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戰爭中,為什麼美國不直接佔領墨西哥全境?

吳帥澎


網上有一個段子是說墨西哥的偷渡客在挖地道進入美國時抱怨道:”該死的美國佬咋就沒把墨西哥給吞了呢?也省得老子今天在這兒挖地道“。美國和墨西哥以及其他所有美洲國家最早的原住民都是印第安人,然而這些印第安人卻並非今天的美國人和墨西哥人的直系祖先。實際上印第安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而是對除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之外所有美洲原住民族的統稱。居住在北美東北部的印第安部族主要有易洛魁人、休倫人、切羅基人、萬班諾阿格人、特拉華人等,這些部落組織性和戰鬥力很強。切薩皮克地區有多阿格人、馬特沃曼人、查普蒂科人、帕圖克森人、楠蒂科克人、查普唐克人、波科莫克人、懷科米科人、薩斯奎漢納人等,其中楠蒂科克人有1500人之眾,薩斯奎漢納人在1660年時號稱有4000人口、700武士。居住在五大湖地區的有渥太華人,該部落的印第安人酋長龐蒂亞克是18世紀叱吒風雲的人物。俄亥俄河流域生息著肖克人、派尤特人、尤特人、霍皮人、科曼奇人、阿帕奇人和納瓦霍人等部族。古代印第安人使用的語言約有300種之多,其中又有幾百種不同方言。據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的分類研究:使用較廣泛的印第安語系有易洛魁語、阿爾岡奇語、馬斯克霍奇語、蘇語、卡多語、阿薩帕斯卡語、肖肖恩語、皮馬語、尤馬語、撒利薩語、撒哈提語、利圖厄姆語、庫魯什語等。每個語系中又包含眾多的部落語言和紛繁複雜的方言。可惜這些印第安語言基本都停留在口頭上,只有切羅基人後來受歐洲文字啟發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經過歐洲殖民者的屠殺和迫害很多印第安部族連同他們的語言都在後來的歲月中消失了。不過直到1940年時仍有149種印第安語言還在美國各地的印第安保留地中使用著。如今印第安人只佔美國全國人口的0.6%左右,而且這些印第安人也還不是同一民族。說他們是北美移民先驅可以,說他們的祖先是北美土地的主人也不錯,但他們不是今天美國人的直系祖先。相比之下墨西哥的印第安文化相對保留較多:生活在如今墨西哥境內的印第安人比起生活在今天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在文明程度上要高出許多,他們不像生活在如今美國境內的印第安人一樣長期處於漁獵採集時代,他們孕育出了定居農耕文明並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城市、建築、天文、數學,生活在如今墨西哥境內的印第安人締造了奧爾梅克、特奧蒂華坎、瑪雅、阿茲特克等多個古文明,如今墨西哥國旗上的鷹吃蛇圖案也源於印第安人的圖騰崇拜。不過即使是在印第安文化相對保存較多的墨西哥如今全國人口的90%左右基本上是印第安人和歐洲移民的混血後代,真正的印第安人並不佔墨西哥人口的多數,況且歷史上墨西哥境內的印第安人始終沒締造過統一的國家,墨西哥真正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其實還晚於美國。

1492年10月12日是一個深刻影響著日後美國和墨西哥以及所有美洲國家歷史命運的日子:這天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事實上關於最早發現美洲的人究竟是不是哥倫布其實是存在爭議:有說法聲稱早在中國的商周交替時期就有一部分殷商王朝的後裔渡海到美洲並開創了奧爾梅克文明;也有說法認為中國東晉時期西行求法的法顯是最早發現美洲的人;英國航海歷史學家加文·孟席斯則認為是鄭和最早發現了美洲。哥倫布甚至都不見得是第一個發現美洲的歐洲人,因為根據最近的考古學發現已證實來自北歐的維京人首領埃裡克早在公元982年左右就已發現了格陵蘭島,到1020年左右維京人已在北美大陸建立了一些定居點。不過不知道是何原因導致維京人最終撤出了美洲。之所以說哥倫布發現了美洲事實上並非因為他是最先發現美洲的人,而是因為他改變了美洲乃至世界的歷史——在此之前儘管有人造訪過美洲,卻始終沒能將美洲納入到世界體系中。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號載著一批清教徒抵達了位於北美的普利茅斯城。如今五月花號帶來的這批移民的後裔已繁衍到3500萬人,佔美國總人口的九分之一左右。而這批早期移民締結的《五月花號公約》更是塑造了美國人的立國精神。在《五月花號公約》中寫道:“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增加基督教的信仰,為了提高我們國王和國家的榮耀,我們飄洋過海,在弗吉尼亞北部開發第一個殖民地。我們這些簽署人在上帝面前共同莊嚴立誓簽約,自願結為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地能得到更好的實施、維護和發展,將來不時依此而制定頒佈,被認為是對這殖民地全體人民都最合適、最方便的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我們都保證遵守和服從”。此後來自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移民大量湧入北美,截至1733年大英帝國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建立了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殖民地。1775年4月19日北美殖民地民兵和大英帝國的軍隊在位於今天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剋星頓小鎮爆發衝突,由此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1776年7月4日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的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喬治·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13個殖民地的代表在由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上簽字,以此開啟了美利堅合眾國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這時美國的領土就是特拉華、賓夕法尼亞、新澤西、佐治亞、康涅狄格、馬薩諸塞灣、馬里蘭、南卡羅來納、新罕布什爾、弗吉尼亞、紐約、北卡羅來納和羅德島十三個英屬北美殖民地,謂之建國十三州。

