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澳大利亞什麼物種都可能氾濫?

NeverDie210393445


澳大利亞地域遼闊,總面積位居全球第六,然而其人口僅與上海相當。雖然澳洲人不多,其他各種生物的數量卻多到驚人,似乎什麼生物都能在澳大利亞氾濫成災。像是袋鼠之類本土生物就算了,野兔、野狗、駱駝、狐狸等大量外來物種近年來在澳洲紛紛壯大,數量驚人。

澳洲能夠成為生物氾濫的天堂主要兩個原因:

  • 第一,自然環境對於野生動物來說非常優越;
  • 第二,澳洲人口稀少,疏於防範。


澳大利亞整體氣候乾旱,荒漠比例很高,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並不多。不過對於很多野生動物而言,澳洲的環境簡直是天堂——沒有大型食肉動物,缺少天敵,遠離人類居住區,食物與水源相對都比較充足。

自塔斯馬尼亞虎滅絕,整個澳洲都沒有了大型食肉動物,像是野兔等本身就繁衍迅速,加上沒有了天敵就更加一發不可收拾。澳洲氾濫生物中最出名的就是兔子,當年英國人帶來的5只野兔,如今已經繁衍超過100億隻。


除了兔子等少數種類,澳洲大多氾濫的生物其實當初都是人為引進。像是蔗蟾蜍是為了對付害蟲引進,狐狸是為了處理野兔問題引進。然而澳大利亞這種做法無異於拆東牆補西牆,比如為了遏制野兔澳大利亞引進了狐狸,結果野兔沒見少,狐狸又迅速氾濫,僅僅二十年已經遍佈整個澳洲,超過20種澳洲本土動物因此滅絕。

澳大利亞大多數人口集中於東南沿海,廣大內陸人煙稀少,很多地方都是荒無人煙。沒有天敵也沒有人為干涉的情況下,生物氾濫就更加容易也更加嚴重。像是19世紀引進的駱駝,如今已經繁衍到至少75萬峰。而這些駱駝是當年蒸汽機、內燃機等出現後,被人為拋棄到荒野之中的。


除此以外,澳大利亞各種生物氾濫成災也與其整體文化習慣有關。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是世界著名的農業產地,當地並沒有什麼追求野味的傳統,同時,澳洲還有不少的野生動物保護組織。

其實很多在澳洲氾濫成災的動物,在咱們看來都是很好的美食,比如野兔、三文魚、海膽、螃蟹等等。澳大利亞為了解決生物氾濫,也公開鼓勵獵捕、食用袋鼠等動物,無奈收效甚微,無論是當地飲食習慣還是需求量都不足以解決問題。

自然條件太優越,沒有天敵,又缺少人為干預防範,氾濫之後澳洲人又不會利用,生物想不在澳洲氾濫都難。


澹奕


在地球上,所有的東西都是要有它的承載力的。就像我們的地球他所能夠承載的人類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曾經有科學家推算出來地球上的人口不能超過70億,但是我們知道現在我們世界的人口已經超越了70億。但是這並不是代表我們地球就可以無限的承載。而我們也都認識到了地球是不可能無限的接受這麼大的壓迫的。現在也都更加的注重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了。

當然了不僅僅是人類,還有許多的動物、植物他們也是可以迅速的繁殖進而導致當地的環境的承載的能力達到極限。在進一步就會導致一定地區的環境破壞,而且是不可恢復的破壞,在澳大利亞就有著動物氾濫的這樣的問題。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現在物種入侵對於任何地方來說都是極大地災難,因為入侵的地方氣候、條件、溫度、溼度、食物等都是十分的適宜。

這就會導致入侵的物種迅速的繁殖,導致數量迅速增加。這樣在短暫的時間之內就可以瘋狂的增長。當然了,也因為剛剛入侵,沒有天敵導致它們更加的肆無忌憚的瘋狂的繁殖,生長。在澳大利亞也就恰恰滿足了這些條件。首先,就自然因素來說,澳大利亞的氣候是十分的適宜,溫暖乾旱,有很多的動物都可以在這裡生長。也滿足了很多動物生活的條件。再者說澳大利亞有著豐富的草場,也就是有著豐富的食物來源。這就為動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再加上,在澳大利亞很少有大型的哺乳動物,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的動物大都是和平生長的。互不侵犯,即便是有著捕食,或者是競爭的關係,但是也因為他們的體型關係。相互的獵殺是十分少的。不像哺乳動物一頓就可以吃到整隻鹿、或者很多的小型的動物。這也是澳大利亞的動物氾濫的原因之一。

