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關懷習慣的家庭,其孩子發展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別不信

在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生活中的重中之重,每個父母都會把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

可是過度的關懷反而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鄰居夫妻老來得子,將近四十才生了寶貝女兒,在父母精心的關愛下快樂成長,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孩子的性格缺點也逐漸顯現出來。比如:對父母沒禮貌,父母一句普通的話語都會成為她爆發的“炸點”。

過度關懷習慣的家庭,其孩子發展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別不信

這樣的生活在她成家後依然沒有得到改善,產生下寶寶後,父母為了“分擔”她帶孩子的壓力,決定過來幫她,一直以來對父母的歧視和逆反導致父母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感到精疲力竭。

父母經常對她說:你看看你,什麼都幹不了,要不是我們過來幫忙,你可怎麼辦。

應該說父母折斷了這個女孩的翅膀,卻還怪罪她不會飛翔

後來因為一些家庭糾紛女孩不堪心理重負,選擇了輕生。

這不是危言聳聽,雖然“過度關懷”釀成這樣的悲劇實屬小概率事件。

▉過度關懷習慣的家庭,其孩子的發展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1、 過度關懷等於過度控制

曾經在小區的兒童遊樂區看到一位媽媽對3歲的孩子說,你很累了,你需要休息,我們回家吧!那孩子明顯還想繼續玩滑梯,媽媽開始恐嚇孩子,你已經很累了,很累的情況下還想玩就不是乖孩子,不是乖孩子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

當孩子的感受,甚至吃飯穿衣睡覺等都受到父母過度的“關懷”,那麼這已經不僅僅是關懷,而是控制,連孩子最基本的日常作息都在被控制。

過度關懷習慣的家庭,其孩子發展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別不信

在這樣的過度控制下,孩子怎麼發展對自己生活的掌控力?

2、 過度關懷是在強迫孩子養成依賴

有一次坐公交車,在車上看到一對母子之間的互動讓我印象深刻,孩子大概5歲,一直在流鼻涕,估計感冒了,兒子和媽媽要紙巾擦鼻涕,擦完鼻涕就喊“媽媽”,手裡拿著鼻涕紙在媽媽面前晃了晃,可是那個媽媽當時一手扶著拉手,一手扶著孩子,沒有多餘的手幫孩子接鼻涕紙,媽媽對孩子說:“你前面就是垃圾桶,你扔到那裡”。

但兒子不為所動,仍然在媽媽面前晃鼻涕紙,頗有怨氣的喊“媽媽!~”,那個媽媽執拗不過,乘著車子平穩的時候抽出一隻手接過孩子手裡的垃圾,順手扔在了他們面前的垃圾桶裡。

這個孩子與家長的互動很有問題,順手可為的事情卻執意要讓媽媽代勞,體現出的是他日常被“過度關懷”的根源

,這個孩子就被強迫養成了深度依賴。

3、 過度關懷是在扼殺孩子的生命

只有獨立的人才可享受自由,一直處於過度照顧的孩子不是獨立的個人,他們反而像是成人的寄生蟲,吸取父母的營養,如果有一天離開了“宿主”,面臨的可能就是“毀滅”。

過度關懷習慣的家庭,其孩子發展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別不信

小時候聽大人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在家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一次家裡的大人要出遠門,怕孩子在家沒有飯吃,領走前做了一個很大的大餅,套在了孩子的脖子上,告訴孩子只要餓了就啃幾口。最後大人回到家時孩子依然餓死了,孩子脖子上的大餅只啃了前面的一半,這個孩子已經失去了旋轉下餅的能力。

這個孩子的不是死於自己的懶惰,是死於被父母的“過度保護”。

過度關懷除了會對孩子造成上述的危害,也在損害著孩子的精神。

就像文章開頭的例子,孩子無法張開翅膀,體會不到自由的美好,過度關懷在侵蝕孩子的內心。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如何擺脫父母的過度關心和過度控制。

下面的很多回答都在教題主如何擺脫父母的控制,包括遠走離開父母,包括適度叛逆爭取自己的自主。很多孩子因為受到了家庭的過度關懷而痛苦不堪。

【我們做家長要去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這些問題,我們的很多行為是不是在藉著關愛在控制孩子,】

▉如果我們有這些問題,應該要怎麼去改善呢?

1、 觀察孩子的狀態

當我們和孩子溝通時,他們是否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是否敢提出不同的想法,如果一直都是以父母的意見為主,父母一直在孩子的生活中唱獨角戲,就說明和孩子的相處模式出現了問題。

過度關懷習慣的家庭,其孩子發展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別不信

2、 首先放手讓孩子決定自己的事情

從小事開始,一步一步放權,開始取消一些對孩子的“福利”,比如自己製造的垃圾自己收拾,自己搞砸的事情自己善後,同時給孩子同等的權利,孩子可以決定自己的午餐吃什麼不吃什麼(我們只需提供均衡的食材),孩子可以決定今天穿什麼衣服,孩子可以決定今天要去哪裡玩。

3、 讓孩子成為家庭的主人之一

慢慢的把孩子的意見納入到家庭決策中,讓孩子成為家庭真正的構成一份子。在很多家庭決策中,比如買哪款電器,比如去哪裡旅遊,給孩子投票的機會,或者完全放權給孩子,讓孩子幫助家庭做功課做決策。

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鮑姆令德曾對不同父母類型的孩子進行了長達十年的跟蹤研究,他把父母分為三個類型,權威型父母、專制型父母和嬌寵型父母,從孩子的獨立性、自信、探究能力、自我控制、社會交往等幾個層面進行考察,結果發現,權威型父母的孩子發展最好。


✔什麼是權威型父母呢

權威型的父母對孩子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對孩子的行為作出了適當的限制,設立了恰當的目標(符合其成熟的水平),一貫地、一致地支持並堅持要求孩子執行這些目標。同時他們對孩子的成長表現出關注和愛,會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參與家庭決策等。 -------------《兒童發展心理學》

過度關懷習慣的家庭,其孩子發展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別不信

我們放權孩子不是要把家庭的氣氛從過度關愛推向完全放手,掌握度,成為權威型的父母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