1783年9月3日英國和美國締結《巴黎條約》,以此正式承認美國獨立的既成事實。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十三殖民地就曾試圖開拓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土地,卻被英國殖民當局阻擾,這也成為了美國獨立的誘因之一。《巴黎條約》締結後英國索性把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也送給了新生的美國。與此同時和建國十三州同時期存在的佛蒙特州在獨立戰爭中保持中立,戰後以第十四州的名義加入美國。1787年加入美國的各州商討確立了美國憲法,明確了各州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義務關係,美利堅合眾國由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體系向一個聯邦制國家轉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美國對阿巴拉契亞山脈和密西西比河之間的土地採取的移民拓殖的開發模式,這裡並沒像建國十三州和佛蒙特州一樣設立成州,而更多是類似於歐洲列強的殖民地那樣的存在。隨著美國西進運動的推行當地人口日漸增加,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亞拉巴州、密西西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西弗吉利亞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1801年羅伯特·李維頓受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斐遜派遣同佔據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法國殖民當局商討購買密西西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土地,一開始法國方面沒接受美國提出的購地方案,然而隨後不久法國就在歐洲戰爭中遭遇挫折,於是在1803年美國乘法蘭西皇帝拿破崙忙於應付歐洲戰爭之際從法國手中以1500萬美元價格購買了83萬平方英里(2144476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相當於每英畝土地支付了三美分。這次土地購買行為使美國領土擴大了一倍,在這片相當於今天美國國土總面積22.3%的土地上如今已形成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馬州、密蘇里州、堪薩斯州、愛荷華州、蒙大拿州、科羅拉多州一部分、懷俄明州一部分、明尼蘇達州一部分、北達科他州一部分。低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成功勾起了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慾望,毗鄰路易斯安那的佛羅里達隨即被美國確認為下一個目標。這時佔據佛羅里達的西班牙殖民者早已不是大航海時代那個稱雄世界的霸主了,反而成為了被新興的英、法等國一再痛打蹂躪的“歐洲病夫”,到了1808年連西班牙本土都被法國皇帝拿破崙佔領。美國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向佛羅里達大規模移民,1809年當地效忠於美國的居民已佔總人口的90%。1814年美國人大規模進軍佛羅里達並對西班牙人採取武力威脅,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被迫同美國簽訂條約:美國以500萬美從西班牙手中購買了15萬多平方公里的佛羅里達。

和美國主要由新教白人人口為主的單一種族結構不同:包括墨西哥在內的處於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殖民統治下的拉美地區的種族結構顯得相當複雜。當時在拉美地區處於社會金字塔最頂端的是來自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殖民者,而土生白人則被稱為”克里奧爾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後裔稱為”桑博人“,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後裔稱為”墨斯提索人“,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後裔稱為”穆拉託人“。墨西哥就是以作為歐洲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混血後裔的墨斯提索人為主的,然而居於統治地位的卻是來自西班牙的殖民者。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給南方尚處於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等國殖民統治之下拉丁美洲人民帶來了極佳的示範效應:1790年海地人民率先舉起反抗的旗幟並於1803年10月贏得獨立,以此為標誌吹響了拉美獨立運動的號角;在遙遠的南美大陸上玻利瓦爾和聖馬丁兩位傳奇人物縱橫馳騁,解放了今天的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委內瑞拉、智利和阿根廷;1822年9月7日葡萄牙委任統治巴西的佩德羅王子宣佈巴西脫離葡萄牙而獨立......這一時期的歐洲爆發了拿破崙戰爭,作為拉美各殖民地宗主國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忙於歐洲戰事,根本無暇顧及殖民地事務,這給拉美各國的獨立運動提供了天賜良機。1810年9月16日清晨拉美獨立運動的浪潮席捲到距離美國最近的墨西哥——就在這天墨西哥小鎮多洛雷斯的神甫米格爾·伊達爾戈在多洛雷斯的教堂敲響鐘聲,召集當地居民反抗西班牙統治,揭開了墨西哥獨立運動的歷史序幕。1811年初墨西哥獨立運動領導人伊達爾戈遭西班牙殖民者伏擊身亡。伊達爾戈犧牲後他的學生莫雷洛斯成為了墨西哥獨立運動的新領袖,1813年11月莫雷洛斯發表《獨立宣言》宣佈墨西哥脫離西班牙的殖民統治而獨立。1814年西班牙殖民者對墨西哥起義軍大舉反撲,次年莫雷洛斯被捕犧牲,起義軍殘部被迫退入山區展開游擊戰。1820年西班牙國內爆發革命,墨西哥的土生白人地主等保守的既得利益群體既擔心西班牙的革命會蔓延到墨西哥,有擔心已退入山區的墨西哥起義軍趁機死灰復燃。於是提出脫離西班牙統治的主張,以便奪取獨立運動的領導權。這時墨西哥政府軍中一個曾鎮壓過獨立運動的軍官伊都維德上校懷著個人野心出來大肆活動:他打出要求脫離西班牙殖民統治實行獨立的旗號,同時又主張在墨西哥保持傳統的大莊園制和維護教會的利益,他的活動贏得了土生白人地主和教會上層等保守政治勢力的支持。1821年伊都維德正式宣佈墨西哥獨立,成立墨西哥君主國。新生的墨西哥宣稱對新西班牙總督區的全部領土和人口享有繼承權,這時的墨西哥領土向北一直延伸到今天美國境內的落基山脈,向南則囊括了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中美洲國家。這時的墨西哥儘管已實現獨立,可國家大權實際上操縱在土生白人地主等特權階層手中,佔墨西哥人口絕大多數的混血種人仍處於被統治地位,事實上包括這時的墨西哥皇帝伊都維德本身就是靠鎮壓墨西哥獨立運動起家的,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墨西哥的一國之君。1923年墨西哥人民再次起義推翻了皇帝伊都維德的統治,墨西哥在結束歷時兩年的短暫帝國統治後成為了一個共和國。