當然了,人類作為生物鏈的最高的等級,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澳大利亞的人煙稀少,導致動物的生存空間比較大。也就可以大量的繁殖。再加上他們的思想觀念是保護動物,不願意去傷害動物,也就導致了動物的泛濫成長。


瓦當歷史


我是影妹我來回答

地理環境特殊,適合動物生存。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聯邦)在世界上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是街上唯一一個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人類生存的最小大陸。

澳大利亞礦產豐富,氣候多樣化。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澳大利亞跨越兩個氣候帶北部接近赤道,南部屬於溫帶,中部地區乾燥少雨。沒有類似青藏高原那樣惡劣的自然環境!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因素,澳大利亞是一個適合溫帶動物,熱帶動物,沙漠動物生存的地區,既有廣袤的森林也有乾旱的沙漠,而世界上動物種類大多數集中在熱帶溫帶生存,一旦它們到達了澳大利亞等於到了一片適合自己的新家可以迅速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

生態封閉天敵較少,人類捕殺

澳大利亞是現在人類開發程度較低的大陸,早期澳大利亞人跡罕至只有本土的塔斯馬尼亞人來自馬來群島的一部分外來者。島上的環境封閉。生物進化緩慢所以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有很多其他大陸沒有出現的動物。

例如鴨嘴獸和有袋類動物,這種適應自然環境程度低的動物遍佈在整個澳洲,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例如袋狼等生物也都是為了捕食同為有袋類動物進化的身體,使得澳洲的掠食者種類單一食譜單一,沒有其他大洲類似灰狼,鷹,老虎這樣的頂級掠食者!

航海大發現之後,澳大利亞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早期的殖民者沒有保護動物的意識,為了自己的享樂和口腹之慾大量捕殺澳大利亞本土生物造成了很多澳大利亞本土動物的滅絕。間接導致了澳大利亞的掠食者的滅絕。

人為帶來的生物入侵

澳大利亞以前還爆發過兔災造成了澳洲政府用大量人力物力去治理兔災。爆發了“人兔戰爭”而兔災的來源就是當年殖民者為了打獵好玩帶來了一些兔子放在澳洲本土,後來因為疏於打理和兔子恐怖的繁衍能力讓兔子在澳洲氾濫成為“兔災”

“兔災”僅是澳大利亞生物入侵的一部分,除了兔子還有很多人為帶來的生物在澳洲形成生物入侵,面對沒有天敵又適應生存的環境,讓外來生物很容易在澳洲本土氾濫!

地廣人稀,大量地區沒有人類居住

我國也有生物入侵,例如前幾年巴西龜,鱷龜在中國大地氾濫。緊接著我們為這些“入侵”的生物“量身定做”的菜譜!而澳洲沒有做到我國稠密的人口和豐富且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

澳洲面積769.2Wkm2,人口約為2520W人。人口密度為3.2人/km2,遠遠低於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3人/km2。人口大多集中在堪培拉、墨爾本等幾個城市,其他地區完全處於百里無人煙的局面。

澳大利亞由於人口稀少,入侵的動物在城市之外大量繁衍大有“農村包圍城市”的態勢。沒有人類的撲殺和遏制,外來的動物淘汰了澳洲本土動物,而澳洲本土動物也因為人類過少從而讓自身肆意繁殖使得澳洲各種動物氾濫。

結論

我認為澳大利亞什麼動物都可以氾濫的原因主要就是澳大利亞的氣候滿足大多數動物的生長繁育的自然條件,澳大利亞是一個封閉的大陸,原生動物相對外來動物而言生存能力堪憂!

並且早期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殖民地,在17-19世紀的白人殖民者沒有保護動物和防範生物入侵的意識,一邊對澳洲本土的掠食者趕盡殺絕一邊引進兔子螃蟹那種繁育能力極強的動物。

澳大利亞作為一個英國海外流放地,負責開墾澳大利亞的犯人大多文化水平較低,對澳洲本土開墾程度相對於其他大陸開墾程度相比較低,人口基數小無法對這個面積近八百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進行有效管制直接導致了入侵生物的無限制氾濫!


