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青岛处处闪现"雷锋"身影

  新时代,雷锋是谁?怎么学雷锋?

  新时代,人人都是雷锋;志愿服务,人人可为。

  青岛153万余名注册志愿者与10万多名在战“疫”一线的志愿者们,给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

  专业志愿者:疫情防控下的专业力量

  防疫消杀志愿者对重点区域进行防疫消杀,心理专业志愿者开通热线24小时对求助人士进行心理疏导,外语志愿者为在青外国人士提供贴心服务,理发志愿者为一线医务人员、公安干警提供上门服务,医疗专业志愿者到火车站等地上岗参与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岛市志愿者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所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一致称赞。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线医护人员、病患及家属身心均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普通民众也难免出现恐慌焦虑的情绪,亟需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

  大年初一上午,瑞阳心语面对疫情严峻形势,依托中国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发起建立全国性的“瑞阳心语――武汉心援群”倡议,仅用一天时间,就集结了来自全国的360多名心理服务志愿者,组成了第一个心理援助工作群。并开通了“心理抗疫”服务热线4008692525,为求助者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地域的心理支持服务。“我们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组建心理专业志愿者团队,得益于平时专业志愿服务的积累。”瑞阳心语副总经理周毅说,平时街道、社区会采用购买志愿服务的方式,这也从很大程度上扶持了专业志愿组织的发展。

  面对疫情防控工作迎来新的挑战,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紧密结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最新要求,及时组织日语、韩语等外语翻译类青年志愿者上岗服务。

  自招募令发布以来,各区市累计接收报名600余人次,按照区域化服务原则筛选出首批上岗志愿者100余名,线上、线下提供了日、韩、英、法等8国外语翻译服务,累计服务3000余人次,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助力全市疫情防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招募快,组织快,报名快,进入工作状态快,这都得益于之前青岛良好的志愿服务基础以及大型活动的积累。”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专业志愿者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充分发挥作用,已经成为疫情防控一线上的重要力量。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他们就往哪里去”

  “据不完全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共有10万余名志愿者、1000多支志愿者团队依法有序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青岛市文明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处副处长矫艳介绍说,这些志愿者中有耄耋老人,有党员干部,有社区居民。“他们平时就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群众的需要在哪里,他们就往哪里去。疫情之下,他们奔波在社区联防联控一线,用自己的付出和爱心为社区居民筑起一道道安全防护网。”

全民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青岛处处闪现

  疫情发生以来,每天早上九点钟不到,市北区延安路街道明霞路社区党员廉士芳就来到社区报道,根据社区今天安排的工作任务开展工作。廉士芳今年已经75岁,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她挨家挨户摸排了解情况,到每个楼道张贴温馨提示和一封信及公告,协助做好消毒工作,到主次干道悬挂横幅,自己忙不过来,她的老伴就主动帮她一起,帮她写标语、拉横幅……不仅如此,廉士芳和老伴更是拿出1万元的退休金,让社区帮助其捐赠给武汉。“年龄大了,不能为国家、为城市做更多的事情,觉得很遗憾。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是也尽了一份心意。”

  “当前疫情形势十分严峻,青岛市已经派出了几百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小区里的党员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排查外来人员、楼下的宣传栏贴满了防疫宣传语、保安24小时值守,妈妈也已经下沉到社区网格很多天了……我觉得他们都非常辛苦,正好我放寒假在家,看到妈妈手提袋里未贴完的街道防疫志愿者招募令,我就报名参加了。”去年刚考上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19岁的管胜道出了他参加志愿服务的原由。每天上午8点半,管胜都会准时来到社区集合,会同网格员入户排查、在社区负责统计数据、和社工一起张贴宣传标语、人手紧张时就到小区执勤巡逻……在此之前,管胜从网上看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口罩防护服仅能撑3到5天的消息后,就把家里仅存的50个医用口罩寄了过去。

  制度保障、激励护航 学雷锋志愿服务人人可为

  153万名注册志愿者,11000多支志愿者团队,这是青岛这座城市在应对疫情中,志愿服务能够有担当、有所为的底气所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长期以来青岛市对志愿者培训、孵化、阵地、激励、制度的“五大”体系建设,形成了“志愿服务人人可为”的良好氛围。

  位于市北区南昌路与清江路路口的青岛市志愿者广场,是山东省首个志愿者主题广场。雷锋的雕像坐落在广场最醒目的位置,自2017年4月份广场落成后,这里已经举行了大大小小近百场志愿服务活动。广场根据不同季节、纪念日及居民需求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专业志愿服务团队提供服务的同时,吸收接纳普通市民加入。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岛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大本营,每个市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喜爱的志愿服务项目。

  利用筹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契机,青岛市在城区部分主干道沿线、海边景区沿线设置了60多处志愿服务驿站,在城市社区、窗口单位、主要交通路口、公交地铁站点、景区景点、公共场所等领域设置了300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开展城市运行志愿服务工作,通过阵地广覆盖促进工作常态化。

  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记入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时间银行”,当自己或家人朋友需要帮助时,可以支取个人账户里的时间,获得他人提供的志愿服务……2018年12月21日,全国首家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电子“时间银行”在青正式启用。电子“时间银行”依据《青岛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储蓄志愿服务时间,兑换服务时间根据不同的服务领域、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分别制定兑换规则,这种激励机制凝聚了崇德向善的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志愿服务格局。

  在一系列制度体系保障护航下,截至目前,青岛市注册志愿者153万余人,占常住人口15%以上,涌现出一批五星志愿者、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以及全国、全省“四个100”先进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