墨西哥獨立之初的這場內亂就此開啟了潘多拉魔盒:首先這場內亂直接帶來的一個副產品就是南部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地從墨西哥獨立出去組成中美洲聯合省(又稱中美聯邦)。不過對墨西哥而言:失去的南方五省只佔其廣袤領土中很小的一部分——失去南方五省後的墨西哥的領土面積仍多達450萬平方公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如今全世界領土面積超過450萬平方公里的國家只有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這六個,而如今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七位的印度只有329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如果墨西哥獨立時的領土面積能一直保留至今就是當今世界第七領土大國。然而如今墨西哥的國土面積只有196萬平方公里,這隻相當於墨西哥獨立時的43.56%左右,換句話說墨西哥獨立時一半以上的領土如今都已不在墨西哥境內。伊都維德的下臺並沒結束墨西哥國內的政治亂象:此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個失敗的臨時政府(1823~1824)、一個模仿美國但不成功的合眾國(1824~1835)、一箇中央集權的共和國(1835~1846)和一個聯邦制的第二合眾國(1846~1863),政權就這樣如流水一般變來換去,一時間城頭變幻大王旗。墨西哥政治上的混亂也波及到墨西哥的金融體系和國防建設,儘管看起來當時的墨西哥在體量上算得上一個大國,但由於內部的混亂而無法形成合力,因此屬於大而不強。除了國內政局不穩之外這時的墨西哥還有一大劣勢就是其人口分佈狀況:這時的墨西哥儘管擁有遼闊的疆域,但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而北部地區幾乎就是未開發的無人區——直到19世紀30年代美國開始向西擴張時生活在得克薩斯的只有3000名西班牙血統的土生白人;而在加利福尼亞這一數字為4000;新墨西哥則連3000都不到。墨西哥為實現北方國土的開發和強化國防兩大目的採取了鼓勵向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地移民的優惠措施,然而令受制於國內亂局的墨西哥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美國人卻趁機大規模向墨西哥北部移民。

事實上美國對墨西哥的滲透相當早:甚至在墨西哥還沒獨立之前美國人就已開始向當時還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墨西哥滲透了,到1820年(墨西哥獨立的前一年)約有1.5萬名美國白人和1000名黑奴生活在德克薩斯,而當地的墨西哥居民只有5000名。就在墨西哥獨立的次年(1822年)一支滿載著武器、工具和花布的美國商隊抵達了新墨西哥首府聖菲,此後每年都有美國商隊前往新墨西哥並由此逐漸開拓出一條名為”聖菲小路“的商業路線。隨著美國在當地的商業活動日漸增多之後美國陸軍開始在”聖菲小路“沿線修築一系列軍事據點以保護商人免受印第安人襲擊,與此同時更多的美國移民開始在這一地區定居。當時的墨西哥政府被國內混亂的政局弄得焦頭爛額,對北部邊境的控制實在顯得鞭長莫及力不從心。墨西哥政府出於加強對人煙稀少的北部邊境的開發力度和防務力量這樣的目的而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移民的政策:墨西哥政府承諾向移民免費提供土地,移民只需宣誓成為天主教徒和墨西哥公民就享有開墾土地在4年內免稅的待遇。廉價土地的誘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來此定居,到了1835年生活在德克薩斯的美國人的數量比1820年翻了一番達到3萬左右,也正是在這一年美國政府唆使原屬墨西哥的德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出兵鎮壓,在阿拉莫殲滅美軍187人。美國隨即出兵擊敗墨軍,宣佈德克薩斯“獨立”,成立“德克薩斯共和國”。1836年4月由山姆·休斯頓指揮的德克薩斯軍隊活捉了墨西哥總統桑託安納並迫使他簽字承認德克薩斯獨立。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接納德克薩斯加入美利堅合眾國,這使墨西哥感覺蒙受了巨大的羞辱,然而美國的胃口還不止於此:同年11月美國總統特使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等地的事宜,但遭到墨西哥方面的拒絕。駐守美墨邊境的扎卡里·泰勒隨即率軍西移150公里,駐紮在德克薩斯人主張的邊界格蘭德河旁。而墨西哥方面則堅持認為奴埃斯河才是合法的美墨邊界,美軍在格蘭德河的行動屬於侵略行為,於是在1846年4月26日一支墨西哥軍隊針鋒相對地越過格蘭德河並擊敗一支美國先遣部隊,導致16名美軍士兵的傷亡。美國方面將這一行為解讀為墨西哥對美國領土的入侵行為,5月13日美國參議院以40票對2票、眾議院以174票對14票通過了對墨西哥宣戰的決議,美墨戰爭正式爆發。