影妹談


澳大利亞的動物氾濫已經是世人皆知的事實了,就拿野兔氾濫來說吧,從19世紀50年代英國殖民者來到這裡並且帶來野兔之後,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樣。有許多小夥伴說澳大利亞的野兔氾濫,是由5只野兔氾濫導致的。這個說法不太客觀,儘管野兔的繁殖能力很強,但是5只基數太小了。其實,當時到澳大利亞的第一批兔子是通過郵寄的方式得來的,與5只野兔一共來到這片土地上的還有19只穴兔,而且由於穴兔的祖先是歐洲野兔,所以二者沒有生殖隔離,這才是開啟“潘多拉魔盒”的鑰匙。

那麼,除了野兔外,澳大利亞還有什麼物種氾濫過呢?為什麼在澳大利亞物種這麼容易氾濫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袋鼠

袋鼠是澳大利亞標誌性的動物之一,也是澳大利亞的“吉祥物”。但是,誰也沒想到,“吉祥物”也會給人們帶來煩惱,據統計,早在2010年,澳大利亞的袋鼠數量約為2700萬隻,到了2017年,袋鼠的數量就猛增至4500萬隻,要知道澳大利亞總人口數量不過只有2499.24萬人,也就是說,現在澳大利亞袋鼠數量已經是人口總數的兩倍了。

袋鼠是一種草食性動物,而且他們體型龐大(平均2.5米高,80公斤左右的體重),大體型就意味著更大的食物需求量,因此,氾濫的袋鼠已經嚴重的影響了當時的生態平衡。

據報道,為了控制袋鼠的數量,自2015年開始,澳大利亞每年都會組織一次對袋鼠的捕殺,每年捕殺袋鼠的數量超過了100萬隻。但是,這仍然沒有解決袋鼠氾濫的問題。

狐狸

狐狸是常見的一種犬科動物,它的分佈很廣,但是在澳大利亞這片土地上是沒有的。狐狸之所以會引進到澳大利亞就是為了治理野兔氾濫的問題。

起初,狐狸引進後,確實一定程度的上減少了野兔的數量。但是,狐狸在捕殺野兔的同時,也對澳大利亞原有的動物下手了,原因很簡單,澳大利亞的野生動物在面對食肉動物死幾乎沒有什麼逃跑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控制氾濫的狐狸,澳大利亞zf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捕殺狐狸。

澳洲野犬

其實,澳洲野犬跟狐狸一樣對於澳大利亞來說都是入侵物種,它是在距今約5000年前被帶入澳大利亞的,但是,由於澳洲野犬與其他犬科動物一樣,有著群居的習性,再加上澳大利亞動物眾多,在通力協作下,澳洲野犬會捕殺袋鼠、袋熊等有袋類動物,而且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澳大利亞本土的食肉動物袋狼的滅絕與澳洲野犬的泛濫有著直接的關係。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澳大利亞約有50萬隻野犬。

除了以上三種常見的泛濫的動物外,還有澳洲龍蝦、澳洲野貓、澳洲野豬、駱駝等等。其中駱駝是19世紀40年代,澳大利亞從印度和阿富汗引進的,當時引進了約1.2萬頭駱駝用作運輸工具,但是現在駱駝在澳大利亞氾濫成災,為此,澳大利亞每年不得不獵殺約7.5萬頭駱駝,以控制駱駝氾濫的速度。要知道駱駝在其他的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了稀有的保護動物了。

為什麼動物極容易在澳大利亞氾濫?

從澳大利亞氾濫的動物來看,不止是入侵物種,即使是本土物種也逃不過氾濫的“魔咒”。究其原因,有以下四點。

01 食物鏈

食物鏈的完整性是維持區域物種穩定的根本,但是澳大利亞的食物鏈並不完整,雖然澳大利亞曾經有袋狼,包括現在也有野狗能對食草動物的數量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但是,袋狼在野犬出現不久就滅絕了,而且野犬作為入侵物種每年都會遭到大量的捕殺。

這讓食草動物幾乎沒有天敵可言,這是食草動物氾濫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食草動物氾濫就意味著食肉動物有足夠的食物,這是狐狸和野狗這種食肉動物氾濫的主要原因。

02 環境

澳大利亞氣候溫暖而且草原面積廣闊,這為食草動物的泛濫提供了先決條件,這也是野兔、袋鼠等食草動物氾濫的主要原因。再加上野兔(每年3-4胎,每胎5-6只)、袋鼠(母袋鼠有兩個子宮,剛生完就可以繼續生)的繁殖能力很強。所以,造成了氾濫。

03 人文

在澳大利亞,人們有很強的動物保護意識,這也是為什麼動物能夠迅速氾濫的原因,據統計,20%的澳大利亞人不吃袋鼠和野兔等動物,超過50%的人很少吃,只有15%左右的人平均每3個月吃一次。

