑慢慢就养成了他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

也正是因为林冲胆小怕事,当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他,一怒之下想要打死董超薛霸的时候,林冲居然开口求鲁智深饶了他们俩。林冲为什么会这样做?还不是因为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让鲁智深打死董超薛霸了,也就意味着林冲的后路就断了。由此可见,顾虑越多的人,越是胆小怕事。

冷眼看水浒:林冲为什么会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

高衙内

林冲的第二个性格特点是谨小慎微

林冲胆小怕事的第一个性格特点,也就决定了他的第二个性格特点:谨小慎微。往往就是如此,越是胆小怕事的人,就越是生怕哪里出了差错,对人对事就容易变得尤其谨小慎微,生怕犯错得罪人。

林冲在刺配沧州时,在柴进庄上曾作过短暂停留,在这里就发生了读者耳熟能详的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在这段故事里,林冲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林冲和押解他的两名公差董超、薛霸到了沧州,听闻酒家举荐他去柴进庄上,必能得到柴进大官人的资助,便按酒家所说沿路寻到了柴进庄上。柴进早就仰慕林冲“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赫赫威名,没想到林冲竟然寻到了他庄上,柴进喜不自胜,连忙客气款待林冲。

柴进对林冲是慕名久矣,但并不了解林冲的本事到底高强到了什么程度。因而,当柴进那自以为是的枪棒教师洪教头数次羞辱、挑衅林冲以后,柴进一方面想利用林冲教训一下这个狂妄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洪教头,另一方面也的的确确想要见识一下林冲的真实本领。

洪教头怎样羞辱、挑衅林冲,而林冲又是如何反应呢?

洪教头大大咧咧闯进酒席,林冲听说他是柴进的枪棒教师,赶紧主动向洪教头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向洪教头介绍林冲,林冲对着洪教头便拜,洪教头没有答礼;林冲谦恭地把自己贵宾的位置让给洪教头,洪教头便大大咧咧一屁股坐了。这是礼节上洪教头对林冲的羞辱。

洪教头问柴进为何对林冲这样的配军如此厚待?柴进说林冲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如何能轻慢?洪教头更难听的话就蹦出来了,连带柴进一起被他挖苦、揶揄,言下之意说柴进滥发善心,引得一些配军来庄上打秋风、骗吃骗喝。洪教头言语如此羞辱、挑衅林冲,林冲却依旧忍气吞声。

读到这里,估计不少读者要骂林冲也算是窝囊得出奇了,他们不知道的是,林冲是顾虑怕打了洪教头让柴进面上不好看(注意到没?和当初不敢打高衙内的理由如出一辙)。直到柴进都对洪教头的嚣张跋扈和狂妄自大忍无可忍,明明白白暗示林冲尽管打,林冲最后才出手了,一出手,一棒就把洪教头打翻在地。

明明本事卓绝的林冲,面对一个三流角色洪教头如此嚣张跋扈的羞辱和挑衅,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退让,谨小慎微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林冲所顾虑的,无非是害怕打了洪教头会得罪柴进。林冲此前饱受高俅父子迫害,一路上受尽欺凌,好不容易到了这里才受到柴进的礼遇和恩典,他怎么能不谨小慎微呢?

冷眼看水浒:林冲为什么会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

董超薛霸

林冲的第三个性格特点是不够精细敏锐

林冲胆小怕事,又谨小慎微,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他遇到事情的时候,首先想的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没有做好,才导致灾难或者困难的发生,他从来不敢想是不是别人有意要陷害他。林冲胆小怕事又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局限了他的思维,使得他看待问题不够精细敏锐,最能体现他看待问题不够精细敏锐的例证便是他被高俅陷害“手持利刃误入白虎堂”。

当初,高衙内当街调戏林冲娘子被林冲制止,高衙内为未能得逞而心头恼怒;在富安和陆谦相助下,高衙内又向林冲娘子发动了第二轮攻击,没想到又被林冲及时出现给打断了,这一下,高衙内彻底恼火了,意识到了不除掉林冲,他就没有机会如愿以偿地霸占林冲娘子。

于是,林冲的灾难开始降临了,高衙内在陆谦和富安两个帮凶的帮助下,想出了置林冲于死地的法子。而林冲却单纯地以为,自己如此一再忍让,高衙内应该不会再打自己娘子的主意了吧?他更没想到高衙内会把黑手伸向了他。这就是因为林冲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而导致了他思维受到局限,看问题不够精细敏锐。

林冲平日里还老惦记着高太尉府上有把宝刀,几番借看都遭到拒绝。他却没想到“瞌睡虫上来刚好就有人送枕头过来”,天下哪有这么凑巧的事?他念念不忘宝刀,居然就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叫卖宝刀,这事儿哪有这么凑巧呢?

可林冲偏偏就上当了,轻易就掉进了高俅父子给他挖的陷阱,白花了这一千贯银子不说(宝刀其实就是高俅的),还为此差点赔上自己一条性命——被高俅拿到了确凿的证据:林冲手持利刃闯入白虎堂,按律当斩!倘若不是开封府尹顶着压力法外开恩,只怕林冲浑身是嘴也免不了被斩首的下场。这也正是林冲看问题不够精细敏锐带来的糟糕结果。

冷眼看水浒:林冲为什么会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

鲁智深

林冲的性格特点导致他犯了无心之失——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

林冲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导致了他看问题不够精细敏锐,更进一步导致了他在关键时刻把鲁智深的底细透露给了董超薛霸。

林冲之所以会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央求鲁智深饶了董超薛霸的性命,是因为他不想断了自己的后路,如果鲁智深杀了董超薛霸,林冲就再也没有后路可走,只能亡命江湖了。而林冲之所以愿意老老实实刺配沧州,就是因为他还想在沧州服刑结束后,还能回到东京,还能和娘子再续前缘,再好好经营下半辈子的人生。

林冲看问题不够精细敏锐,自从鲁智深出现救了他一命,鲁智深和林冲对话时,董超薛霸一直都在身边,他们俩从鲁智深和林冲的对话中,一直在使劲儿猜测眼前这个胖大和尚的来路,还出言旁敲侧击地试探鲁智深,被鲁智深当面戳破,慑于鲁智深的威猛,两人没敢再试探鲁智深。

鲁智深在场时,董超薛霸自然也不敢试探林冲,所以,当鲁智深前脚刚走,董超薛霸再也忍不住,就开始试探林冲了。

两个公人道:“好个莽和尚,一下打折了一株树。”

看问题不够精细敏锐的林冲没意识到董超薛霸二人的叵测用心,居然脱口而出:“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这一下,董超薛霸终于达到目的了,从林冲之口确认了那个胖大和尚就是相国寺的鲁智深。

最后,还有一个事例可以证明林冲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是无心之失,而不是有意要出卖鲁智深。

坐间,林冲说起相谢鲁智深相救一事。

这是鲁智深率领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的好汉一起投奔梁山后,林冲主动提起当初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他之事,可见林冲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无心之失,向董超薛霸透露了鲁智深底细,害得鲁智深回不了相国寺,只得流落江湖,后来干脆上了二龙山落草为寇。

综上所述,林冲之所以会向董超薛霸透露鲁智深的底细,完全是因为林冲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看问题不够精细敏锐而导致的无心之失,决不是林冲有意要出卖鲁智深,不能据此断言林冲对鲁智深忘恩负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