美墨戰爭爆發後美軍分別從三個方向入侵墨西哥:在緊鄰得克薩斯的墨西哥東北部地區由泰勒率領的美軍佔領了蒙特雷,但當泰勒準備趁機擴大戰果時卻受挫於墨西哥將領桑塔安納的阻擊。在新墨西哥地區斯蒂芬·卡尼率領一支2500人的美軍佔領了聖菲,在與當地州長進行了短暫的談判後就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吞併新墨西哥。卡尼隨後分出一部分人馬支援泰勒,自己率領剩下的隊伍向加利福尼亞進發。卡尼在到達加利福尼亞後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宣佈接管由當地的美國移民建立的“熊旗共和國”。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這兩路人馬活躍的地區在今天基本都已位於美國版圖之內,最遠也只到達今天的美墨邊境一帶,而由溫菲爾德·斯科特率領的1.2萬美國遠征軍則經由海路直接在位於墨西哥南部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西班牙人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可以說斯科特的這一行動打了墨西哥人一個措手不及——這時墨西哥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北部邊境同扎卡里·泰勒和斯蒂芬·卡尼交戰,面對突如其來出現在自己後方的美軍一時間有如神兵天降之感,因此斯科特這路人馬幾乎如入無人之境。直到1847年9月12日墨西哥才集中起3000多名士兵在首都墨西哥城近郊的查普特佩克城堡迎擊3000多名美軍,結果墨軍戰敗潰逃。當時駐守查普特佩克城堡的墨西哥軍隊中有大約100名10到16歲不等的軍校學員,當墨西哥正規部隊潰散後他們仍堅持作戰並付出了陣亡6人的代價,直到戰爭的最後時刻15歲的炮兵士官生胡安·埃斯庫迪亞為避免要塞上的墨西哥國旗被美軍繳獲而將國旗裹在身上跳崖自盡。至此墨西哥城的門戶完全洞開——9月13日斯科特率領的美軍佔領了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墨西哥首都淪陷。這時的墨西哥已處於亡國的邊緣——包括首都在內的一半以上的國土都被美軍佔領,如果美軍進一步擴張,顯然墨西哥也是無力抵抗的。事實上美國國內當時也的確湧現出兼併整個墨西哥的呼聲,而墨西哥國內的反對派政治勢力見墨西哥政府落敗後甚至向斯科特提議:讓美軍留下來駐守墨西哥。然而我們知道最終美國並沒吞併墨西哥,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時的美國可不是像今天一樣的超級大國,這時的美國同英、法等歐洲列強比起來仍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美國獨立後同英國的關係一度相當緊張,尤其是隨著美國國力日漸增強後就使英國對其越發警惕:英國試圖以襲擾美國海上貿易的方式減輕美國對自己的屬地加拿大的側翼威脅。美國儘管贏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並如願以償地擴大了本國的疆域,但在貿易、政治和軍事等方面仍受到英國的壓制:英國不僅得到了加拿大的親英派人士的支持,還通過加拿大這一基地向反抗美國政府的印第安人部落提供武器。 當時位於美國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部落在酋長特庫姆塞的領導下一直堅定地阻止美國向西擴張,而這些印第安人的背後就有英國的支持。1812年美國趁英國主力忙於應付歐洲的拿破崙戰爭這一有利時機入侵英屬加拿大,結果反而被英軍和加拿大民兵佔領了首都華盛頓,連總統官邸都被焚燒了,戰後美國人在修復官邸時特意刷上白漆以掩蓋被火焚燒過的痕跡,這就是美國白宮的來歷。這一仗加劇了美國和英國之間的對立,事實上美國在與墨西哥激戰之時在北部邊境也在加拿大、俄勒岡等地同英國處於尖銳的對立狀態,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不得不擔心當自己深陷墨西哥戰場時英軍會不會以加拿大為基地大舉南下。在美國國內長期以來北方自由州和南方蓄奴州之間的矛盾日積月累,已發展到爆發內戰的邊緣,如果兼併了整個墨西哥,那麼是設為自由州呢?還是設為蓄奴州呢?無論如何操作都必將影響到南北雙方的實力對比,必將進一步激化美國國內南北方之間的對立情緒。當時美國北方的自由州與南方的蓄奴州大致以北緯36.3度為界,而墨西哥的領土大多位於這一緯度線以南,一旦美國領土擴張就容易加強南方蓄奴州的勢力,這是北方自由州不願意看到的。事實上別說是發動對墨西哥的戰爭了,就連德克薩斯在脫離墨西哥後主動請求加入美國都在美國國會引起了巨大爭議:在此之前美國國內好不容易才達成了13個自由州和13個蓄奴州的政治平衡,因此很多來自北方自由州的議員強烈反對實行蓄奴制的德克薩斯併入美國。美墨戰爭過程中美軍兵分三路入侵墨西哥:泰勒和卡尼這兩路人馬主要活動於德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等地,而這些地廣人稀的地區恰恰是墨西哥軍國防的薄弱地帶,而美國人甚至早在墨西哥獨立之前就已開始向這些地區滲透了,在正式開戰前美國就已策動當地的分離勢力建立了德克薩斯共和國、熊旗共和國等政權,美國在這些地區也基本沒打什麼硬仗。只有斯科特率領的南線美軍在查普特佩克城堡遭遇了較為頑強的抵抗,儘管此戰以美軍慘勝告終,但也使美國看到了墨西哥人的抵抗意志,如果美軍貿然踏上這塊自然環境、歷史文化都和美國迥異的土地,那麼極有可能陷入到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美國儘管是一個移民國家,然而實際上新教白人人口始終佔據美國人口的絕大多數,而美國政界、商界的高層人士也幾乎清一色出自這一群體,而墨西哥卻是一個信仰天主教的混血種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墨西哥北部地區儘管佔據了墨西哥一半以上的面積,然而卻是地廣人稀的地區,加之美國移民在此定居多年,因此在併入美國後不會對美國新教白人的支配地位造成衝擊;相比之下墨西哥南部地區屬於人口密集地區,一旦貿然吞併將有可能直接改變美國的種族結構。