其次,澳大利亞有著約7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在這片土地上僅有兩千多萬人口,而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生存著十幾億人口。

所以,地廣人稀也為野生動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總結

氣候溫暖適宜,草木茂盛、地廣人稀、缺少天敵等等這些因素造成了澳大利亞動物極容易氾濫的現狀。但是,此次持續了四個月的澳大利亞大火會對原有的生態造成很大的影響,在大火結束之後,澳大利亞的整個生態環境重新洗牌也未可知。


獵奇動物社



自從歐洲人殖民化以來,澳大利亞引進了幾個入侵物種,威脅到本土物種的生存。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多樣性國家。澳大利亞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爬行動物生物多樣性,共有796種爬行動物其中708種是特有的。2009年澳大利亞有208種本地兩棲動物;鳥類793種,引進32種;哺乳動物312種,引進25種;非魚類脊椎動物種。



澳大利亞高度的生物多樣性面臨著多種威脅,其中一些物種因多種人類活動而被列為瀕危物種。澳大利亞動植物面臨的一些主要威脅包括農業活動、氣候變化、非法偷獵、棲息地喪失以及外來入侵物種的引入。 入侵物種是指由於人類活動而出現的植物或動物物種,其數量超出了正常分佈範圍,並通過其造成的損害威脅到環境、農業和其他資源。


澳大利亞的入侵物種對環境產生了重大影響,威脅到該國獨特生物多樣性的質量,減少了物種數量及其多樣性。大多數入侵物種是在澳大利亞的歐洲殖民時期引入該國的。環境保護主義者和澳大利亞政府的主要目標是管理現有的入侵物種,防止物種進一步引入澳大利亞。雜草導致澳大利亞農業生產每年損失250萬美元,雜草控制每年損失150萬美元。

入侵物種包括疾病、寄生蟲、野生動物、昆蟲、害蟲和雜草。 澳大利亞獨特的生物多樣性是地質和氣候事件的結果。幾百萬年前,澳大利亞脫離了其他大陸,在這個過程中變得孤立。澳大利亞與進化壓力隔絕,使得它的物種比其他大陸更原始,競爭力也更弱。



1788年,歐洲移民引進了澳大利亞的第一個入侵物種。19世紀,由於入侵物種的增加導致一些本土物種滅絕,引入澳大利亞的物種數量顯著增加。 入侵性疾病和寄生蟲攻擊許多植物和動物,包括農作物。當植物和動物接觸到這些疾病和寄生蟲時,它們免疫力不能做出很好的反應。


澳大利亞有56種被引入的動物,這些動物被分為野生動物、入侵動物和害蟲。一些引入的動物包括甘蔗蟾蜍、紅狐、家貓、歐洲兔、單峰駝和水牛。這些動物是作為害蟲防治、娛樂活動和家畜引入的。然而,這些野生動物大多數已經給澳大利亞造成了經濟和生態破壞。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多麼好的一塊大陸呀。

生物多樣性

地廣人稀
物產豐富

在這樣的環境中,加上認為的“小範圍”干預,物種氾濫就不稀奇了

如果沒有人為的因素,讓真正的生態系統運作起來,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九號樓白師兄


物種氾濫的地方,都缺少烹飪文化,最主要是他們人口少土地多,不管是農作物還是畜牧業都非常發達,不需要茹毛飲血,把所有的食材都做到極致,這也是外國人為什麼不吃豬蹄豬腦豬下水的原因,不是因為髒,主要部位的肉都吃不完,何必要費盡心思鑽研烹飪呢?也可以看出他們缺少歷史沉澱,歷史文化!!!


青春永駐心中


從整體來看就是人太少了,並且沒有人把他們當成食物肉類來發展!沒有人去幹涉會導致物種無節制發展,最終氾濫成災。

其實不僅在澳洲,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物種也都曾經氾濫成災並且最終導致滅絕,比如我們常說的恐龍,劍齒虎,猛獁象等等在歷史上存在的物種,這些物種的滅亡雖然也有自然條件變化的問題,但是與物種無節制發展也有莫大關係。至於其他洲在近代沒有出現這種大規模的物種氾濫主要還是因為這些地方人多,把這些物種給吃完了,氾濫不起來。

比如我們舉個例子,世界上唯一比人口還多的動物是老鼠,這個物種在全球各地都是人人喊打卻從來打不盡,為啥呢?因為大部分的人是不吃老鼠的!老鼠沒能上了食譜才能給了他們活著的機會。


優己


不對,歐洲人來了以後,不少物種滅絕了,比如說袋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