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绿都|寨下大峡谷: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俗话说得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深受游客喜爱的重要旅游资源。自古以来,壮观秀丽的山山水水风光便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前有“诗仙”李白在游山玩水中留下著名的《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等诗词,后有被尊称为“旅游界鼻祖”的徐霞客,穷尽一生,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探幽寻秘,留下《徐霞客游记》。今天,让我们走进绿都,发现山水之间不一样的美。

走进中国绿都|寨下大峡谷: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中国绿都——三明,是福建一座“默默无闻”的三线城市,但提及沙县小吃、客家文化想必大家又充满亲切感。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福建省拥有1.15亿亩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为65.95%,位居全国首位。而三明市便有189.47万公顷的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76.8%,位居全省第一,因此素有“中国绿都”之称。

走进中国绿都|寨下大峡谷: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绿都,最氧三明”一直都是三明旅游对外最生动形象的名片。在三明关于山水、溶洞的旅游地非常多,比如:将乐玉华洞、宁化天鹅洞、建宁金饶山、建宁闽江源、尤溪侠天下等等。作为土生土长的三明人,一直认为三明的山水风光“最美”不如泰宁县。

走进中国绿都|寨下大峡谷: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距离三明市区2小时车程,不仅山水风光迷人,更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公元958年建县,历史上共出了2位状元、54名进士、101位举人。辉煌时刻在北宋时期,创造了“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宋哲宗皇帝便赐名“泰宁”,以示褒扬。保留至今的尚书第,吸引了众多游客携带自家孩子前来瞻仰。

走进中国绿都|寨下大峡谷: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不过相对于丰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神奇的丹霞地质文化更受外来游客欢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榜样”的泰宁寨下大峡谷景区,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来一场视觉盛宴。寨下大峡谷由三条峡谷首尾相连而成,从空中俯视大峡谷,犹如一条金色苍龙蜷卧在群山之中,故又名金龙谷。

走进中国绿都|寨下大峡谷: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走到寨下大峡谷,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需要45°抬头仰望的一座普通大山,对于不知情的游客来讲,或许会有些失落的情绪油然而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大山内别有洞天。

在山内不仅能看到,还能近距离接触两种风格各异、相隔遥远年代的地质岩层,一边是有着约4亿年的变质岩,一边是距今8000万年的丹霞地貌,带给游客双重体验。壮观的山峰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姿态,有的像是一把“利刃”,有的像是被斧头劈削中间留下一条仅能一人通过的狭窄小巷。沿途令人拍案叫绝的还有数之不尽的大小、形状不一的洞穴。清澈的湖水藏于丹崖谷底,位于危耸的悬崖下,湖周边翠竹丛生,又是一绝。

走进中国绿都|寨下大峡谷: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此情此景,就可知寨下大峡谷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的缘故。行走在山林间的小道上,呼吸着绝佳的氧气,令人心旷神怡,配合着小程度的爬山路段,这才是绝佳的“有氧运动”。不同于其他大峡谷景区,寨下大峡谷只有一条欣赏风光的路线,这能让游客们安心的游玩,避免第一次来的外来游客迷路、不知选择哪条路游玩的尴尬。

走进中国绿都|寨下大峡谷: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寨下大峡谷距离县城十五公里处的寨下村,游玩时间大约2-3小时,虽有旅游班车直达或过路班车,但在追求一段自在旅程的游客心中,更适合自驾游。如果行程不赶的游客建议在艳阳高照的下午进行游玩,毕竟身处老林深处,难免会觉得丝丝凉意,傍晚可以选择景区门外经济实惠的民宿吃饭住宿。

走进中国绿都|寨下大峡谷:联合国称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榜样”

寨下村是一个正宗的客家家族村,当地的居民十分友好热情,据和当地人聊天时透露:村里仅有30多户人家,全部姓杨,他们祖宗还是杨家将的杨七郎。村寨依溪两岸而建,不难想象在景区未开发之前,这里也许便是隐于繁华的“桃花源”,入夜在这里体验一下客家寨民、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饭何乐而不为。

各位小伙伴们,对此怎么看待呢?欢迎评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