有鑑於此的美國在1848年2月同墨西哥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墨西哥將北部236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讓給美國,割地之後的墨西哥剩下的國土面積只有197.3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美墨戰爭使墨西哥喪失了55%的國土。美國則在這些新獲得的領土上成立了德克薩斯、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1848年7月美軍從墨西哥首都撤軍,結束了對墨西哥的軍事佔領。19世紀50年代初美國各家鐵路公司開始勘察一條比較適當的路線以修建連接美國東西兩端的鐵路。其中一條線路是從阿肯色州出發經德克薩斯南部、新墨西哥和亞利桑那穿過一塊當時仍屬於墨西哥的領土抵達加利福尼亞。這條路線是所有計劃中比較短的一條,可以節省2000萬美元的築路費用,這在當時可是一筆鉅款。然而由於這條路線需要穿過墨西哥的領土,因此美國政府擔心這段不受自己控制的路線可能會受到墨西哥土匪和當地印第安人的威脅。1853年南卡羅萊納州議員詹姆斯·加茲登又向當時的墨西哥總統桑塔安納提出以50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索諾拉、奇華華、新萊昂、科阿韋拉、塔毛利帕斯五個州以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重新以馬德雷山脈作為美墨邊界。這一提議被桑塔安納決絕,但在美國政府的強大壓力下桑塔安納最終還是同意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2.3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今天的美墨邊界正式定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實際上美墨戰爭中墨西哥失敗之後,美國這邊不是沒有人提出過想要直接佔領墨西哥全境,甚至就連墨西哥一方也有呼聲想要併入美國,然而最後並沒有出現這樣的結果也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首先看一下戰爭的導火索。1845年2月28日,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都通過了聯合決議,即將德克薩斯正是併入美國。這項決議對於墨西哥政府來講幾乎是羞辱,而在美國國內又製造了墨西哥軍隊入侵德克薩斯的謠傳,美國總統波克爾趁機命令扎卡里·泰勒將軍將3500名美國士兵派往得克薩斯共和國實際控制的邊界努埃希斯河,希望以此可以通過這種軍事震懾來迫使墨西哥做出外交的讓步。當年的11月,美國總統特使約翰·斯萊德爾前往墨西哥城,洽談購買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亞地區的事宜,同時主君在格蘭德河的旁邊。對於墨西哥來講,美國的行為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所以1846年4月的時候全國進入了“防禦戰爭”的狀態。同年5月美國對墨西哥宣戰。緊接著溫菲爾德·斯科特將軍率領1.2萬人的遠征軍在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港登陸,然後沿著殖民時代修建的“皇家公路”直撲400公里外的墨西哥城,沿途沒有受到任何阻擋。9月13日,斯科特將軍率領美軍部隊開入墨西哥城的憲法廣場。

墨西哥戰敗後,開始與美國和談,在1848年簽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和約》。根據這個合約,墨西哥割讓了超過一半的領土給美國,同時見面了墨西哥的一切賠償,並且還會補償給墨西哥政府1500萬美元。但是當時美國國內的許多參議院認為美國可以兼併整個墨西哥。而導致墨西哥戰敗的保守派也希望可以加入美國,條件是斯科特將軍和他的軍隊留下來保證這些保守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但是斯科特拒絕了這個提議在1848年的7月結束了佔領。

可以說在當時,雖然美國具備了打贏戰爭的實力,但是並不具備完全佔領墨西哥的實力,因為在合約中兼併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地廣人稀,控制佔領的成本相對較低。而墨西哥中部往南正是人口密集的地區,面積也不小,真正控制起來在當時國內南北分歧日益嚴重的美國,其實還是力有不逮的。更何況,19世紀的美洲雖然大部分都已經獨立了,但是歐洲的影響力仍然在,如果繼續兼併,難保不會給歐洲老牌國家藉口干涉美洲事務,這也正是美國政府當時不想看到的。


國家人文歷史


“美墨戰爭中,美國為何不直接佔領墨西哥全境?”其實這個問題,現在的墨西哥人也在思考,為什麼美國人當年不全面佔領墨西哥,如果是那樣的話,今天我們就不需要了想方設法的偷渡到美國了,自然就成為了美國公民。當然這是網上流傳比較廣的一個段子,說是墨西哥人非常想成為美國公民,因而吐槽美墨戰爭的那段歷史。



歷史資料:1946年到1948年,美國和鄰國墨西哥爆發了戰爭,最終美國軍隊兵臨墨西哥首都城下,墨西哥只好簽訂了城下之盟,前後各讓了近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讓整體國土減少了55%,也讓美國的國土擴張了1/3,美國本土的擴張基本完成,今天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薩斯州等地,都是原來墨西哥的土地。

為什麼美國不乾脆全面佔領墨西哥呢?有這兩點原因。

1、美國要土地不要人。



美國的主流人群終究還是有安格魯薩克森人為主,對於西班牙裔的墨西哥人還是很排斥,包括現在的美國主流人群,對於拉美的西班牙裔持有拒絕的態度,甚至不允許西裔說西班牙語,因為拉美的西裔人口太多,不斷的湧入美國,很可能會破壞原有的安格魯薩克遜文化傳承。所以早期的美國領土擴張,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必然結果,但也秉承著要土地不要人的原則,因為墨西哥人基本上是西班牙人後裔和說西班牙語的人,美國是不可能一下子接納如此多的西班牙人口。當然,美國當時也沒有一下子吞掉墨西哥的實力,能割走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經算是非常幸運了。

2、墨西哥北方的領土沒有太多人,很好控制。



其實美墨戰爭爆發時,墨西哥才從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中獨立沒有多長時間,墨西哥北部的大片領土也是繼承於西班牙殖民地,也根本沒有怎麼開發,人口非常稀少。所以非常適合美國的胃口,美國是缺大片土地開發,特別是加利福尼亞地區發現了金礦。由於這個地區人口少,就可以大量的對該地區移民,便於美國更好的控制。


大正看世界


“天賦使命”的美國可不是俄羅斯,葷素不忌,什麼領土都要佔領。

在古代國家間打仗就是衝入別國,一翻打殺,一通搶,然後把當地人殺死或當奴隸賣出去,開疆擴土才是大事。

而在近現代,如果把一個國家打沒了,戰勝國是要管土地上的人的,得和他們講人權,講法律,講教育。

尤其是“自由,平等”的美國。

1.為什麼不直接佔領墨西哥呢?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美國又為什麼要吞併墨西哥呢?

我實在想不到很好的理由。

墨西哥人口眾多,幾千萬人只會種玉米,而且還是拉美人,佔領它幹嘛呢?除了土地,還能得到什麼好處,頂著文化矛盾,種族矛盾,宗教矛盾,上趕著去扶貧嗎?

美國人聰明的很,佔領土帶來的收益遠不如促進雙方貿易的經濟發展來的划算。

墨西哥原北部(現加利福尼亞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薩斯州)等地都緊鄰美國,面積廣大而且人煙稀少,特別是德克薩斯州擁有出海口,海上貿易對各個國家來說都十分重要,並且這些北部地區已經有美國移民在那大量定居,生活和經濟發展都還不錯,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美國勢力,最為重要的是與墨西哥南部聯繫不緊密,美國佔領後無論是統治還是開發問題都不會特別大。

但墨西哥南部那就不一樣了,人口密度比北方要大得多,雖然美國一度佔領了這些城市,但英勇不屈的當地人民反美情緒強烈,他們自發的開展游擊戰,破壞美軍後方交通線,襲擊美國駐軍。後期游擊戰規模達到了2萬人,這也大大消耗了美國的軍事力量。

而當時,美國工業才剛具雛形,戰爭損耗也已經非常嚴重,很多美國士兵不是戰死的,而是死於熱帶疾病,約近1萬人。

沒有足夠的理由和利益驅使,此時能夠見好就收的美國才是人生贏家。

大事君覺得一個國家不可能永遠處於巔峰, 不可能一直強勢,懂得適時撤退才是大智慧。順利抽身退出要比順利進入更難。


我是大事君,對美墨戰爭你有什麼想討論的嗎?歡迎評論和點贊


大事件兒


美國在19世初,出於國家安全及越來越多移民進入美國後苦於國土面積小,無法提供更大生存空間,及其要成為世界大國國土空間不足等因素。

在美國波克爾總統任內,進入美國領土擴張時期。

先是1803年從拿破崙手裡買下了路易斯安那的大片土地;又從英國手裡搶來了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地區;接下來在1846年-1853年,美國挑起了與墨西哥的三次美墨戰爭。通過武力搶佔、強迫購買先後從墨西哥手裡獲得了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俄勒岡的大片土地。

美國曆史擴張圖

墨西哥在三次美墨戰爭失去了一半的國土,可謂損失慘重。

美國通過一痛瘋狂的領土擴張,不僅拓展了領土面積,增加了生存空間。更主要的是,肅清了一切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的勢力。

雖然在北部加拿大殖民的英國對美國仍有一些威脅,但雙方交戰多次後,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應付來自北方的威脅,美國不必承受來自其他方向的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得到了最大保證。


聊到這網友肯定會說,不是南邊還有墨西哥了嗎?我認為經過3次美墨大戰,全部都是武器佔優勢的美國取得了勝利,墨西哥丟失了一半的土地。原氣大傷的墨西哥被美國打服了,豈敢去招惹美國呢。

但為什麼美國就放棄了繼續拿下墨西哥的機會,沒有去搶佔墨西哥全境呢?

墨西哥地圖

我的看法以下幾點:

  • 所謂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3次美墨戰爭中,雖然墨西哥損失慘重,但美國也被折騰得不輕。 另外,北部加拿大的英國勢力才是美國的心頭大患,既然已經把墨西哥趕到了偏安一隅,再去趕盡殺絕。墨西哥人肯定會奮起反擊,此時的墨西哥人主體是西班牙裔的後代,不是手無寸鐵的印度安人。墨西哥人手裡拿的不是燒火棍,美國沒有絕對把握拿下墨西哥。萬一墨西哥聯合英國夾擊,美國就麻煩。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江湖留口飯日後好相見。內心講美國不想徹底吞併墨西哥 那是不可能的,連當時一片不毛之地且遠離本土的阿拉斯加,美國都會買下來,豈會 不垂涎土地肥沃的墨西哥。


  • 要把精力放到經濟建設上去。開展了美國曆史上著名的西進運動,鼓勵移民去參加美國西部的大開發。該階段對於美國經濟實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美國修養生息的階段。


  • 美墨戰爭結束後的第7年,也就是1860年美國就發生了南北內戰。在林肯的帶領下北方的工商業資產階級打敗了南方的種植園主勢力,避免了美國的分裂,同時摒棄了阻礙美國經濟發展的阻力。為後來奠定了美國經濟騰飛的政治基礎。

  • 19世紀60-70年代,羽翼已豐的美國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世界上爭奪殖民霸權了。在西方列強掠奪中國時,也去分一杯羹;在1873年,用大炮和戰船打開了日本的大門,此後的19世紀的30內,通過美西戰爭奪取了夏威夷,佔領了菲律賓。成為世界殖民國家的新貴。

進入20世紀,已成為了世界經濟霸主的美國開始放棄了領土擴展的作法,專心與對各國實行經濟控制的生意。

這一點轉變證明了美國的精明和眼光長遠。美國認為直接佔領控制一個地區是一個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的做法,控制了一個地區就必須投入大量的軍隊和人員去管理這個地區,同時為了防止殖民地的反抗,還必須對該地區的人民進行奴化教育,有了反抗還必須派軍隊鎮壓。

所以,美國採取了只控制某地區經濟命脈的方法,不以能否佔領土地為主要目的,只攫取經濟利益。

英國就仍沉浸在龐大殖民地的榮光裡,當20世紀50-60年代時,各地的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又因為二戰中原氣大傷,無力鎮壓和控制。所以當殖民地獨立後,英國徹底衰落了。

兩次世界大戰,美國是最大的受益者。尤其二戰後,美國成為了世界霸主,更不需要去搶佔土地來擴展版圖。

美國通過石油霸權和美元霸權控制世界

石油霸權控制了世界經濟命脈,美元霸權控制了世界金融,全球密佈的軍事基地可以維護美國的全球利益。收收保護費,操縱一下石油價格,動動匯率及超發點貨幣,就剪了全世界的羊毛了,還用什麼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笨辦法。


墨西哥這會就是求著美國佔領,美國也不會答應。

墨西哥又沒有礦也沒有油,只有玉米和黑壓壓的大量貧窮人口,收回來那麼多人要養,多重的負擔呀。不佔領墨西哥,讓墨西哥人成為美國的廉價勞動力和製造工廠,還能傾銷一下美國產品,這多划算。

連已經收到手中的波多黎各,美國都想甩掉,但又甩不掉。波多黎各人多麼渴望波多黎各成為美國一個正式州呀,但美國就是不答應。

特朗普看上了格陵蘭島想買下來,這筆買賣太划算了。200多萬平方公里,有豐富的礦產和漁業資源,更主要只有5.6萬人,這根本就沒負擔。但丹麥人拒絕了。


因此大家放心吧,如果美國不是破產了,這一輩子都不會去佔領墨西哥的。正是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國際社區小喇叭


美國不吞併墨西哥,有三大因素。其一,當時美國內部對是否發動美墨戰爭本身就有著極強的對立。當時北方的自由州與南方的蓄奴州大致以北緯36.3度為界,而墨西哥的領土大多位於這一緯度線以南,一旦美國領土擴張,容易加強蓄奴州的勢力,這是自由州不願意看到的。

其二,美國入侵墨西哥主要包括德克薩斯與加利福尼亞兩地。注意這兩地與當下美國的德州、加州不同,前者地域要大得多,基本包括了墨西哥失地中的大部分領土。其中,德克薩斯在美國開戰之前就已經獨立併成立了德克薩斯共和國,之後是以公投的形式加入了美國;而加利福尼亞位於墨西哥最北部,墨西哥並沒有能力對其進行控制,分離勢力本來就比較強——甚至還出現過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熊旗共和國)的獨立運動。所以美國攻打這些地區不會承受太大的損失。一旦南下,墨西哥的勢力愈強,反抗決心愈堅定,美國軍隊雖也能勝,但會承受較大的損失,這是美國所不願意接受的。

其三,美國在歐洲是有敵對勢力的——尤其是原宗主國英國。事實上,英國知道墨西哥不是美國的對手,一直希望墨西哥和平解決德克薩斯問題,結果墨西哥宣戰了。這一宣戰,連加利福尼亞也丟了……美國無非是想實現其橫跨大陸的“昭昭天命”,現在已經實現了;如果真的要完全吞併墨西哥,之後的形勢恐怕也不是美國能面對得了的,見好就收未嘗不是最優方案。


切割地球


美國佔領土地的原則是要地不要人,只佔領人口稀少的地方,不佔領人口多的地方。美國最早吞併得克薩斯就是因為墨西哥北部人煙稀少,墨西哥為了開發北部就大量吸引外國移民,結果別的國家人沒來多少,來了不少美國人,還帶在奴隸來開發得克薩斯了,開始還算平安無事,後來墨西哥宣佈廢除奴隸制,這比美國可先進文明多了,這些美國人就不願意了,宣佈獨立,要保衛他們的奴隸制,這和後來美國內戰的情況完全一樣,這些美國南方人誰反對奴隸制他們就反對誰。得克薩斯美國人太多了,獨立後打敗墨西哥軍隊建國後自願加入美國,這裡只有少量的墨西哥人,主要還是美國人。這就說明了吸引外國移民對國家安全有多在危險。得克薩斯西邊還有大片的墨西哥領土,基本沒有人,美國侵略墨西哥後佔領這片土地,向這裡移民,成為美國領土,而南部比較富一點的墨西哥領土因為人口太多,美國並沒有興趣,美國如果吞併整個墨西哥,當時墨西哥人還是會拼命抵抗的,並不合算,美國選擇了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消化吸收北部無人區,南部人多的地方就讓他們自由好了,這是美國強大了,墨西哥人願意成為美國人,如果美國是個弱國墨西哥只怕還要收復失地呢。如果美國內戰是南方勝利西部這些地方將成為畜奴州,並不會成為發達地區。


海中巖haha


美墨戰爭進行到美軍佔領墨西哥城的時候,墨西哥已經崩潰了,美國是有能力吞併整個墨西哥的,美國國內也有這樣的呼聲,但最後美國只拿走了墨西哥北部,這有幾個原因。

美墨戰爭的導火線是德克薩斯,但深層的原因是美國南方和北方的力量對比。建國之後,靠著憲法規定的1名黑奴算3/5張選票,南方在聯邦站主導地位,但隨著移民的增多,北方佔據了人口的多數,因此拿到眾議院的多數,南方只靠參議院來維持平衡,因為每個州只能有兩名參議員。

對於南方來說,失去控制聯邦的權力是遲早的事,解決辦法就是開拓疆土,南下,將墨西哥的土地變成蓄奴州。北方很多人對美墨戰爭持反對意見,比如當時還是新科議員的林肯,並因此敗選。但一旦開戰,出於美國利益,大多數北方人還是支持打的。

如果全盤吃下墨西哥,北方的反對聲浪太大,因此波爾克總統堅持不吞併整個墨西哥。波爾克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實現了自己全部競選目標的總統,在這件事情上,他的做法極其明智。

對於南方來說,吞併整個墨西哥也不明智。從推廣奴隸制的角度,當時已經不能從非洲販賣黑奴了,只靠現有的黑奴自生,也不能把自由人變成奴隸。墨西哥北部人煙稀少,而南部人口眾多,萬一控制不住地方選票,成了廢奴州,反而得不償失。從經濟的角度,這麼大的地區,要花時間融合,美國比墨西哥富裕,不能變成大家出錢去養墨西哥人的居面。南方的奴隸主要的是土地,可以建莊園,而不是要一堆吃救濟的人。

這就是為什麼美墨戰爭後美國沒有吞併整個墨西哥的原因。在內戰後期,南方看到敗局已定,又開始盤算拿下墨西哥的可能的,但為時已晚。


京虎子


美墨戰爭起因在於得克薩斯想加入合眾國,當然遭到墨西哥反對,而合眾國屬於聯邦體制,當然不會拒絕得克薩斯,戰爭結果得克薩斯加入合眾國,而墨西哥全境並未要求加入合眾國,師出無名。美國先後支付墨西哥2800萬美金(一百六十年前是個天文數字),開創戰勝國向戰敗國賠款先河,空前而且絕後。可見美國還是有道義的“侵略者”。師出無名、道義尚存可能是兩個原因,至於是否有別的原因,筆者有待學習提高。


法號不二


呵呵,這個問題有意思!不是美國不想佔領墨西哥,而是打敗一個國家就可以佔領了嗎?恐怕打敗一個國家容易,佔領一個國家就難了!美國侵略伊拉克就是一個例子,美英聯軍在聯合國的反對聲中,繞開聯合國,利用自己的絕對海空軍優勢,幾個月就打敗了伊拉克軍隊,可是在這以後呢?住伊美英聯軍的噩夢才開始了,傷亡越來越大,同時也受到國際輿論和國內輿論的巨大壓力,最後不得不灰溜溜地撤軍了,正是基於這個原因,美國一般採用的辦法是,打敗一個國家後,不佔領,而是扶持一個為美國利益服務的傀儡政府,來為美國的利益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